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少伟:贾政并不真想打死宝玉

 古代小说网 2020-11-29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是极为精彩的一回,曹雪芹从第二十八回开始搭台子,埋钩子,辛辛苦苦铺垫了五回将近五万字,到本回,好戏终于要上演。作为一名吃瓜群众,真是盼望着,盼望着,贾政发火了,宝玉终于要挨打了。

然而,如此精彩的一回,篇幅却很短,以庚辰本为例,将将四千字。但在这短短四千字的篇幅中,曹雪芹如同一位制作满汉全席的主厨,把一盘盘菜炒得色香味俱全,人物形象可谓丰满,人物语言可谓活泼,叙事节奏可谓紧凑,叙事语言可谓诙谐。

然而,读这回时我们时刻在思考几个问题,贾政到底是因为什么要对宝玉下死手?贾政是否真的想“打死宝玉,以绝后患”?贾政打宝玉这个行为,真的能将贾政划到反面人物里去吗?这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1

贾政要打死宝玉实乃拜贾环所赐

宝玉得知金钏跳井而死之后,五内摧伤,十分难受。正葳葳蕤蕤,垂头丧气之时,顶头又撞到了他父亲的怀中。贾政一看宝玉这幅样子,心中不免就有了三分气。

紧接着,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又来贾府要人,贾政才得知宝玉竟“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气又加了三分。

孙温绘宝玉挨打

如果将“宝玉挨打”(D)比喻成一个化学反应的生成物的话,那么宝玉葳蕤的情态(A)以及结交琪官(B)是反应物,贾环造谣金钏死因(C)则是此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如图所示:

       贾政得知宝玉结交优伶后尽管气得目瞪口呆,但也仅仅让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远达不到拿棍子即刻打死宝玉的愤怒程度。只有在得知宝玉“强奸”母婢后,贾政才爆发了,“大承笞挞”由此坐实。事情的转捩点就出现在贾环的诬蔑事件中。
       第三十三回的回目是“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其中就蕴含了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宝玉之所以“大承笞挞”是因为贾环“小动唇舌”。尽管贾环在文本中是一个反面形象,但纯粹从叙事逻辑方面来说,贾环、宝玉和金钏鼎足三分,缺一不可。

贾政刚把长史官送到门口,一回身,就看到了贾环在乱跑,骂他不知规矩。贾环一直跟着赵姨娘生活,耳濡目染下自然也就学会了风高放火。一见贾政“盛怒”,就趁机点了一把火,告诉贾政家里面有个丫鬟跳井死了。

贾政是员外郎①,处理起事情来习惯性用官场思维。他想到的是——“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于是就派人去叫贾琏、赖大等管家之人,欲调查此事。

如果事情发展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的话,宝玉仍然挨不了打,甚至贾政的注意力还会被“金钏之死”所分散,转而调查这件事,反而把宝玉放过。

然而贾环和宝玉本来就有嫌隙,他一看这火烧错了地方,马上就又向贾政进言:

邮票《宝玉受笞》

 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
 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②

事情终于清楚了,贾环的身后是赵姨娘,贾环获得信息的渠道是通过赵姨娘。至于信息是否准确,赵姨娘和贾环是不关心的,只要对宝玉不利的消息,于他们而言都是好消息。

听了贾环的谗言,已经被气得目瞪口呆的贾政此时已变成“面如金纸”了,大喝一声:“快拿宝玉来!”又一叠声怒号:“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

如此这般,贾环三两句轻飘飘的谣言立马将贾宝玉重重地摁在了贾政的板凳之上。

连环画《宝玉受笞》

2

贾政并不真想打死宝玉

如果贾政真想打死宝玉,那么他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一、武器不对。

贾政选择的是大板,且一开始是让家仆打,嫌家仆打得轻,才亲自上阵,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之后王夫人及时出现,方才停手。然而宝玉受到的伤害只是屁股和大腿处有渗血和淤青,连骨头都未伤及丝毫。

如果贾政想靠打下半身把宝玉打死,他又没有明朝廷杖人员的手艺,没有二三百下恐怕目标难以达成。贾政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抡起大板三四十下已是气喘吁吁,他根本就打不了二三百下那么多。

刘旦宅绘宝玉挨打

如果说贾政真的想立马弄死宝玉,选择刀剑之类的利器,效率岂不更高?那么,剑在贾府容不容易寻到呢?答案是肯定的。

第十七回,我们可以看到怡红院正房客厅有剑悬于墙壁,用于装饰。第四十四回,贾琏偷情被凤姐发现,凤姐撒泼,贾琏气得从墙上拔下剑来。可见,贾政寻一把剑并不是难事。贾政情急之下想不到用剑来杀掉宝玉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拿刀动枪岂是儒士所为。

二、击打部位不对。

就算贾政情急之下选择了大板作为武器,如果贾政真想打死宝玉,击打头部效率最高。没有哪个想置对方于死地的人会去击打对方的屁股。用大板击打头部的话,何须三四十下?三四下目标就能达成。

为什么贾政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很简单,因为宝玉是贾政的儿子,贾政是宝玉的父亲。这层关系决定贾政只会雷声大雨点小。

连环画《宝玉受笞》

贾政嘴硬,虽喊着要打死宝玉,用绳子勒死宝玉,但并不会付诸行动。贾政确实很不待见自己的儿子,就如同康熙后来也很不待见胤礽,胤礽犯的事比宝玉严重多少倍,康熙也没将其处死,我们又何以断定贾政就要打死宝玉呢?

