分享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2018期:封面人物+名家赏析+艺星璀璨+论文+文苑

 高世现 2020-11-27

01

封面人物

前  言

刘其敏先生的艺术可以说是“时代”而不“时髦”。他的艺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是充满阳光的艺术。为了追随这个时代,为了反映这片阳光,他用作品尝试、摸索、实践,最终圆满了他的艺术理想,走完了他的艺术生涯,成就了他在这个时代的艺术高度。

有人说这是因为他热爱生活,但热爱生活的人很多;有人说他执著对珠三角的表现,执著表现珠三角的人也很多,但是真正像他那样能反映时代生活和反映珠三角现代化建设且令人感动的艺术并不多见。所以,仅仅用热爱和执著还不能说明刘其敏艺术的特别和人格的高尚。实际上最要的是刘其敏的内心里充满了阳光,怀有一颗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赤胆忠心。同时他还有种精神和一个信念,坚持去干一件事,坚持去探索干好这件事,并能承受一般人所不能承受之苦才达到一个有高度的艺术和精神的境界。

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纪念他,更要肯定其在艺术上的高度和对绘画的贡献,视他为我们做人、做事、为学、从艺的榜样。假如我们大家由此学到一点并发扬一点,那么我们的艺术和艺术教育事业就发达了、进步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纪念他就是学习他。

(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1929年—— 2010年1月22日)

河北省宁河县人(今天津市汉沽区)。素描与版画创作艺术家。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汉沽镇上村(现为天津市汉沽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50年入天津艺术馆美训班,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后在中南美专附中任教,1958年随中南美专南迁至广州,从广美附中调任版画系执教,任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素描、水彩课并兼基础教研组工作。1987年4月退休。代表作有《海滩上的防护林》《万帆待发》《盛夏》等,素描创作《蝉声起伏》及《建桥》组画等。出版有《刘其敏素描风景选集》等。

刘其敏:

一个被“遗忘”的画家

从没有一个画家的住处,能给人以如此强烈的印象:数十年的老宿舍房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徒四壁,未经任何装修,斑驳的水泥地面、发黄的墙,墙上唯一的装饰,是两张早已晦暗残破的宣传版画。屋里有一对箱子跟随了老人数十年,他在箱子旁边搭一个木板,就是他睡觉的床。还有一个画板,老人生前曾无数次在上头作画,布满了图钉扎过的痕迹,扎痕像蜂窝般密集。

这就是版画家、素描艺术家刘其敏的家。房间里悬浮着一股被时间搁置的气息,安宁、静谧、清净。

刘其敏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师从李可染等大画家,之后进入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执教。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的版画作品《海滩上的防护林》《万帆待发》就曾经获鲁迅文艺奖等奖项。对于这样的资深老画家,名利几乎是唾手可得的事情。

然而,数十年来,刘其敏几乎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不参加艺术圈内的活动和画展,谢绝一切应酬,自己也不举办画展;晚上,家中大灯经常关着,他害怕一点灯,就引来朋友做客,会打扰他的创作和思考;他不安装电话、没有电视机,老人的休闲生活是一本本杂志;他一生未婚、无儿无女,一帮20岁出头的美院学生经常出没他的家中,是老人晚年仅有的社交。在广州美术学院里,刘其敏被传为最有个性的前辈之一。因为他创造了一个记录,直到退休前,他还是一个讲师,副教授是学院后来追加的。“刘其敏当了28年讲师,他总是把评职称的机会让给后辈,自己从来不递交材料。”

为人和从艺,刘其敏都是孤独的,但许多都是他主动选择的结果。直到2012年,他的个人展览“喜看南粤”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人们才发现,这个几乎消失于众人视线的老人,30年来一直没有停歇。当所有的画家追求描摹大山大川、流行画美人美景时,刘其敏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创作路径,以近200幅素描、数百幅速写作品,“生动印记了广东建设、变化的第一现场,完成了一份广东改革开放的美术纪录,绝无仅有”。特别是刘其敏用铅笔、炭笔画笔直的高速公路,画刚建好的微波通讯电站,挑战了几乎所有画家不敢挑战的题材。有人说,看刘其敏画的公路,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动。有人说,看刘其敏画的防护林,随风鼓动,像一团火焰,仿佛能听到蝉声传来;看他画的稻田,温情摆动,仿佛传来麦香……他在生活层面的冷清寥落,但是对于自己信奉的艺术理想,却从未放弃火一般的追逐。他一生用艺术去表现改革开放的成果,自己却没有去享受这种成果,连一个空调都舍不得装。有人说他没有爱情,但是他内心拥有大爱,对于贫困学生或灾民,他不惜重金捐款。“学校每次组织捐款,刘老师都一个人默默走到捐款箱前,塞一摞钱,没人知道那有多少钱,他不留名字,不留钱数。”他的同事易家轩回忆说。在2007年湖南洪灾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从不卖画的他一共捐了8幅力作,每一幅都拍卖出10万元左右的价格,这也是他生前唯一的一次拍卖,而当时他捐画出手之大方曾让不少画家感叹:“刘老师,好作品您还是留在手上吧!”

