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安上一副窗帘

 五月华语 2020-11-27

餐厅窗户的窗帘坏了一段时间了,终于,春节安上了一幅满意的窗帘。然而,家人却说,有啥用。

裸露的窗户,光线可以直接打进来,对于喜欢享受日光浴的人来说,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但,从安全性来考虑,还是有欠缺的。而,从美学方面来看,更不是上好选择。

其实,我安的不是窗帘,安的是美,安的是美的熏陶和教育。

对于蔡元培先生的美育观我是十分赞同的:美育可以代替宗教,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耶鲁校长理查德.莱文也有类似的观点: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节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而“只有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才是耶鲁对学生的期望。

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从原始社会用朱砂装点自己到现代社会化妆品和整容业的壮大,人们追求美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前阵子,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的海报和金马奖海报的一张对比图被顶上了热搜。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美学家蒋勋曾经说过:“美学基本规则--无用的,才是美。”而多少人却在用实用主义作为一切的衡量标准。

现代社会,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网上有四川省安岳县的石窟佛像修补前后的图片对比,发现修补后的颜色超奇怪,失去了刻线的流动,巨石的材质的厚重与坚硬的质感,超自然美感当然无存。

吴冠中先生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因为注重实用,缺乏审美教育,正在悄悄地将我们的下一代,变成彻头彻尾的“美盲”。

为窗户安上一幅精美的窗帘吧,因为这是对孩子美的培养,这是对他审美力的培养,也是对他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蒋勋还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这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美能够唤醒我们对生活的尊重,美能够涤荡人的心灵,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因而去尊重生活,(部分文字来源于一周前《中国经济网--中国式审美,为何被群嘲》)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为窗户安上一幅精美的窗帘吧,因为这是让孩子尊重生活,从而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