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注力的匮乏,是安全感的匮乏

 雨后的蕃茄 2020-11-28

问:孩子的专注力如何培养?

答:准确点说,专注力靠的不是培养。

文 | 李雪

01


先说专注力的来源


2个月以内的婴儿,处在一个混沌的状态,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这个时候的婴儿,专注力只能维持一两分钟,甚至几秒钟。那在什么情况下,婴儿可以专注呢,就是母亲专注凝视婴儿,抚摸婴儿的时候,母亲的爱,让婴儿得以体验到专注链接。


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婴儿透过跟母亲的亲密链接,体验到的专注力,会逐渐延展到其他事物上,比如专注于玩玩具,专注于听音乐,或者观察某个事物。

可能大家都看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个小孩子专心的玩玩具,一扭头发现,爸妈不见了,这个时候,无论玩具多么吸引人,他也无法再专心玩下去,而是大声呼喊妈妈,他必须确认父母是稳定存在的,才能专注于自身的发展。

——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客体稳定性。

当儿童一次又一次的确认了父母的稳定存在,就可以把父母内化到心里去,心里住下一个稳定的爱自己的人,就拥有怡然自得独处的能力,可以放心的把专注力投入到事情中。

这个稳定存在,不仅指的是肉体的稳定存在,还包括精神上的临在。

几个妈妈说过这个现象:喂奶的时候,如果我专注在喂奶这件事儿上,充满爱的关注着孩子,孩子吸奶就会很安稳,甚至会抬头对我微笑,甜化了。如果我内心在纠结着别的事情,边喂奶边刷手机,孩子就会用力的咬我奶头,甚至哭闹不肯吃奶。

所以说,孩子是敏感的存在,要想让孩子把父母内化到心中,成为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源泉,需要父母的肉体和精神,都稳定的存在。

在婴儿期,母婴亲密互动较为满足,到了幼儿和儿童期,孩子则不再需要过多地占用父母。父母做自己的事情,时而跟孩子有个亲密互动即可。孩子就能安心发展自己,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很多人说,无法专心投入于看书,或者做一件事情,不是说不喜欢这个事情,而是只要安静下来,就总觉得莫名的焦躁不安,总想把注意力放到外面去,比如刷朋友圈。

—— 这就是内心没有住着一个稳定的爱自己的人。就好像缺了定海神针,内心总是波涛起伏不定。

所以说,专注力的基础源头,是内心稳定住着爱自己的人。

02

当孩子表现出缺乏专注力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不愿意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比如写作业特别不老实,不停地想要跟你说话,想要你关注他,甚至告诉你他头疼,他肚子疼,来吸引你的关注(排除他真的生病了)。

这个时候,家长通常会头疼:我的孩子怎么这么没有专注力,这将来可咋办。

这个时候,有益于孩子的做法,不是去训练孩子的专注力,不是去告诉孩子,你专注写10分钟作业,妈妈才能陪你玩。

而是抛下那些规矩,投入到跟孩子的亲密互动中。

妈妈的心安住在当下,充满爱的凝视,及时的回应,高质量的陪伴,哪怕5分钟,都胜过不耐烦的陪伴一整天。

这样做,或许会少交了几次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却可以换来孩子一生专注独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当孩子对得到父母的爱充满信心,内心安住着父母的爱,他自然而然会投入到跟事物的链接中。专注力,是每个人的天性,就跟睡好了自然想要起床一样,根本不需要培养。

03

专注力发展的条件


专注力的源头是心里稳定住着爱自己的人。专注力得以继续发展,条件是有一个自由不被打扰的空间。

我观察过几个缺乏专注力的孩子,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特别爱说话的养育者,总是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比如孩子拿到一个新玩具,父母会不停地说:这个应该这样拆开,它是这样玩的,不是那样玩的,来,我们来把这个放在这个上面,这样就拼起来了。

他们看上去是很负责任、时刻关注孩子的父母,他们也确实做家长做得非常辛苦,经常感到精疲力竭。

结果是什么呢:他们的孩子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几乎无法安静下来,而且经常莫名其妙的尖叫和暴怒。这些孩子难以平和的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提出要求,经常用刺耳的尖叫来表达。

这是为什么?因为孩子很痛苦,痛苦于他无法跟自己在一起,无法享受跟事物的链接,无论他做什么,耳边都不停的各种声音在指挥他,教育他,打断他。

他的尖叫就是在呐喊:你们闭嘴!

这种感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比如你要写篇工作报告,你妈在你左耳朵边不停的给你挑错,你老公在你右耳朵边反复告诉你应该如何写,你换个地方他们也跟着你换地方,你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他们,那你是不是要疯掉了?尖叫摔东西都是正常反应。

—— 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这样被破坏掉了。

04

专注力是一种什么能力

什么是专注力?专注力就是一个人直接链接事物本质的能力。

这个能力并非天才独有,而是人人都有。前提是,它不被破坏掉。

婴儿的发展,是要靠父母能否专注投入到亲密互动中。儿童的发展,则是要父母适时的退后,给孩子不被打扰的自由空间,自己探索事物,发展专注力滋养自己。

我最庆幸的一点是,虽然我的童年各种凄惨,但是父母对于教育这件事儿上不感兴趣。我爸爸只想拉我玩游戏,我妈妈要么歇斯底里发泄仇恨给我,要么沉浸在她自己的悲惨世界里,无法给予我关注。

所以,我得以有个自由空间,直接去链接事物的本质,所以我总是能够快速掌握一个学科的逻辑脉络。我的智力其实很普通,只不过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被热爱教育的父母毁了,显得我很聪明。

但是,因为严重匮乏关注,我的专注力也很有问题,我知道如何链接事物本质,但是却难以安心去链接本质,内心总是焦躁不安。

所以说,专注力不是培养来的,是爱和自由浇灌下的自然生发,是每个人本性中潜藏的能力。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Threadles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