2010年1月22日晚,刘其敏在广州美术学院的住所内去世,享年81岁。而刘其敏生前的大部分作品捐献给了广州美术学院,分文未收。

有人说,刘其敏主动要被这个时代遗忘——他的艺术和为人都太过沉寂;有人则认为,这个喧嚣的时代过后,他一定会被重新认识,而许多现在的名画家不过是昙花一现。

刘其敏的素描作品

老妇半身带手像    54cm×78cm    素描    1982年   

北京姑娘    79cm×53cm    素描    1988年     

蝉声起伏    52cm×77cm    素描    1990年   

葡萄与石膏像(静物)    51cm×76cm    素描    1991年   

秋后田野    49cm×72cm    素描    1991年   

杨桃与餐具    52cm×76cm    素描    1991年   

插花与挂历    52cm×76cm    素描    1991年   

塘边杉影    48cm×75cm    素描    1991年   

日当午    48cm×73cm    素描    1990年   

村后山岗    48cm×74cm    素描    1993年   

宗伟

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擅长油画、水彩画。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油画会会员。曾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后任职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副校长。受聘于广州美术学院成人教育部、华南文艺成人学院、广州市职工大学艺术学院等客座教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及港澳台展出,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发表。画作以写实为本,追求意蕴深沉、表现手法多变,追求油画特有的力度。主要作品有《长城春色》《水乡月夜》《源》《暝泉》《五月天山》《晨光》《慕士塔格峰的山下》《密林深处》(组图)。出版有《汪宗伟油画》等。退休后参与广州美术学院老艺术家研究室的学术和展览活动,参展二十余年,活跃于全省各地。 

秘境 · 觅宗

—— 解读汪宗伟油画真诚又真情

文/清   扬

汪宗伟真诚做人,真情作画,沉醉于创作,对细节极致的追求,对艺术严谨的态度,六十载不变。就这样地真诚、稳健、奉献,使他赢得信誉与敬重。

观《密林深处》,审视自然中的秘境,阳光树木弥漫着温暖的气息,然而水是主角,碧莹的溪水似项链般穿插于森林与浅滩之间,探索着色彩的盛宴。画面笔触严谨有力,曲径通幽处令人目不暇接。对细节极致的追求,对艺术严谨的态度,用笔洗练,极富诗意,随意拈取一处皆是惊喜,充满着生机,仿佛置身于彼岸。

然后再看《慕士塔格峰山下》,该峰号称世界冰川之父。峰高七千五百零九米,峰底海拔四千三百米。汪宗伟到该处创作此画时已年过五旬。真可谓越是艰险越向前。此画山势挺健,寒水奔腾,笔触奔放,色彩豪迈。从画面更可以感受到画家的亢奋。那是一种莫名的冲动和成功的喜悦。

《海珠桥下的轮渡码头》,这是他一九六一年的写生之作。该画忠实地描绘了五十年前的滨江景色,画面洒满南国的阳光。码头和渡轮的造型简朴。色彩和笔触都很朴实,又都很有表现力。没有技巧卖弄和肌理制作,是一副让人分外感动珍昔的历史的画卷。

再请看《广钢砖炉成车间》,这是陪同师生下厂时的作品。如果从光、结构、色彩、透视的角度去分析、艺术最本质的角度去分析,你会发现画家被车间的氛围深深地感动了,并且用最令人感动的光、形、色彩把该氛围表现出来了,而且令欣赏者们也为之感动。

“汪宗伟的作品让我想到老院长胡一川。老人家的作品进入《中国油画百年选集》,凭借的不是所谓的基本功与技巧,而是不可比拟的激情。还让我想到当今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主席瓦连京,他的作品也没有卖弄笔触与色彩,表现出的是一个赤子对家乡的深情的爱及描述时极其幸福的享受”。这是尹定邦先生写的一段。

汪宗伟有很多很多好作品,例如《中大珠江边》《夜静》《塔什库尔干草场》《古堡》《苗寨金秋》《甘孜雪山》《男人体》等等。它们都有相当质朴的面貌,又都洋溢着作者的真情。

作品展示

大海阳光     100cm×72.5cm     麻布油画     2005年   

做模特儿的志愿军老战士    91cm×72.5cm    布面油画    1998年   

塔什库尔干草场     100cm×80cm    布面油画    2004年   

甘孜雪山     54cm×75cm     麻布油画     2009年   

太行山上     56cm×70cm     麻布油画     2005年   

牦牛河    56cm×70cm     麻布油画     2010年   

密林深处    88cm×115cm    麻布油画    2007年   

02

名家赏析

海飞

  字天翼 ,号桂中浪子,职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自幼好绘事,师从神州画怪铁笔老人——陈墨先生。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国际展览并获奖。肆业于北京中国画创作研究院。

苍海同宿天,云涛飞家山

—— 谭海飞,一个坚持写生的艺术跋涉者

文/高世现

每一个画家都有他自己的精神原乡,比如谭海飞一直路上,坚持写生,和画自已心中的风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心生而言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了”,意思就是说天地自然、人生百态对我们心灵的触动,是创作的重要源泉。而在我看来,自然之道便是心道。今天,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伏着一片自己的精神原乡。但世人多失魂又落魄,于是就有了谭海飞这一类坚持写生的艺术跋涉者,他其实就是决绝的来一次又一次心灵的返乡和精神的回归。

在谭海飞眼里,一草一木,一江一水,一丘一壑,不论大小,融入了生活,纵是寻常,却是极好。在谭海飞心里,一亭一钟鼓,一叶一鹧鸪,一丝一缕,一时一俗, 都溶入了他的血肉,不可分割。初看他的《薄烟如雾》,密林山道,撑伞游人却如织,山顶的高塔仿佛有一种远古的召唤,我看得动心惊魄。

原来,人心所向,即大美也。

谭海飞水墨氤 氲的形式表现、万物化淳的意象符号,共同营造了一种对鸿蒙的记忆和远古的想象,以及理性的冷峻凝视,梦境般的静谧,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之感。可以想见,谭海飞也曾如此与游人雨中同登斯山,线走龙蛇是骨架,墨生气韵为灵魂,谭海飞似乎画得甚是缓慢,生怕就这么惊动了古人。

