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不是爱

 看见就看我 2020-11-28

父母溺爱孩子,过度关心孩子的存在感,父母的溺爱对孩子教养无一不是万丈深渊。孩子人格形成受父母影响,有以下几种原因对孩子牵扯很大。

(一)父母由于自我中心的意识太强,发展成为一种自私的观念。例如孩子偷了别人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责罚,内心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绝对没有偷盗的恶习,只是随手带回来的罢了。由于这种自私心理,对孩子犯的此过失,不再深究。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这种恶习,原是继承了父母的错误观念而来的,以后他的人格发展,就会发生偏差。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贼性就从小养成,根源于父母小时的溺爱,要什么就拿什么,不管是谁的。

(二)过度的依存心理。对孩子过度依存不舍,便不免要对这过分承诺,因而剥夺了孩子在人格形成中,所需要接触的家庭以外的社会环境。有一个青年犯罪入狱,他的老祖母每天总是来探监,原来这青年自幼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长大。祖母对他溺爱得无以复加,把生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那青年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人格发展自然发生偏差,结果犯罪判刑坐牢,祖母随时探监,正表现出她的依存心理,生活上少不了那青年人。

(三)过度的补偿心理。许多母亲把孩子的某些缺点归咎于自己。例如因疏忽孩子跌伤或被车撞伤,或因延误就医,让孩子留下耳聋、小儿麻痹等终身遗憾的后遗症等等,还有根本两不相干的,竟有把小孩子出生时被铗子铗伤,归咎于自己的难产。把小孩子的体弱多病,归咎于自己的愚笨。这类的心理作用,使做母亲的产生一种罪恶感。为了对孩子补偿,不但加倍给予疼爱,而且对孩子的过失都不忍心加以纠正,不知不觉中孩子就被宠坏了。还有母亲因某种理由不能亲自抚育孩子,只好交给别人去抚育,等以后带回家来,无法建立和孩子的感情。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母爱,性格变得乖僻。父母过度的补偿心理,因而造成对孩子的溺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