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太岁符开始预订

 知易居士 2020-11-28
关于这个太岁的来源啊, 应该是来自天上的木星。我们现在都知道,生肖是十二个,这个原因呢,就是木星绕太阳一周是十二年,每年木星和太阳之间就有个相对位置,为了记这个位置,相对应的就是我们的十二生肖,其实也是十二地支。
这个就是最早的岁星纪年法。

我们后来的六十甲子纪年法,就是从早期的太岁纪年法演化出来的。
太岁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荀子》当中,后来主要是在道教中,影响很大,被称为中天之子,掌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凶年也就是指人们常说的犯太岁。

六十太岁的传说,来源于商纣王幼子,他的母亲被妲己所害,他自己得到申真人收养,学得道法,后来成神。天庭命其总管人间祸福,为主宰人间罪福之神,六十甲子神归他管辖。

按照道家的说法,人既有福年,也有祸年,每当人与太岁犯冲,或者与太岁年犯刑冲破害之时,则该人在这一年会不顺当,可以采用祭拜太岁或者请太岁符的方式予以化解。

在命理的经典书籍当中,也有类似的说法:

渊海子平》记载: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
三命通会》说: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
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 


根据我们的统计呢,有冲犯太岁地支的一些八字,确实容易发生一些麻烦。
2021年就是辛丑年,和丑有刑冲害关系的,
比如属牛的,这个是本命太岁,也叫值太岁。
属羊的,因为丑未冲,这个太岁相冲,所以叫冲太岁。
属狗的,这个是因为丑戌未三刑,也叫刑太岁。
属马的,因为午丑害,也叫害太岁。
属龙的,因为丑辰破,也叫破太岁。
基本上让大家化解太岁的,以上的说法都比较常见。

不过据我们的经验呢,太岁年份容易引发问题的,主要还是天干地支同时作用,影响力比较大。
第一种就是本命年,就是你年柱是辛丑年的。
或者你月柱日柱时柱,包括大运是辛丑的,比如辛丑月出生啊,辛丑日出生啊,辛丑时出生啊,走辛丑大运啊,这些是比较明显。

第二种就是干支都冲,比如说丁未年或者乙未年出生的,或者丁未月,乙未月出生的,丁未日啊,乙未日啊;丁未时,乙未时,也包括丁未大运,乙未大运。这种也比较明显。

第三种就是天克合地刑破害的,比如说年月日时大运为甲戌啊,甲辰啊或者丙午啊,丙辰啊这一种。

总体上说呢,我们不认为单纯的地支会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人也是为了贩卖一些太岁饰品,直接用属相断犯太岁,让大家去购买,这个也是概率不大的。

但是对于一些天干地支同时作用的,以我们的经验来说,确实应验度很高,容易出一些意外,至于说出什么意外,倒是不同八字,伤害不同了。

那么对于太岁符来说呢,有效的只有一种,就是道观里面由得道道士真正书写,真正开光的符了。
很多打着什么李居明的名字,印刷出来的,都是绝对没有用的了。只要是印刷品,都是没有什么效果了,这个大家注意。只要是懂得符咒的道士,真正手写的,经过开光的,其实都是可以的,如果想请的话,也可以找那种年代比较久远的道观,能真正看着画出来的符,都是有效的。

相对来说,这种效力也还是可以的。

我们知易堂也有我们合作的道观,得道的道士,过程是包括设坛,做法,念咒、布罡、踏斗、手绘、点香,祈福,盖印,符咒严格按照道教符咒开光程序将内力和灵力共同注入符内,最后加盖朱砂法印。

2021的也开始预订了。大概两周左右发货。这个需要时间。

所以我们也是提前预订了,因为太岁理论上说呢,大概是阳历2月4号立春才开始辛丑年了。那么从太阳运动轨迹上说呢,也是冬至以后才开始往北走,所以最早太岁起作用也是在冬至以后了,现在预订肯定不会耽误大家使用。

如果预订的话,是需要发生辰八字,如果不清楚的话,要发出生日期(标明农历阳历),出生时间,出生地,男女。

另外,请符的话,一定是要有敬仰之心,收到符以后,不可浸泡水中,不可辱骂故意撕烂,不可沾血,符可以放在包里随身携带,如果钱包不方便,压在枕头下面;符装在锦囊里,符纸最好不要取出,会泄了灵气。
这个收到以后,一看就清楚了。

符是专门有个锦囊放的。
收到携带锦囊就行,或者是挂床头侧面都行!符是装锦囊里面的,锦囊外面包的是红纸,红纸外面有请符人的姓名,每一道符,都是单独包装的。

还有一点呢,也提醒去年请符的人注意,太岁符是一年有效期,到了以后,需要烧,烧的时候,
需要默念“谢谢众位仙师的护持与保佑,天归天位,地归地位,神归神位,哪里来到哪里去,所求之事到此为止,以后有事再来奉请”
用火机点燃烧掉即可,直接烧化同时念上面的句子,灰随风吹走就行了.灵符晚上天黑在路边烧了就行,不需要刻意看时间。
如果去庙里烧的话,白天就行,也不需要念句子


我们今年价格还是199.需要定的话,加我微信即可,有时候忙,可能回复不及时,但是看到了都会回复的,放心即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