谭海飞的《薄烟如雾》,有限的画面呈现为心足云履徜徉在这雨中的山道之上,它表现的是当代人梦寐以求的精神原乡是形而上的,在更高处的天边;这样的图像、这样的文本,远离于其他同类山水画司空见惯的审美定势与惯性模式,也高于那些光怪陆离、令人目眩的时尚流行之作,因为,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是自己的艺术感觉和审美理想,也是当代人渴求的心灵栖息地。

夫画者,心之迹也。

应该说,谭海飞的山水作品,并不具体表现某地、某山、某水,虽然他多是写生作品,但并不局限于艺术表现的对象,是他“山不是山”的一种释放,是他“水不是水”的一种迸发,也是他“山还是山”的一种态度,是他的一种“水还是水”慧眼。他一路上所写生的农舍、农家,均以匠心独运的意象符号与特定空间关系,展示当代人被唤起的永恒乡愁,比如他的《家山新雨后》,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木屋被古木青山环抱,仿佛深处人家世外桃源之中,苍海同宿天,云岸向家山,这实隐含的是画家的想象与虚幻、神往与记忆、这是审美意趣和生命律动共同结晶的形而上精神生态画卷。

而另一幅,谭海飞不著标题,姑且暂称《无题》,画的是浓雾中的层层叠叠的农家,若隐若现,无比清晰的却是一群归雁,使画面产生“一切云雾覆一村,一群归雁印一切”的宇宙、自然、人心与造化的大和谐图景。行止随心,疏淡随念,如今家山连山,雁过归雁,夫画者,神之迹也。

不谈浓淡相间的墨色,也不谈点、线、墨、色的交织混溶,不谈画面虚与实的层次,也不谈墨与水、色与水、墨与色的多次渲染,不谈,不谈,皆小道也,唯心与神游,大美也。

谭海飞,一个坚持写生的艺术跋涉者,最后我想说的是,稽首虚空忏笔低,家山不忍何山隐,去更远的地方,见更多的山水吧,浮世大画,最后就在心中。

作品展示

古寨新曲     210cm×188cm     中国画     2020年    

家山新雨后     56cm×78cm     中国画     2020年   

山寨晨雾     50cm×60cm     中国画     2020年   

爷孙牧归喜羊羊     97cm×97cm     中国画     2020年   

红衣玉珠待君采     100cm×53cm     中国画     2020年   

03

艺星璀璨

卓坤

 (1908年——2002年),又名李福如、呈陆,别号陈广,广东兴宁人。曾任汕头市文教局局长及汕头市文联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办公室主任。

铁骨铮铮   铁笔情深

—— 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主将陈卓坤艺术人生解读

文/陈其伟

1930年初期,对于中国文艺界、中国美术界来说,都是一个风起云涌、英才辈出的时代。在伟大的文化革命旗手鲁迅先生的亲自倡导和扶持下,中国诞生了第一个革命美术团体——“一八艺社”,该社的组织者之一便是兴宁人陈卓坤先生。

陈卓坤又名陈广,1908年出生于兴宁市宁塘镇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常常到几百华里外的江西省寻乌、信丰等县“挑担子”谋生,母亲在家种田。因他的伯父爱好书画,有一定的学识,经常教他写字画画,并到村里的私塾里读书,因此少年的陈卓坤已显示出在绘画艺术的才华。

1928年,陈卓坤考进艺术大师林风眠创办的西湖国立艺术院学习绘画,因接受进步思想而被学校开除。他在上海联络进步学生成立了“一八艺社”,经常得到鲁迅的指导,从此走上了以木刻创作活动为中心的革命美术活动,并于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上海“一八艺社”社址及其保存的木刻作品遭战火浩劫而毁于一旦。陈卓坤与江丰、艾青等志同道合者又发起组织“春地美术研究所”。不久,该所被国民党反动派捣毁。陈卓坤再次不屈不挠与未罹难的同学发起组织野风画会。野风画会同样躲不过国民党反动派的魔掌,于1932年底被破坏,陈卓坤被迫中止了木刻创作活动,转入党的地下工作,时任上海沪东区委青年团书记。这段时间他曾返回兴宁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危急关头,他的朋友、进步人士陈国柱先生冒险通知其转移,并资助旅费让他绕道香港,重返上海。

1933年8月19日,陈卓坤在上海被捕入狱,受尽折磨,忠贞不屈。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不久,陈卓坤由叶剑英同志保释出重庆监狱,随后被送到陕北青年公学学习,重庆谈判后到了山东省的艺罘。此后一直随解放大军转战南北。1949年4月,随着上海解放,陈卓坤在上海会见了木刻讲习会13人中的江丰和倪焕之,15年后再相逢,他们感慨万千!后来,陈卓坤又随军南下,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江纵队后勤政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汕头市文教局长。时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他的老战友、著名木刻家胡一川把他调来任广州美术学院办公室主任等职。

鲜为人知、弥足珍贵的我国第一幅鲁迅木刻肖像就出自陈卓坤之手。当时陈卓坤在木刻讲习会上刻好后,曾请鲁迅先生和当时讲授木刻的内山嘉吉先生指导。鲁迅看后,指出后脑太大,要铲削一笔,他就根据鲁迅手指划定的位置用圆口刀铲去一刀,这件轶事为中国美术史续传为佳话。这幅作品发表在日本镰仓美术馆1975年出版的由内山嘉吉主编的《中国木版画展图录》里。1984年9月,这幅《鲁迅像》还刊于日本内山书店出版的杂志《邬其山》第5期,内山嘉吉专门撰写了评价文章,指明它是中国第一幅鲁迅先生木刻像。毫无疑问,由于“一八艺社”等版画团体在中国现代版画史和中国革命美术运动史上的重大影响和重要地位,作为活跃的核心人物之一,陈卓坤是一个令人瞩目的风云人物,陈卓坤不愧是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主将!

