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急行军药片到战斗药,欧美军队如何沦为了毒品的牺牲品?

 茂林之家 2020-11-28

如果说起欧美军队中的毒品问题,那估计是一抓一大把,。前有堪称英国门面的近卫军"仗剑吃药",后有美国战略导弹基地的地官兵"食髓知味"。可以说,欧美军队中的毒品问题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被根除,反而是在过去几十年里愈演愈烈,如今都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任凭欧美国家如何努力,这毒品就是根除不掉。那么,毒品这种害人不浅的东西,到底是如何堂而皇之的走进欧美军队之中的呢?

一、被滥用的药物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这鸦片的使用记录就已经存在了,不过当时希腊人和罗马人都还只是把鸦片用来制作麻醉药。不过随着这一时代的结束,鸦片离开了欧洲人的视线,直到16世纪,欧洲的医生兼炼金术师,帕拉塞尔苏斯把鸦片带回了欧洲人的视野。这位老兄发明了一个特别的药方,俗称鸦片酊,说白了就是鸦片溶于酒精,接着加上一点别的什么东西,然后给人喝下去就行了。

从急行军药片到战斗药,欧美军队如何沦为了毒品的牺牲品?

这种东西本是一款医学用品,是不能超标食用的,毕竟那是用了鸦片的。结果17世纪的医生托马斯·悉登汉姆又把鸦片酊的配方给规范化了,而且开始无节制的使用起来,你想他本人都被称之为"鸦片哲人了",这使用率如何可想而知。很快地,鸦片酊从药品变成了饮料,你在大街小巷都能找到廉价的鸦片酊,它本身也被当做一种兴奋剂和药品使用。尤其是到了19世纪时,鸦片酊几乎成为了工人们的必备品,堪称是居家旅行。

究其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工人以来鸦片酊是迫不得已,因为薪水微薄又不能因病和疲劳旷工的工人们只能想尽办法提神,有不错提神效果的鸦片酊自然就成了首选。以英国为例,在鸦片酊食用最疯狂的19世纪,英国几乎遍地都有鸦片酊的贩售者,买鸦片酊比买酒还要便宜简单。而英国的上流社会其实也没有远离鸦片,不知道多少有钱人尝试了直接吸食鸦片,烟馆这一产物就是从英国扩散出来的。

从急行军药片到战斗药,欧美军队如何沦为了毒品的牺牲品?

可怕的是,在当时鸦片的问题几乎没有人发现过,英国人的航海却把鸦片扩散到了全世界,比如说美国的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就是染上过严重的毒瘾。美国的开国元勋尚且如此,何况那些普通的美国人呢?于是美国人也有许多变成了瘾君子,当时美国的烟馆也是遍地都是,南北战争时期双方为了提升部队士气,更是大批量发放鸦片给士兵,美其名曰"鼓舞士气"。毫不客气的说,鸦片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军队之中。

二、军队和毒品

南北战争时期的双方将鸦片作为军用物资,这给当时的欧美军队开了个坏头,而经历过祖鲁战争的英军更是意识到了毒品的作用——在他们发现祖鲁人食用了野生大麻后悍不畏死,且团灭了1300名英军官兵之后,就更是注意到了这种野生大麻的作用。英国人几乎是立刻就将大麻变成了新的军用品,他们也开始效仿祖鲁人食用野生大麻,并且开始有计划的自行种植大麻。一句话,英军的领导层希望,大麻能够成为一种新的军用兴奋剂。

从急行军药片到战斗药,欧美军队如何沦为了毒品的牺牲品?

而在19世纪末期,欧洲各国与美国其实也注意到了鸦片的危害,他确实让人变得很亢奋,可是副作用也极其明显。而欧美国家也寻找到了一种鸦片的替代品。考虑到当时鸦片都是口服吸食,人们就误认为是这一原因导致了成瘾性。当皮下注射法得以完善之后,吗啡迎来自己的"春天"——人们用吗啡来治疗鸦片的成瘾性,甚至是在各种病症时都要注射吗啡。可想而知在如此疯狂的使用吗啡下,欧美各国会变成什么样,那真是鸦片成瘾者还没治好,又来了数十万吗啡成瘾者。

而加剧了欧美社会的瘾君子问题的,是在当时堪称突如其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是参战国完全没有想到过的。当时的士兵们压力极大,每次冲锋都可能面临死亡,而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一种用大麻提炼而来的可卡因与可乐果混合而成的'急行军药片'悄然出现在英国的市场上。它是英国军队的秘密法宝,能够让士兵紧张的心情得到平复,变得异常镇定和英勇无畏(磕了药,肯定是这样的),所以大大受到士兵们的欢迎。

从急行军药片到战斗药,欧美军队如何沦为了毒品的牺牲品?

