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通大学,生日快乐!

 学术头条 2020-11-27

“天地交通,代序春秋,撷日月之澄光,弦歌不辍;
南洋肇兴,北冥致远,毓精英之标秀,爝火永辉。”


今天 4 月 8 日,是交通大学的第 124 个生日。过往岁月,不言不语,珍贵的画面,书写第 124 次相遇的故事。

一所大学,往往有多个校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滩,上海交大更是格外广阔,5000亩的闵行校区海纳百川。

君住交大东,我住交大西,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交大水。

交大东大门

致远湖
 
体育馆

致远游泳馆

徐汇校区中院

校园景色

百年沧桑,百年时代变迁

十九世纪末,甲午新败,民族艰危之下,在 1896 年,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和一批有识之士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在上海创办了一所学堂,因时称江、浙、闽、粤等,长江以南沿海地域为南洋,又因参考西方学堂经费“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者为公学”,所以将学校定名为南洋公学,这便是今天交通大学的前身。

图为 1898 年南洋公学师生合影

1899 年,南洋公学选派杨廷栋、富士英、杨荫杭等 6 名学生赴日留学,开启 20 世纪初年我国留日运动之先声。此后相继选派优异学生赴欧美各国留学,成为清末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机构之一,被誉为我国早期“留学生的摇篮”

图为南洋公学留学比利时的部分学生合影(约 1904 年)

当“实业交通”成为关系国家图强的基石,1921 年,它被定为“交通大学”,之后的许多年,在纷飞的战火中,在时代的变迁里,学校几经磨砺、数度重生,最终在 1959 年确定了“上海交通大学”这一校名,并沿用至今。

交通大学最早起源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交通部,所以后来分设的交通大学都保留了“交通”二字。

但其实交通大学开设的专业很丰富,绝不局限于常人认知的“交通”,所以上海交大校长张杰曾在校庆上点明“交通”的含义应当追溯至《易经》中的
“天地交而万物通”,这也是“交通大学”不翻译成“Traffic University”的原因。

饮水思源,同行致

在我们身边老是听到“交大”,但总分不清它是上海交大,还是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台湾新竹交大。但其实它们都同根同源,诞生于民族危亡时刻,它们几经分合,历经战火和政权更迭,终在上海、西安、成都、北京及台湾新竹发出新枝。5 所交大各自独立办学,又分享同一个传统及理想。

100 多年的上海,当亲手终结了清廷的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处奔走,为铁路交通建设筹款时,他在南洋学府的演说引起强烈的共鸣。他称实业乃救国唯一出路,而实业之母为交通,交通之母则为铁路。

在他写出《实业计划》的 1920 年,上海这所学堂和另外 3 所学校,共同定名为“交通大学”。这是这个享誉已久的校名第一次出现,其血液里流淌的,是始建于 1896 年的上海南洋公学(现为上海交大)、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现为西南交大)和 1909 年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现为北京交通大学)等源头学校的救国基因。

交通大学历史

在“交通”面前,台湾海峡已不再是鸿沟。今天,上海交大闵行校区里种着两排香樟树,系交通大学 111 年校庆时台湾校友为纪念“同根同源”而赠。这条源流的重要一脉,即是清朝洋务派代表盛宣怀 1896 年创办于上海的南洋公学。

而西安交大是 1956 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将交通大学的一部分从上海迁至西安,所到之处是与中国东部最发达城市完全迥异的景象,校园里到处是荒草。这一迁,才有了后来的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

  五校“饮水思源”碑

光辉岁月,今昔可比

 1931 年交大全体女生

1927 年交大开始招收第一批女学生,这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新鲜事。1931 年第一届交大女毕业生,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历史上的棒球队 VS 今日交大棒球队

交通大学 1937 届毕业女生穿着旗袍在老图书馆前合影

昔日毕业照


今日之毕业生


老图书馆,1919 年建成,是上海图书馆界高雅文化象征的标志性建筑。该楼为三层楼洋房,既有代表着西方古典主义的罗写科林斯柱式(corinth)风格的表现,也有巴洛克(Baroque)建筑的细部雕刻、山花及对比色彩的运用。现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内。

执信西斋由范文照先生设计,1930 年建成,为纪念 1920 年英勇就义的资产阶级民主战士朱执信先生,遂改名为执信西斋。1932 年,宋庆龄、何香凝曾为救治“一·二八事变”中的伤兵,在执信西斋建立了一个临时伤兵医院。著名烈士穆汉祥、史霄雯曾在此楼住宿过。今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体育馆,建成于 1925 年,是全国高校建立最早的体育馆之一。底层有小型游泳池、浴室、办公室及乒乓球室;二层内有室内篮球场,南部有小型舞台,可供演出和集会用;三层为室内跑道,亦可作为观赏球赛的看台。现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内。

徐汇校区校门的今昔

大师辈出,30 余万校友遍及海内外

120 多年来,30 余万校友遍及海内外,有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数学家吴文俊、化学家徐光宪、医学家王振义。交通大学诞生了一大批科学巨子、实业巨子、文化精英。

钱学森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传唱至今,李叔同不曾想到百年后的交大校园以他名字命名的“叔同路”,人来人往,他们传承着“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优良传统。

中国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电视、内燃机、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载人潜水艇、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首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成功、首次大面积抢救烧伤成功都凝聚着交大人的智慧和心血。

 黄旭华
  

“若有人问我们如何评价这一生,我们会说,此生没有虚度,我们的这一生都奉献给国家、给核潜艇事业,我们仅用不到 10 年的时间实现了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的誓言,我们此生无悔!”这是交大校友黄旭华的宣言。

他曾隐姓埋名 30 年,在惊涛骇浪的孤岛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在一穷二白的年代,他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我国的核潜艇之父。

从黄老身上可以看到一代交大人的热血和无畏,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是每一个交大人的坚守。

校庆贺礼:上交大学者库

2020 的春天,注定是特殊的。一场新冠肺炎,让人们更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和对自然的敬畏。在这样不平凡的日子里,交通大学也迎来了 124 周年校庆。

Aminer 为祝贺交大校庆,也以云端学者相聚的方式,上线了包括 5758 位
上海交大学者专家库,包含了 60 个子库,涵盖了医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海洋学院等多个学院的杰出校友。该库涵盖了了部分上交校友的基本信息、科研成就、履历、多维量化信息、全息深度学者画像、论文、专利自然基金项目等详实信息。

让我们“云相聚”,一睹交大校友风采!

两甲子栉风沐雨,三世纪弦歌不缀;
一百二十四载果毅力行,大道致远;
一百二十四载春华秋实,桃李满园;
交大,一百二十四岁生日快乐!

资料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新华网、AMiner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