陈卓坤不仅在版画艺术上久负盛名,在国画艺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是林风眠、潘天寿早年的学生,对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的作品也很有研究,师法前人而不拘泥古法、借古开今、锐意创新。而且他十分注意深入生活,投身到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去观察自然界的动态生姿,勤于写生,善于捕捉典型,从而在作品中开拓艺术的境界。陈卓坤反对内容至上的作品,他的速写本上就写着这样的话:“思想性越高,往往又毫无艺术性,没有艺术性的东西,就不成为艺术品了,说的是内容决定形式,也成了一样的花招。其实,思想性高,艺术不高,徒具形式,不能动人,还是废品,不是艺术品。”他的花鸟画笔法简朴,浑厚奔放,粗犷中见精微,出神入化,生机勃勃,在尺幅间取势传情,画有尽而意无穷,具有一种独特的稚拙风格。陈卓坤早期在西湖国立艺术院读书时,甚得林风眠的器重,得到可以自由进出他家和画室的殊遇,且嘉许有加。林风眠曾对许多学生说:“陈卓坤君如能发奋,将会不得了加上了不得的。”在陈卓坤一生的国画作品中,深受林风眠绘画风格中抒情浪漫、天真无邪的东方情怀的影响。陈卓坤在1985年以76岁的高龄,在他战斗过的东江之花——惠州举办国画义展,展出作品135幅,卖出75幅,他把卖画收入支持惠州丰山烈士公园的建设,赤诚之心,感人至深!

此后直至2000年以前,陈卓坤又沉默了许多年。1992年笔者去广州美术学院内他的住家拜访他。当他知道我就是陈国柱的儿子时,他两手紧握住我的双手,非常激动,眼眶盈满泪水,“啊,老侄,你爸是好人呀,我和你是同道……”两代人的感情把我们一老一少变成零距离的忘年交,我们促膝倾谈。他的情绪显得孤寂无奈,牢骚满腹。他想办画展“矛钱”,想出画集“矛钱”……他已下决心封笔,而且已经很久没画画了。陈卓坤虽然在十年浩劫中饱受摧残,株连至亲人,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从广州美术学院的宿舍四楼跳下来……但能豁然处之,两袖清风,一身铁骨!“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尽红衣着淡妆。”——陈老常吟鲁迅先生诗句寄托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老革命家特有的情怀。

2000年8月,由于陈卓坤先生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和后来在中国画创作上的成就,也为了推动当代中国画创作与中国美术史研究事业的发展,广东美术馆做了一件大的好事,隆重举办“陈卓坤·苍凉的天真”大型画展,并出版了载有陈迹、王横生研究陈卓坤艺术成就的专论和作品的画集。为此,已进入90岁高龄的陈卓坤激动不已,多年的梦想成真,让他感到莫大的安慰!感到此生无憾!而他绘画艺术的主要成就也在于此。

陈卓坤的画作,大气、稚拙,不单构图奇特,用色也独具一格。其用色虽然受林风眠的影响,兼有水彩、水粉画的某些表现手法,但却脱去林氏清纯幽雅的味道而辅之于“海派”吴昌硕、任伯年等人用色的浓重、鲜艳、老辣,因而其作品显得厚重、钝拙。如1980年左右画的《华而实》,芭蕉花在墨色的基础上,施以大片洋红,显得浓重艳丽;芭蕉干在水墨、花青的辅助下用赭石出之,更见厚重;果实则用花青调墨画成,墨色浑厚华滋,极富肉质感。所有这些,在画家精神及雄健笔法的统摄之下,显得那样的和谐,体现了画家所希望的“华而实”的思想境界。又如作于1981年春节的《金鱼》、作于1987年的《写尽洛阳春》等,均极能体现陈卓坤画作的用色特点。

陈卓坤的画行笔劲挺,有明显的运动感和跳跃感,画面上充盈着的是勃勃生机;他的画充满稚气,真率钝拙,却又狂放姿肆、纵逸豪迈,似有一股刚烈之气充斥其间,人品融进画品,情感融入笔墨,这是陈卓坤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与独特的个性所铸成的。早在青年时代,陈卓坤在思想上便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这影响贯穿着陈卓坤的一生,在“文革”浩劫中,陈卓坤在政治上遭到迫害,人身受到管制,作画的权利更被剥夺。是他所崇拜的鲁迅先生那“韧”的战斗精神支撑着他,并因此锻造了陈卓坤铁骨铮铮的品格。这品格贯穿于他的画作之中,掷地有声!著名画家林墉曾有深刻而精辟的分析:“花鸟画的生命力本就不隐藏在画内的花鸟之中。其来源似只在画家勃发的气质情趣之中。陈卓坤画中的生机正就是陈卓坤生命的朝气!陈卓坤赖以度过艺术以至生命的个个难关,究其实,也正是这种朝气。”

审视和回顾陈卓坤近80年的艺术生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在新兴版画运动史上占有流芳百世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的创作上,而他在绘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也在于此。“急似风,烈如火,重是铁,响应雷。”这就是陈卓坤画作的本色,一个红色画家的本色。陈卓坤作品的艺术价值将来会在南国画坛上显得弥足珍贵、傲视群雄!

2006年4月初,陈卓坤以92岁的高龄走完了他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的红色人生,一个老版画家、老国画家的艺术人生!

