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鹏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

 金鑫康复堂 2020-11-27

杏林学苑 6月29日

⊙作者:杨俊姝,王鹏

⊙编辑:杏林君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发展,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某些负面现象带来生态环境相对滞后所形成的如雾霾等环境污染等因素,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全球有增长的趋势,其平均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20%。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递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和鼻痒。现代医学主要是采用抗组胺药物、抗胆碱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以及特异性免疫脱敏及减敏等疗法,虽然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却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病情易复发,易产生耐药,副作用大。中医并无过敏性鼻炎病名,类似症状的疾病名为“鼻鼽”,又称“鼽嚏”、“鼽喷”、“鼽水”、“鼽”、“嚏”等。“鼻鼽”作为病名,首见于《素问·脉解篇》:“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优势明显,特别表现在远期疗效上。王鹏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生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医术精湛,尤擅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系统疾病。笔者有幸随诊学习,受益匪浅,现将王老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介绍如下:

01
病因病机
感受风邪或异气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病因,而基本病机是肺失宣发,鼻窍不利,最终导致肺气郁闭。鼻为肺之上窍,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风冷异气之邪上犯鼻窍,致肺气郁闭,失于宣肃,且正邪相争,驱邪外出,则鼻痒,喷嚏频作;邪气郁肺,肺失清肃,津液外溢则流大量清涕;肺失通调,津水停聚则鼻内肌膜肿胀、苍白、鼻塞不通。鼻鼽病在于肺,而与脾肾之虚有关。《东垣十书》指出,肺者肾之母,皮毛之元阳本虚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善喷,鼻流清涕,寒甚出浊涕,喷不止。比常人大。《脾胃胜衰论》曰,所不胜乘之者,水乘木之妄行,而反来侮土。故肾入心主汗,入肝为泣,入脾为涎,入肺为痰、为嗽、为涕、为嚏、为水出鼻也……”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肾气亏损,进一步引起肺气虚弱。然肺有赖脾气的充养。因此,鼻鼽实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脾、肾三脏的阳虚卫弱导致该病迁延难愈。

临床上鼻鼽多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气虚型和瘀血阻络等不同类型,以风寒型为多。《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鼻涕候》曰,“夫津液涕得热即干燥,得冷则流溢,不能自收。”《太平圣惠方》曰,“肺气通于鼻,其脏若冷,随气乘于鼻,故津液流涕,不能自收也。”《证治要决》曰:“清涕者,肺冷肺寒所致。”《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鼻病源流》曰,“又有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出肺经受寒而成也。”《景岳全书·杂证·鼻证》曰,“凡早风寒而鼻塞者,以寒闭腠理,则经络壅塞,而多鼽嚏。”

02
辨证治疗要点
王老认为过敏性鼻炎乃感受风寒之邪,肺失宣发,鼻窍不利所致,遂以宣肺散寒、祛风通窍为主,自拟方药。方药组成如下:麻黄、防风、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黄芩、黄芪、甘草。

方中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外束,肺气郁闭之证;防风性辛,微温,祛风解表,除湿止痛,止痒,尤以祛风独胜,性缓甘润,为“风药之润剂”,可治一切风症,上二药宣肺散寒祛风共为君。白芷辛温,入阳明经,功能解表散寒,祛阳明风邪,兼能燥湿散寒“能通九窍,表汗不可缺也”;细辛辛温,温肺化饮,祛风散寒,宣通鼻窍,“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尤用于寒湿偏胜为主之鼻塞,流清涕等;辛夷、苍耳性温味辛,散风寒,通鼻窍,且辛夷花芳香质轻,气味俱薄,辛温散风,“走气而入肺,帮助胃中清阳上行,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鹅不食草味辛烈,性升散,能通利鼻窍,功宏力专,“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瘜肉。”上五药祛风散寒、通利鼻窍,共用为臣。黄芩性寒味苦,清上焦肺热,“治上焦积热,泻五脏火”;黄芪性甘温,补气固表,内则使肺气得主以健旺,外则御邪入侵以固表,且解苍耳之小毒;故一并为佐药,同奏宣畅气机,解除肺气郁闭之弊。甘草调和药性,与黄芪相配,兼可补中益气,故为使药。

王老以宣肺散寒、祛风通窍为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其辨证要点为:鼻塞、流清涕,喷嚏频繁,遇冷易发,或恶寒,或轻咳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且随证加减,酌加党参、白术、陈皮、茯苓、升麻可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酌加山茱萸、五味子、补骨脂、菟丝子、附片等可治疗肾阳虚鼻鼽;酌加赤芍、红花、川芎、丹参等可治疗瘀血阻络型鼻鼽。

03
病案举隅
患者李某,男,35岁,2014年3月5日初诊。主诉:反复发生鼻痒、喷嚏、流清涕1年余。在外院多家医院诊治,在用抗过敏西药时有效果,停药后又出现鼻痒、流清涕等症状,病情时好时坏,平素易感冒,畏风怕冷,易疲乏,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处方:麻黄10g,防风15g,白芷12g,细辛5g,辛夷15g,苍耳子12g,鹅不食草12g,黄芩12g,黄芪25g,甘草10g,蝉蜕10g,地龙10g。除中药外,嘱病人少吃生冷发物,避免受凉。

2014年3月12日复诊,患者诉鼻塞、清涕、鼻痒等症状明显改善,现症见:偶有鼻塞鼻痒,以晨起为甚,喷嚏2~3个/次,鼻涕较前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上方去蝉蜕、地龙,改为莪术5g,荆芥12g,柴胡12g,继用7副。此后患者又因受凉咳嗽前来就诊,鼻部不适未见复发。

按语:此案根据其症状及体征诊断为“鼻鼽”,证型为“风寒型”,风寒束肺,鼻窍不利,遂见鼻塞、流清涕,鼻痒不适。麻黄、防风宣肺祛风解表,白芷解表散寒,细辛祛风散寒,宣通鼻窍,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宣通鼻窍,佐黄芩清肺热,黄芪益气固表,加用蝉蜕、地龙搜风解痉,甘草调和诸药。

现代中药药理学认为,辛夷、苍耳子均有抗炎、抗过敏的功效,如王文魁等研究发现,辛夷挥发油小鼠灌胃给药可以减少伊文思蓝在醋酸腹腔注射所致的腹腔炎症的渗出,降低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的肿胀程度;张永忠等采用卵蛋白给豚鼠腹腔注射致敏,并用卵蛋白攻击豚鼠离体肠段,使肠段收缩,结果发现辛夷挥发油具有拮抗致敏豚鼠回肠过敏性收缩的作用。金传山采用扭体法,小鼠以苍耳子水煎剂腹腔注射,表明苍耳子有一定抗炎镇痛效果。王龙妹等研究表明苍耳子对下丘脑和血浆中的β-内啡肽均有显著降低作用,并对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这种作用并非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此为苍耳子能用来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机制之一。麻黄有使鼻粘膜毛细血管收缩作用,白芷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和香豆素类,具有镇痛、抗炎、抗菌作用,鹅不食草有抗过敏、抗炎及抗肺损伤等作用。诸药伍用对治疗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改善鼻通气降低鼻腔通气阻力,减少细菌的继发感染及炎症、水肿有一定作用。

王老以“宣肺散寒、祛风通窍”为法,治疗风寒型鼻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中黄芩的选用可谓亮点,黄芩性寒味苦,此处主要用于清寒邪久郁之火,防止其他味辛、温燥之药损伤肺气。临床实践中,在王老大量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中也验证了此经验方确实是一行之有效的经验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