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苗怀明:闭门正是开卷时,人间最乐是读书——古今名家读书图赏析(闭门说书之一)

 古代小说网 2020-11-29

今年春节过得揪心,年后本该开学上班,开张做买卖,无奈病毒肆行,只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闭门在家。

梁启超书“读书最乐”

闭门正是读书时,与其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不如打开书卷,利用这个时间充充电,哪怕仅仅是消磨时光也好。

想想看,除了玩手机,看电视,自己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读书了?尤其是那些散发着墨香的纸质书。

读书说高雅也高雅,说普通也普通,它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萝卜白菜一样,家常过日子不能少。

吴昌硕绘《读书清品图》

读书之前,先给诸君展示一下古今名画里优美动人的读书画面,聊以助兴。

这里要表扬几个读书的模范。

首先表扬关公同学,人家本来是员猛将,靠武功吃饭,却有着良好的读书习惯。只要没有行军打仗,就手不释卷,尽管总是拿着一本《春秋》,一辈子都没看完。

再说钟馗同学,人家的本职工作是捉鬼,不需要多少文化。现在病毒流行,不让开门营业,无鬼可捉,于是在家苦读,开卷有益,相信捉鬼功力会大有长进。

张大千绘《钟馗读书图》

隔离期间,不认识字的小朋友三毛也自觉拿起了书本,抓紧时间扫盲。

张乐平绘《三毛读书》

更绝的是,就连人家小动物松鼠都在翻书,咱们还好意思光玩手机荒废光阴吗?

宋玉麐绘《松鼠读书图》

至于专门的读书人,更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著书立说。人家东坡先生聪明绝顶,靠才气足够吃饭,仍坚持闭门苦读,再不用功,就只有膜拜人家的份了。

吴山明绘《东坡先生读书图》

读书归读书,特殊时期,防病要放在首位。本来读书就有很多讲究,新型冠状病毒一来,这讲究就更多了。

这里要敲三下黑板,不能在公共场合聚众一起读书。像下面这位就不行。全国各类学校已经通知推迟开学,竟然还有人顶风作案,要立即解散。

佚名绘《读书可画图》

无论是防疫还是平时,读书最好是找个没人的地方,一是免得被传染,二是可以静下心来,不受干扰。就像下面这幅画,你能找到人家在哪读书吗?找不到就对了。总之,藏得越深越好。

赵云壑绘《秋山读易》

如果是身在城市,最好关门闭户,待在家里看书。遗憾的是,画家一般不画高楼大厦读书图,也不画闹市读书图,画房子的话,尽多是草庐或者茅庐一类的,就像下面这幅画里所画的。

陈少梅《茅庐读书》

那就发挥想象吧,心远地自偏,把自己的豪宅想成草庐吧。或者等疫情过去之后,返璞归真,将豪宅按照茅庐的样子装修一番。

袁培基绘《草庐读书图》

当然,也不能光自己看书,也要发动沉迷于玩游戏、看电视的孩子一起看书,就像《红楼梦》里的模范母亲李纨那样。

刘旦宅绘《李纨教子》

到了晚上,可以夫妻一起上阵来读书,顺便也体验一下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快乐,就像《聊斋志异》里所写的那样。

潘琪绘《红袖添香夜读书》

要是觉得老在屋子里感到憋屈,想出去读书的话,一定得找个没人的地方,注意按照医学专家所说的,不仅要戴口罩,而且要和别人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看看四周没人,就靠着一颗老树,席地而坐吧,这样看书更是舒服。

谢稚柳绘《读书秋树根图》

至于靠什么树,那也是有讲究的,最好是一颗老树,特别是松树,估计能读出沧桑感,也容易有画面感吧。

张大千绘《读书秋树根》

当然也可以是柳树,特别是春天到来的时候。

子恺绘《柳荫读书图》

这时节如果能找到一颗梅花树,那再好不过,书香伴着花香,会更有情致。

张大千绘《梅下读书图》

看一会书,发一会呆,反正不求甚解,消磨时光就好。

齐白石绘《读书图》

如果住在乡下,读书兼防疫的优势一下就显露出来了,因为这里活动空间大,人少,特别是在山区。

郑午昌绘《溪山读书图》

眼下防疫是头等大事,很多风景名胜都关门歇业了,山已经变成空山,可以想象独自一人在里面读书的场景。

奚冈绘《空山读书图》

还有人在悬崖绝壁边读书,那自然是人迹罕至,不用担心有人打扰。

张善孖绘《临山读书图》

有山不能缺水,流连山水之间,会更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陈少梅绘《高士读书图》

最后请翁同龢同学通知一下那个船夫,作为水上交通驾驶员,非常时期,应该戴口罩,请配合一下。

翁同龢绘《泊舟读书》

正所谓:闭门正是开卷时,人间最乐是书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