作品展示

陈卓坤     鲁迅像     版画    

陈卓坤     秋葵     国画    

04

论  文

篆书时代中国书法的审美流变

文/杨可偏

摘要

篆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早存在形态,书法艺术从大篆开始发展,逐渐演变成小篆。本文解释了篆书时代的中国书法的审美流变。

关键词:篆书;中国书法;审美流变

1、前言

人们往往会以某项艺术特征,某项事物,或是某一政治事件来指代某些特定历史时期,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本文同理,“篆书时代”即指代篆书从发展,兴盛到衰退的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代。篆书是中国书法的最早发展提示,是从甲骨文开始,发展至小篆这一系列字体的同城。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其中,大篆先于小篆出现,从殷商,西周开始发展,西周之后,大篆逐渐改良简化,进而发展为小篆。但是伴随着小篆而来的确实审美和形式的僵化,以往蓬勃发展的篆书失去了生气,从而退出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2、大篆的形式与美感

提到殷商时代的中国书法代表,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甲骨文,但这样的看法有失偏颇。根据相关考古资料发现,甲骨文只是大篆的一种表现形式,同金文一样,都是大篆大类中的一种,只是根据书写工具和材质的不同,书写的风格存在差异,仅仅对甲骨文进行研究,难免会以偏概全,无法真实地反映出殷商时代大篆的全部美感与风貌。真正代表殷商时代的大篆应该是墨书,这两种文字形式与甲骨文,金文共同展现了殷商时期大篆这种书法形式的完整风貌和特点,在此之中,大篆发展的鼎盛时期则由金文所体现。

2.1殷商大篆——美学的起点

(1)墨书——单节奏美

殷商大篆中,墨书流传下来的资料较少,由于甲骨文和金文的书写材料是龟甲和青铜器,易于保存,多年之后依然能展现其本来的形态,墨书的主要书写材质多为陶片玉片,保存较难,目前考古工作中,只有在殷商“祀”字陶片上,可以一窥墨书之真容。从文字的书写难易程度来看,书写于绢帛上的文字要轻松于用刀雕刻于龟甲或是青铜器之上。在殷商时期,最迟到甲骨文时期,更容易书写,方便携带的帛书已经存在,但是由于材质易分解,难以在漫长的岁月中保存下来,难以流传至今,考古中发现的证据较少,但根据目前存在的资料,寥寥几笔即可让我们领略到殷商时期墨书的真容。殷商墨书,画如蝌蚪,这种形容鲜明地表现了墨书的书写方式,起笔处向斜下方顿笔,之后的书写快捷流畅直至末端提笔,比比如此,如同蝌蚪。

商代时期金文与墨书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起笔粗重,随后过度流畅快速,提笔轻,笔画之间不连贯,形成了独特的节奏之美,大朴不雕。

(2)甲骨文——返璞归真

甲骨文是目前我们了解较多的一种文字,相对而言考古资料也较多。是殷商时代的通用文字。通常甲骨文的审美风格可以被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屋顶阶段,这一时段甲骨文的大小尚未统一,通篇文字可能会出现或大或小的不同文字,大者气势不凡,大开大合,小者,玲珑典雅,雍容华贵。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的甲骨文,一反第一阶段的不拘一格,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排列整齐,公正秀美,严格稳健。

甲骨文的书写方式可分为单刀和双刀,单刀所刻甲骨文较为普遍,区别于金文和墨书,代表性较强但是因受书写材质龟甲的限制,与其余篆书的风格存在些许差异,排列较为随意,极少考虑行间距,即使考虑行间距,也没有形成固定的字句,只有极少间隔分明,排列稳定。双刀所刻甲骨文则与金文和墨书风格类似,粗犷,简单,状似蝌蚪。

甲骨文的发展同墨迹和金文类似,也在逐渐向雄浑和精细的方向前进。

2.2 两周金文——形式之美

两周建立后,青铜器的相关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青铜器的发展也带动了铭刻于其上的文字——金文的不断发展,金文逐渐从商代金文的风格演化出来,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气质和形式,逐渐成熟。金文按照发展阶段分可氛围三个阶段,早期的金文同商代金文并无不同,都是古朴率真的风格,随着时间发展,向着方正整齐的方向逐渐演变,中期金文出现了笔画上的变化,逐渐圆润,粗细趋于均匀,间隔逐渐稳定,大小也趋向统一。

中晚期金文,用笔逐渐均匀,且出现了逐渐端正的结体。开始讲究结构上的完整,注重行间距,布局严谨工整,展现出一种形式之美。

3、春秋战国至秦——小篆的发展与成熟

3.1 石鼓文——小篆的前身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丧失了对王国的绝对统治,整个国家处于群雄并起的阶段,各国文字也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随着各个诸侯国统治领域的不断变化,不同的文字也得到了积极交流和融合的机会。在不断的发展中摸索出了两条主要的发展道路,一条是逐渐摆脱篆书的影响,向着更加方便可用的防线演变,字形字体逐渐简化,另外一方面,秦系刻筑铭文继承了大篆的特点,是大篆晚期的存在状态,且为小篆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石鼓文的下笔有力,虽然笔画细瘦,但其中更显出文字的刚强雄浑,每个文字均占据相同大小的空间,同金文相比,更加注重了笔画的整齐美观。趋于圆转,从而逐渐发展形成了小篆的圆转线条,其结构公正整齐,线条自然质朴,文字疏密有序,形体结构理性使得规整程度进一步得到了提升。这种文字的出现,为小篆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保证了秦系文字雏形规模的定型。是承上启下的一种文体,上承大篆,下其小篆,具有两种文字的优势,是一种处于过度阶段的文字。