且不说废太子胤礽,古来多少衙内犯了比宝玉重得多的罪,我们看元杂剧便可知。但是几乎没听说过哪个当爹的会打死自己的儿子,因为护犊子是人性,负责任的家长采取的措施往往是家法伺候,也就是打,而不是杀。

实际上,打孩子的行为在贾府并不少见。第四十五回,我们在赖嬷嬷口中可知贾敬、贾赦、贾政在小时候也经常挨父亲的打。

赖嬷嬷尤其强调了贾敬的父亲打孩子时竟是“审贼”,可见赖嬷嬷都无法接受这种暴虐的打法,想必要比贾政打宝玉严重得多,然而贾敬还是活了下来,他父亲并没有将其打死,我们何以断定贾政比贾敬的父亲更加暴虐呢?

电视剧《红楼梦》中贾政贾宝玉剧照

3

姜还是老的辣——王夫人的劝人艺术

贾政命令小厮用大板子打宝玉。不管是贾政还是读者都很清楚,小厮哪儿敢下重手,贾母要是怒了,小厮们可担待不起。所以,贾政在旁边看到小厮在糊弄差事,一脚将掌板的踢开,自己将板子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贾政身边总是围着一群苍蝇似的清客,看着打得不像样了,马上派人去告诉了王夫人。实际上,清客心里面也清楚,贾政只是在打孩子,而不是在杀孩子,就算去报信,贾政也不会事后追责。我们来看王夫人的出场:

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

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因为怕贾母知道之后生气,王夫人又知道肯定会有人去告诉贾母,所以不想在这上面耽误功夫,自己先赶过去,缓住局势再说。贾政的书房不在二门之内,古时家庭妇女规矩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算有事要出二门,小厮清客们也得回避。

此时的王夫人当然顾不得这些规矩,众清客小厮避之不及侧面衬托出王夫人火急火燎的情态。贾政一看到王夫人,知道消息已经走漏,当然很生气,一生气,宝玉的屁股又多开了几朵花。

连环画《宝玉挨打》

王夫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抱住板子。注意,抱的是板子,而不是宝玉,这很符合常识。一是情急之人对移动的物体会更敏感,所以会先控制作案工具;二是宝玉的屁股已经血肉模糊了,要是一个大马趴下去,宝玉该多疼啊!

王夫人毕竟在大家族摸爬滚打了数十年,精明且老于世故,且看她如何用三两句话解救宝玉于危难之中:

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

首先她并没有逆贾政之意,而是先肯定了贾政打宝玉的伦理依据——老子打儿子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没有发言权。

但是,王夫人第二句话就把贾母抬了出来,这不仅是迂回包抄、釜底抽薪,更是在将贾政的军。

电视剧《红楼梦》中王夫人、贾宝玉剧照

整个贾府,能让贾政乖乖听话的只有贾母一人,贾母拥有贾府至高无上的权力。贾政顿时松了下来,只是嘴上说要将宝玉勒死。

王夫人又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

话到这里,王夫人才言及自己。一日夫妻百日恩,我要是没了宝玉,这深宅大院中如何活得下去,要宝玉的命就是要我的命。

连环画《拷打宝玉》

王夫人这样说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有贾环和赵姨娘那样的人在,王夫人虽不至于有“人彘”的下场,但下半辈子想舒舒坦坦过是绝无可能的。贾政听王夫人这么说,无疑也触及了自己的心事,“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事情发展到这里,宝玉既不用再挨打,贾政也借着王夫人的话有了台阶下。

王夫人在看到宝玉的屁股被打得皮开肉绽之后,又把贾珠也叨登了出来。贾珠是王夫人的大儿子、贾宝玉的大哥,也是李纨的丈夫、贾兰的父亲,二十来岁就因病去世。

这别人听了犹可,李纨听了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无形中也加入到王夫人的战斗序列中。

王夫人和李纨的哭声营造出的氛围为贾母的出场定了一个调子。果然,贾母一来就将贾政狠狠训斥了一番,贾政又是哭又是跪,真是写出了一个中年的男人莫大的悲哀。

其实贾政很难,他作为一个父亲,在儿子和母亲的夹缝中左右为难,贾母说的那几句话是非常重的,贾政又是一个孝子,他想必非常难过。自己的儿子这么不争气,然又无可奈何。一个中年男人遭遇此等境况,也是很值得同情的。

贾政才不管贾宝玉是不是封建时代的觉醒者,他只关心儿子能不能支撑自己的家庭,能不能不辱先祖,能不能长江后浪推前浪。

曹雪芹在写贾政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很严肃的心态来写,曹雪芹本身也是一位父亲,产生共情亦在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讲,贾政不见得是一个反面角色。

《封建末世的孔老二:红楼梦里的贾政》

历来研究者总是倾向将贾政和宝玉分成对立的两派,大有水火不容之势,反倒是高鹗能看到贾政和宝玉父子之间的一丝真情。

第一百二十回,宝玉在毘陵驿辞别贾政,被一僧一道携去,贾政“不顾地滑,疾忙来赶”,真是写得好!

我个人觉得这八个字比八十篇阐释贾政和宝玉处于对立位置的文章要好得多。禅宗里总结生命有三个阶段:最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然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读《红楼梦》亦然,开始看的是热闹,而后看的是门道,最后看到的才是自己。曹雪芹不懂什么封建主义和自由主义,不懂什么阶级矛盾和敌我矛盾,但他懂“父父子子”,我们看似懂,实际上很可能不懂。

当我们批判贾政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批判什么?当我们凝望贾政的时候,贾政也在凝望着我们。



注释

① 贾政是先做的主事,而后升成员外郎。据《中国官制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389页“主事”条,清朝主事品秩为正六品,员外郎的官秩比主事要高。

② 本文引文全部来自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2008版,后文不再一一注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