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炎宁组方医案及思路

 经方人生 2023-06-02 发布于四川

鼻炎宁汤药物组成:炙麻黄3 g,制附片6 g(先煎),细辛3 g,桂枝10 g,炒白芍10 g,炙甘草10 g,辛夷6 g(包煎),苍耳子10 g(包煎),白芷10 g,薄荷10 g(后下),豨莶草30 g,炒黄芩10 g,银花10 g,连翘10 g,鱼脑石15 g,干姜6 g,红枣10 g。

该方由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汤及苍耳子散加减化裁而来。方中麻黄宣发卫阳、驱散外邪,兼以通窍;制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扶阳,正如《秘传证治要诀》所曰:“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宜乌、附、干姜之属”;细辛通彻表里,内助肾经之阳,外解风寒之表,其辛香走窜之性尚可通鼻;桂枝、白芍、红枣、炙甘草取桂枝汤之意,功在温经散寒、调和营卫、固护鼻窍,抵御外邪风冷入侵鼻窍;麻黄附子细辛汤与桂枝汤合用,一则温肾助阳,扶助正气;二则调和营卫,宣通鼻窍,标本兼顾。辛夷、苍耳子、白芷、薄荷取苍耳子散之意,四药合用共奏辛散风邪、芳香通窍之功,解除变应性鼻炎的鼻塞、流涕等症状,意在治标;豨莶草祛风除湿,具有较好的抗过敏功效;风寒之邪郁肺日久有化热之弊,故用黄芩、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鱼脑石味咸、性平,功擅活血化痰、通窍消炎,为治疗鼻炎的要药。纵观全方标本兼治,寒温并用,相反相成,诸药合用调和营卫,温肾扶阳,阴霾消散,清窍自通。

李某,男,33岁,2014年3月25日初诊:患者有过敏性鼻炎病史2年余,近2个月来鼻炎加重,晨起则喷嚏不止伴鼻塞、流清水鼻涕。患者平素四肢欠温、怕冷,冬季尤甚,每逢天气变化或闻到刺激性气味即会诱发或加重病情。观其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辨证属素体阳虚、风寒外袭,治当温阳散寒、祛风通窍。处方:炙麻黄3 g,制附子(先煎)6 g,细辛(先煎)5 g,川桂枝10 g,炒白芍10 g,生炙甘草各10 g,辛夷6 g(包煎),苍耳子6 g(包煎),白芷10 g,薄荷10 g(后下),炒黄芩10 g,鱼脑石15 g,豨莶草30 g,生姜1片,大枣3枚,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二诊:患者诉服上药后鼻塞、流清水鼻涕、喷嚏等诸症明显好转,继予原方14剂服用。三诊:患者近期服药后病情尚稳定,但时流少量黄浊鼻涕,舌质淡苔薄微黄,脉沉细,此乃肺经郁热之象,原方加银花10 g、连翘10 g、鸭跖草15 g、土茯苓20 g,7剂水煎服。四诊:服上方后症状改善,上方续服14剂巩固。

按: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鼻鼽”范畴,主要由正气亏虚、外邪侵袭所致。本例患者素体阳气亏虚,风寒之邪外袭,肺失宣发,营卫失调,故见喷嚏不止、鼻塞、流清涕,治疗当温阳散寒、祛风通窍,以桂枝汤调和营卫,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加用苍耳子散辛散风邪、宣通鼻窍,加炒黄芩清郁热,鱼脑石化痰通窍,豨莶草祛风除湿。三诊时患者流黄鼻涕,舌苔微黄为肺经郁热之表现,故加银花、连翘、鸭跖草、土茯苓清热解毒、祛湿化浊,诸药合用标本兼治,药证相合故获佳效。对于过敏性鼻炎,吴颢昕认为发病时的症状控制较易但要根治较难,在发作控制后,平时要注意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通过长期服用中药可以达到减少发作、最终杜绝发作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