3.2 小篆——形式美的极致

秦灭六国之后,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实施了书同文的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实施书同文的改革措施。吸取了六国文字的优点,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文字体系。秦朝的书同文政策主要是才李斯的推行下,废掉了六国中与秦不同形式的文字,退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汉字规范制度,其中制定了官方使用的文字——小篆。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推出统一的文字书写制度,同意了各国文字,并在制度上制定了关于文字的相关规范。

小篆继承了石鼓文虽细犹刚的风格,但其用笔更为精细,笔画圆润,笔画粗细差距小,文字之间大小差距小。整体规整又有动感,谋篇布局非常整齐,有纵有横,继承了石鼓文的优点,又在其已有形式上有所发展。小篆的形成既有对前代石鼓文的总结,又在其基础上不断发挥,融合了各国文字的优点,吸取了诸子百家之所长,是文字不断规则化,匀称化的结果。同时也在继承中不断变革,表现了秦朝横扫六国,吞并八荒的浩然正气,凌然之风,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文字。

4、篆书的终结与新书法的诞生

书法艺术自诞生而来,就逐渐从混乱无序向着齐整规则方向发展,形式美逐渐成为了书法追求的方向。是汉字经历了大篆小篆等一系列文字的不断变革中发展而来。

从文字的实践可得知,文字的发展是想着不断追求平衡与稳定感,匀称整齐发展的。秦始皇虽然在书同文的政策推进中将字体通过制度的形式,进行标准化的推进,在字面的显示上,可能跟前代相比是一次突变,但是实际上小篆的出现是对篆书整体的一种总结性的成果。但随着后续的发展,社会逐渐对书法家形成严肃整齐的要求,正是相关制度的出现,使这种风格走向极端,丧失了继续发展的空间,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活泼的秦隶冲破了小篆的庄重严谨,开始书写崭新的篇章,也标志着延续千余年的小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结束语

在篆书发展的过程中,环境生产力等社会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艺术家对于旧美的超越和对于新美的只求则成了篆书不断发展的关键,这便是篆书时代中国书法的审美流变为我们带来的美学启示。

参考文献

[1]曹思佳. 墓志盖篆书题铭的装饰性流变与艺术价值研究[D].江南大学,2020.

[2]蔡梦璐. 两汉书法艺术之美学探微[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杨帆. 论汉碑额篆书对清代中后期篆刻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13.

[4]杨艳. 隶书的产生及其审美价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

[5]巩绪发.篆书时代中国书法的审美流变[J].管子学刊,2006(04):117-119.

[6]赵伟平. 身心与书法审美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

论书法与现代生活

文/魏羽秀

摘要

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书写并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书法功能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并逐渐发生演变。在现代生活中,书法能带给人们更多的启发和精神感悟,赋予现代生活更多的人文价值。书法启发人们加强自我修养、积极领悟书法作品中的精神追求,更加重要的是在当代中国,对提高传统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书法,修养,精神,艺术,传统文化

一、中国书法的定义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书法字体,就是书法风格的分类。书法字体,传统讲共有行书字体、草书字体、隶书字体、篆书字体和楷书字体五种,也就是五个大类。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若干小的门类,如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楷书又有魏碑、唐楷之分,草书又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二、书法的历代演变

书法艺术产生于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笔画均为单线条,瘦挺有力,时露锋芒。布局多为纵行,行款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这些最早的汉字遗迹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毛公鼎》《散氏盘》是其代表作。从金文遗迹看,书法的艺术性已逐渐丰富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各诸侯国在不同的艺术追求下,朝着各自的审美趋向发展,形成了书法艺术绚烂多彩的局面。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普及小篆,小篆成为官方文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发展中,书法艺术形成草、楷、行各体已完全成熟,中国书法的技法体系基本形成。书法走向完全自觉阶段,书法在社会各阶层普遍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欣赏对象,文人有意识地追求书法之美,把书法作为艺术实践活动。

宋以后,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宋代政治环境宽松,统治者重文轻武,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元代书家画家集于一身者居多,明人书法基本上为元代书法的延续,没有大的突破,清代是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书法渐成帖学和碑学,将中国书法艺术两大传统较完整地开发出来,对中国近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传承作用。

三、历代书法大家及相关作品

自秦朝开始,中国书法家不断涌现,名家、大家数不胜数,其不朽作品如璀璨明珠,成为中国书法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主要代表有:

秦朝李斯:楚国上蔡人,为秦始皇丞相,提出了统一全国文字,一律改为小篆。小篆是经李斯从大篆改造后所创新的字体,李斯写的小篆,古今绝妙,《峄山刻石》就是他用小篆书写的代表作。

汉朝有蔡邕和张芝:蔡邕是东汉末年名气最重的书法家,最著名的隶书代表作《熹平石经》《鴻都石经》,他还创造了“飞白”字,这种强调飞白枯笔之美的书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张芝是汉末最著名的草书大家。被称为“草圣”,代表作《冠军帖》。

魏晋南北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钟繇代表作有《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楷书有《黄庭经》《乐毅论》等,行书有《兰亭序》《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等,草书有《十七帖》等。

隋朝智永:代表作《真草千字文》,对后世影响较大。

唐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孙过庭、张旭、颜真卿、怀素、柳公权:欧阳询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等;虞世南楷书代表作《孔子庙堂碑》;褚遂良楷书代表作《雁塔圣教序》;孙过庭代表作《书谱》,系用草书写就,是一部书文具佳的书论著作;张旭世称“张颠”,他善诗文,精于狂草,与张芝、怀素齐名,代表作《古诗四首》等;颜真卿写下了千古名篇《祭侄季明文稿》,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楷书代表作为《多宝塔感应碑》《勤礼碑》,行书代表作《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怀素  以草书著名,与张旭并称“颠张狂素”。他的狂草对后来的草书影响深远。草书代表作《自叙帖》;柳公权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代表作《玄秘塔碑》。