于是急行军药片几乎成了当时英国居家旅行的必备良药,许多英国女性购买此物后邮寄给自己的丈夫和男友,希望他们能靠此能平安从战场归来。而隔壁的德军和法军也没好哪去,他们没有急行军药片,而是干脆分发可卡因给士兵们了。至于参战最晚的美国?美国远征军配发了大量的吗啡用于为伤员镇痛,或是给士兵们平复心情使用。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之后,各国几乎没有人真正意义上获得胜利不说,还凭空多了上千万瘾君子,社会上的毒品问题进一步加大了。

三、战火中的瘾君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量战争时期里吸毒成瘾的士兵成了一个不稳定因素,各国都纷纷出台政策试图扭转这一问题。但是因为战间期的经济问题十分严重,所以这种毒品问题根本没能解决,其中美国的问题尤为严重。当时美国的受大萧条影响严重,再加上老兵们的退役金被延迟发放,许多退役的美国老兵纷纷走上犯罪道路。当时的帮派分子大多都有参军经验,食用吗啡和其它种类毒品的问题屡见不鲜,几乎成为了难以管制的问题,再加上黑手党入境美国,这一问题就更是严重了。

从急行军药片到战斗药,欧美军队如何沦为了毒品的牺牲品?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则导致了欧美军队毒品的使用浪潮进一步加大。最先使用毒品的就是德国,德国陆军为了保证部队能够在高强度的闪电战中保证足够的精力和战斗欲望,为士兵配发了所谓"战斗药"(也称为攻击药)的苯丙胺药片。德国陆军认为该药物能保证士兵的精力,让士兵以超凡的体力执行任务,并且让士兵的勇气倍增。于是在1939年4月至12月里,一口气订购了2900万份战斗药。在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期间,德军士兵都大量使用这种药物,德军将领普遍认为该药物效果显著。

起初德军对于这类药物的应用还是克制的,但在法国战役里就随意使用,许多部队的士兵都是一天吃四片战斗药投入战斗。可以说,当时的德意志男儿们个个都是瘾君子,即便德国医生们发现药物会让士兵们产生成瘾性,而且有人过量服用死亡,德军士兵也是不以为意。因为在德军士兵眼里,这种药物有助于他们进行战斗,药物的副作用远远没有战场的危险巨大,所以士兵们很快就把医生们的劝说抛诸脑后。而当时德国的一种所谓"坦克巧克力",实际上也是这种战斗药。

从急行军药片到战斗药,欧美军队如何沦为了毒品的牺牲品?

而德军使用战斗药的事情并没有瞒过盟军,英美盟军在获悉了德军使用这种"神药"获得成功之后,也开始仿制这一类药物,而且种类之多,使用之广难以想象。比如说英军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里,就一口气为蒙哥马利的部队配备了10万粒各类战斗药,以保证他的部队能够高强度作战。美军也大量使用这类药物,以美国伞兵为例,他们配备的所谓"晕机药",实际上就是这一类药物的翻版。在整个战争里,英军消耗了7500万此类药物,而美军则消耗了足足2.5亿粒,数量之多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结语、停不下来的恰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刀枪入库,那些没有用完的战斗药也被封存进了仓库里。本来毒品问题可以压制了,尤其是大批退役的瘾君子们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禁毒运动开始展开,瘾君子们也被送去戒毒。如果这个状态持续下去的话,那么欧美的瘾君子问题大约可在五十年代结束。

从急行军药片到战斗药,欧美军队如何沦为了毒品的牺牲品?

可是好景不长,战后的世界很快进入到了冷战之中,地区性冲突屡见不鲜。可是欧美各国士兵已经是出现了强烈的厌战心理,士兵们也被这种无法停止的战争弄的筋疲力尽,各个无心恋战。而欧美军队的办法也简单,那就是把仓库里的药物拿出来重新发放。对于那些欧美军队的高层而言,此举完全是被当做消耗存货了,同时还能让士兵们保证足够的士气投入战斗,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以越战为例,已经厌恶战争的美军士兵被上级下发了大量的含毒品成分的药物。一名美军士兵的医疗包里通常会有42片各类药物,如此大规模的纵兵抢粮几乎是世所罕见。就算是这样,美军高层也不满意,因为士兵们的厌战情绪还是不能彻底避免。于是为了尽可能缓解士兵的厌战情绪,美军提供的可口可乐都是加了料的的"大麻可乐"。上级尚且如此滥用药物,下级自然也无所谓,许多士兵干脆去弄来真正的毒品麻醉自己,军队的毒品问题进一步加剧了。

从急行军药片到战斗药,欧美军队如何沦为了毒品的牺牲品?

美军高层这么一搞,越战彻底变成了瘾君子战争,参战的大半美军都变成了瘾君子,回国后又把这一习惯扩散开来,毒品不仅仅在参加越战的部队中扩散,美国国内驻军和其它海外驻军也纷纷在影响下开始吸食毒品,应对让人疲惫的海外派遣任务,甚至是美国国内民众也受其影响开始吸毒。而那些与美国交好的欧美国家,也纷纷被反向影响,毒品问题彻底失控。

这么一来,欧美国家的毒品问题也就再也无法挽回,有了今天的情况也不让人如此奇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