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学生

 zhangdaiyi 2020-11-28

这是暑假中的一天,我呆在学校里,看电影,写日记。

真是平淡的一天,似乎这一天在我的生活中毫无记录的必要。但是,一个学生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傍晚接到见到崔老师,他说是焦同学要来玩,让我晚上一起吃饭。

焦同学是三十级二班的练习体育的学生,当年我是他的语文教师,记忆中,似乎焦同学已经多次来到学校看望当年的体育指导教师崔老师。

晚上,崔老师、焦同学、王同学和我,我们四个人在座,一起喝了两箱青岛啤酒,也算是尽兴而归了。

但是事后,我并不酒醉,反而一个话题更加引起了我的思索:体育生来看望崔老师的不止是焦同学,而且还有很多,就像今天。不仅学生多,而且他们来看望老师的频率也非常高。

其实自己也有类似的感觉,我尽管不是体育指导教师,但是如果做个比较,就是当年我教过的体育生,也比教过的文化课学生来看望我的多。

由此就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以前我更多思考的是学生的原因,认为学生这样那样,认为文化课学生的素质未必高得过体育生。

或许这是一个原因,但是还有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教师的原因。

你想一想,体育指导教师在学生身上出了多少力气。平时需要手把手的教导,一遍一遍地给学生示范动作,矫正动作。老师出的力,实事求是地说,一点儿也不比学生少。这是我亲眼目睹的。

而且学生训练中出现了伤病,还是他们端茶送水,悉心照顾,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也是我亲自见过的。

专业测试时,是他们带领学生到济南,跑前跑后,托关系,找门路,力争学生专业过关。虽然我没有见过,但是这是我教过的体育生从济南归来亲口告诉我的,我相信学生所讲的事情都是发自肺腑的。

尤其当学生思想出现波动时,又是他们苦口婆心地找学生座谈,打消他们的疑虑,让他们一门心思地投入到训练之中。

不仅如此,体育专业过关后,还是是体育指导教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次次找学生谈话,不厌其烦地要求他们学好文化课,争取在高考中金榜题名,一举成功。

这样的感情,是在实实在在的拼搏之中建立起来的,是在教师付出大量心血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学生能够忘记么?

而作为我们的文化课教师,不管是在文化课学生身上还是在体育生身上,下过这样的功夫么?我就敢说,作为班主任,我都羞愧莫及,更何况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任课教师呢?

体育指导教师由于制度规定的原因,评优晋级时可能吃亏;但是他们指导的体育学生一定会深深地记住他们,这也许就是一种补偿吧。

这种补偿,比起评优晋级吃亏带给他们的遗憾,应该说是更加令人难忘,更加令人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而奋斗的意义。

所以老师们,不要埋怨学生,之所以他们离我们远,那只是我们以前没有走近他们。

因为有了这种认识,觉得这一天似乎不再平淡。可能以后生活中和学生交往的每一天,都不会感到烦恼和平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