五代杨凝式:杨凝式传世代表作是行楷《韭花帖》。

宋朝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主要成就是行书、楷书。行书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大研帖》;苏轼代表作《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传世墨迹有《松风阁诗》《黄州寒食诗跋》等;米芾主要成就为行书,传世代表作有《苕溪诗帖》《蜀素帖》等。

元朝赵孟頫:赵孟頫小楷代表作有《道德经卷》,大楷代表作有《胆巴碑》,行草代表作《国宾山长帖卷》等。

明朝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祝允明草书代表作《前赤塑赋卷》《草书卷》等;文徵明传世书法作品小楷《前赤壁赋》,行草书《西苑诗卷》《滕王閣序》等;董其昌代表作品有行草书《五言诗轴》《唐柳宗元诗》《岳阳楼記》等。

清朝王铎、傅山、郑燮:王铎代表作有《五言古诗轴》《思台州诗轴》《杜甫律诗卷》等;傅山代表作有《草书轴》《七言绝句诗》等;郑燮传世书法《剑南诗轴》,独创的自称“六分半书”,是掺杂了“真草隶篆”而形成的新书体。

四、书法赋予现代生活人文价值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书法的实用性逐渐降低,审美性逐渐增加,提到书法,人们总能自然地想到它带来的安静和平和,一是由于作品中所书写的文字和内容,二是书法作品带来的感情抒发和情操陶冶,犹如繁花一般点缀着现代人的生活。古往今来,书法的人文性为各时代优秀书家所重,由此成就无数书法经典。孙过庭评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张旭、怀素的狂草书写不拘一格,这些皆体现了书法文辞内容与书家心境间的互动性。因此,品读这些经典书法作品,不仅可以品其形式和文辞内容,还可以见执笔之人,即人文精神的高度和创作主体的人格力量。

五、书法能提高现代人们的自我修养

书法贵在意境,不同于单纯的书写与表达,看似简单的线条,经过提按、曲折等变化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绝对不仅仅局限在文字的表达,还兼具作者表达的思想内涵,所以书写者除了要具有妙笔生花的技巧,还要追求更深层次的意境之美。书法在现在社会中启发人的思想,从书法中外在的间架结构和组合方式,从运笔的舒展、开张、舒朗、险峻等,领悟到张弛有度的人生哲学,长期接触书法,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加强个人的修养水平,更对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深远的影响。

书法比起绘画、舞蹈等更为枯燥,中国历代大书法家大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刻苦练习最终才成为一代大家,其中也流传了众多的励志故事。像墨池的得名,据说是王羲之在天台山不停地练字,不停的洗笔洗砚,竟然把一个澄澈青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又比如张芝在自己的家门前掘了一个方圆数丈的洗砚池,一天的功课做完了,他就上池塘边将砚台和毛笔上的余墨洗涤干净,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他洗呀,洗呀,日子一久,整个池塘里的清水也被染黑了。后来,人们把练字称做“临池”。

从历代书法大家的故事可以发现,任何一件事情要做到极致,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个人要想取得让人羡慕的成绩,就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和汗水。对于现代生活的人们来说,其中体现出来的道理是一脉相通的。在欣赏书法大家的作品时,不仅仅停留在它带给人们精神愉悦感,更应该深度领悟作者背后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以此勉励当代社会大众,指导人们更好的过好现代生活。

六、书法能弘扬民族自信,传承传统中国文化

书法我们不单把它当作艺术,同时书法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新的时代有新的内涵,传承和发展书法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书法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艺术追求,一种精神需求,既能让人提升自身修养,还让现代生活蕴含传统中国文化,更加具有东方艺术美。

结语

总之,书法跟现代生活已经紧紧交融,书法跟大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作为传统中国文化,书法在现代生活中体现出更多的现实意义。对个人、家庭、国家都具有鲜明的指引作用,书法书写表象及展现的人文色彩,能提升个人精神境界,书法大家及作品背后成长及奋斗精神,为家庭家风形成具有深刻的启发,书法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自信的代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正庚,中国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与创作,2007(3)

【2】聂振斌,汉字何以成为艺术,中国书法,1997(4)

魏羽秀的书法作品    

05

 文 苑 

红豆杉情愫

文/林兆帆  

金秋季节,秋风送爽。

我掂记着西樵山桃花园里那一大片红豆杉林,脚步自然抖动起登山的节奏。十年来寒暑交替,我从未间断与红豆杉的情愫。

沿着登山栈道拾级而上,穿过第一洞天,扶摇直上,跨山涧水,绕天湖,穿茂林,直抵桃花园景区。

红豆杉,藏于毓秀的山岭中,未曾撩开她那神祕的面纱,鲜为游人所识,她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美喻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浑身是宝。

十年前,公益团体,捐建红豆杉林,改造林相,造福樵山。近七百株红豆杉树干挺拔,枝叶如鸟翅,雄踞桃花园东西两翼,郁郁葱葱,为樵山添绿。

此后,岁岁金秋十月,我必随秋风而至园林,除杂草、落枯枝、培沃土、施追肥、浇灌林木。

涉足园林,奇香袭人,踏秋游览赏心乐事。

杉林中,偶见憨态可掬、逗趣可爱的小松鼠也居然迂回曲折地从松林偷偷跑来红豆杉林里。

莫非是红豆杉骨子里的幽香把它吸引过来,也许是要来亲睹一下植物熊猫的雅态与芳容?

红豆杉,以百万载的年轮,谱写着西樵山悦人的乐章。

远山的游子

文/游凯淇

远山,斜阳若影。一只硕大的飞鸟张着轻盈的羽翼,遨游苍茫宇宙。

飞鸟也许是在追逐云的梦想?也许是在寻觅云的故乡?

山那一边,游子凭栏仰望,辽阔的天空。

那远山的游子哦,试问谁人与你立黄昏?谁人问你粥可温?谁人与你捻熄灯?谁人共你书伴生?

远山无语问斜阳。寂寥的天际,飞鸟拍打着翅膀,逐渐飞入云深深处,留下漫天飞舞瑰丽的彩霞……

庆云·缘

文/冯雪颜

我曾错过了清光绪年间的“五约”,错过了缠绵交汇的乾溪、坤泉两股溪流。

我也错过了古刹道场的袅袅青烟、回荡山野的晨钟暮鼓,蔓延的藤枝、飞瀑悬挂的山涧……

站至地老天荒的“阴阳树”、情至深处的“阴阳太极水”矗立在崇山之上的道场,紫气缭绕、神圣肃穆,陪伴着庆云洞的前世今生。

溯溪,一汪深潭,只为寻觅那一瀑飞挂,张开明亮如婴儿的瞳仁;日月倒影,四季在这里迷失了气候;鸟鸣涧幽,蔓延的藤萝恍如长了眼睛的神灵,守护这方圣地。

山因水而灵,水因山而秀。庆云洞,深藏在珠三角腹地的一块小家碧玉,在安静地等待着有缘人。

儒溪书院

文/黎铭光 

一泓山泉水,流出了多彩的年华,流出了儒溪书院的足迹,流出了一泉不老的朗朗书声。

儒溪书院,在溅珠碎玉中,寻找你的记忆;在翠岩林荫中,寻找你的过去。你的芬芳开遍了村前屋后,你的诗韵写意在高山流水。

一束束杜鹃花,映红了天空,鲜活了你我的思绪。是翰林进士筑室读书,魂牵梦绕的乡愁吗?风尘仆仆的乡愁,叩响了千年古驿道的蹄吟,叩响了夜月晨霜的鸡鸣。

儒溪书院,绿瓦粉黛,绽放了古村的美丽,装点着樵岭的山光水色。

儒溪书院,历史印记,在乡村振兴中,再次焕发生机。

又见芦苇

文/汪海林

这些低头的芦苇,一定是站在古老的乡愁里。

风从北而来,而后往哪里而去?

流水举出昨日的镜子,往事旖旎,照见的浪花,皆呈记忆的纯美。

白鹭是洁白的符号,在这秋日的沉思录里,是一个个不可缺少的标点。

     这一片齐整的芦苇,仿佛摇曳起伏的草原,它们虚怀若谷,一起低下谦卑的头颅,时光安静下来,一匹思念的骏马,也因凝眸而收住了蹄声。

     水波尊崇自由的蔓延,仿佛有永恒自此间生出,并一一点燃内心的语言,把天空衬托得那么高远,把浮云牵扯得那么轻盈……

     又见芦苇,又见辽阔的秋心;又见芦苇,又见苍茫的胡琴。

     每片波浪,都藏起一轮明月和故乡; 每次回头,都包含着茂盛的呼唤与深情!

蓝冰

文/谭曦红 

我曾经,那么在意城市与国的距离。

那些在小木屋里取暖的日子,心里有寒意在蔓延,温度,可以再降一些吗?

当西伯利亚的寒风凛冽,我相遇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蓝冰,那些淡蓝色的透明,是凝结了千年的水晶的眼泪,千姿百态的冰莹如故乡的四季繁花,依次盛开……贝加尔湖,静静地等待了亿万年的清澈与神秘,倾倒众生,浪漫又荒凉。 

我想在蓝冰上翩翩起舞,心里的小公主,一直拒绝长大。

多少年以后,你会知道,有些时光,一秒万年,有些故事,无法冰封。 

此刻,故乡的异木棉,又再次灿烂了季节……

陌上花开

文/李华丽

碧波湖畔,阡陌上的那一片片花海,让人想起吴越王钱镠的情深及西泠桥畔苏小小荷起的花锄。

远古的诗词穿越过千年的山水,水墨的江南,这流传于世尘的美丽,便如陌上万年的风花雪月,伴碧波湖岸的千树繁花成林成海。

    钱王的脉脉柔情,阮郎的似花非花,让一生为花而开为花而谢的女子,一个恻然心动花开成海,一个寄情红豆熬白了眉梢。

    阮郎的名字,只能拂过阡陌,只能写在风里,只能留在那个叫小小的女子的心里,只能趟过这春花盛开的碧波里。

    小小呵,诗中那一群姣姣女子中的一个,如经年不褪色的画卷,留下她的纤毫粉笺和婉约的诗行一起,将庭院的蔷薇映红。

    看花,在南国的桃园里;陌上花开依旧,似千年不褪。

拥抱新时代

文/蓝子华

春风和煦,挑花盛开,飞速的高铁跨越大江,特色小镇适时崛起,大地处处是激昂的飞歌!

飞天揽月,深海抓鳖。我们在崛起,腾飞,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了!

雕琢,创新,伟大复兴的号角响遍了广袤的大地。

多少屈辱,多少磨难,我们毋忘历史的背影。在我们的血液里,澎湃着对家园深沉的爱恋;在我们的梦里,闪耀着富裕和谐的愿景。

我们用热血和智慧,建设美丽富裕的家园;我们以真诚与能力,构建繁荣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初心不忘,使命召唤。神州大地沐浴朝阳,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炎黄子孙血脉同源,薪火相传,团结奋进。

我们意气风发,以雄伟的气魄和磅礴的气势谱写恢宏的史诗。

春天来了,一个催人奋发的时代到来了!我们热烈拥抱这个崭新的时代!

本期样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