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家教好故事

 泠风思语 2020-11-29

/高英   

曾经有两年时间做过小学生课业辅导工作,我站在家长和老师之外的第三方立场观察到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身上都有家庭影响的深深烙印,这引发了我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虽然当时做辅导工作的口碑很好(至今仍不断有家长找我希望我能辅导他们的孩子),但是为了在我女儿成长的关键期给予她足够的关爱与陪伴,我们三口人开了家庭会议,全票通过放弃做辅导的提议。从2014年暑期开始,我边做全职妈妈边开始自由写作。

许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放弃做辅导赚钱的大好机会,其实我想的是只要温饱没问题,人就能灵活地选择生活方式,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收获千金难买的东西。并且,我也为女儿树立了一个榜样,那就是既践行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道理,又展示了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年龄,都可以从头再来的豪迈之气。

我女儿已是初二学生,迄今为止,除了小学毕业后那个暑假里报过十五课时的硬笔书法班之外,没有上过其他辅导班或特长班,一方面这让家里很省钱,另一方面也教会了女儿在金钱之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例如她发现可以自学画漫画,就一直坚持自学下去,自学画漫画既给女儿带来了课外乐趣,又培养了她刻苦钻研的精神。

如果说我们家对孩子也进行了投资的话,那就是投了一个研究生妈妈陪着她。读研时,有位教授曾经对大家提出批评,那就是嫌学生居然没有问题可问。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一个学生假如从小到大都只是按部就班地考试学习,还要符合标准答案,无条件地服从家长和老师等权威人士的话,哪来独立思考的能力?既然不能独立思考,哪能在研究生阶段提出问题去研究,哪能在整个人生中形成创造性思维?

于是,我从小就把女儿当成我的小研究生来带,并不教她具体知识,只是引导她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允许她跟我辩论,即使起了争执也没关系。非常感谢女儿的爸爸既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又能积极配合我的家庭教育理念——大量事实证明,夫妻在教育孩子方面保持一致非常重要。我们一方面会给女儿立规矩,一方面会营造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围。自女儿六岁后,一直享有家庭事务知情权和参与权,我们经常征求她的意见,并且会重视她的意见。爱读书,善分析,有主见,但在外面为人处事时却呈现内敛风格,是我女儿的最大优点。

对女儿的孝道教育方面,也不用费心,我们对两边老人的言行女儿都记在心里,懂得孝敬老人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在做人方面,女儿继承了自己亲人友善宽厚与热爱和平的特点,懂得“助人即助己”的道理,平时自然而然地以助人为乐,从小学时我就鼓励她为同学答疑解惑,即使耽误了自己写作业也没关系,还告诉她关于合作共赢的思路可以适用于各方面。总之,女儿的做人让人放心,相信成年后她会是一个得道多助的人。我们没有给女儿铺好未来的路,相信女儿凭借自己的人品和实力就会自然获得应有的助力。

女儿的小学阶段是在边玩边学的状态中轻松度过的,上了初中则是边学边玩的状态,虽然在2020年因为没有平衡好学与玩的关系而导致成绩浮动,但是我们有耐心让女儿在成长途中试错,然后能够自行纠错。因为我从没培养过女儿的竞争意识,所以她在面对应试升学考试压力时不大适应,只能慢慢调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女儿在经历了不止一次挫折后的确有所成长,既能主动研究数学题目,又对父母多有体贴。

我第一次做妈妈,也是摸索前行,在初中阶段,我希望女儿还能保持自由生长的状态,这利于一生长远的发展和身心健康,加上自家有特殊情况,所以为女儿申请了可以不上早晚自习,在此格外感谢学校的包容,在为孩子安全考虑的同时,还给了我们做提高学习效率实验的自主学习时间和机会。事实证明,我女儿在不上早晚自习的经历中大为受益,她写作业更快,听课更认真,在校时间利用得更为充分。

初一下学期女儿暴露出几何上的短板,我并不认为这是偏科表现。从小我就鼓励女儿全面发展,从不灌输偏科的观念。一些孩子的偏科,就是因为大人们老把“偏科”挂在嘴边,误导孩子认为偏科是正常现象,限制了自己的发展。我告诉女儿,每个人都有不擅长的部分,只需要多下工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能走出所面临的困境。目前,我们还是没有给她报辅导班,靠她自己通过多做题去培养自己的几何思维能力,我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有许多事情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关于孩子的成长,不必急功近利。人生很长,我只希望女儿拥有自学能力,这是能够保证终身学习的无价法宝。

关于上学,自小学起,我就引导女儿理解去学校不只是为了学习知识,一个人纯粹地只学知识的话,未必非得去上学。那么,上学除了学习考试还有什么意义呢?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校园里能够与同龄人一起成长,其次是可以接受纪律约束、习惯按照公共规则生活,从而为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还可以把一场场考试当成对意志的磨砺。因此,我女儿热爱校园,热爱集体,在她的成就感里,除了学习好受表扬之外还有诸多乐趣。这可以保证她在成长中遭遇挫折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继续积极向上。

在陪伴女儿成长的岁月里,我和女儿亦师亦友(这里的“亦师”指我和女儿都可以拿对方当自己的老师一样请教问题),互相启发,彼此滋养,建立了深厚且值得信赖的亲子关系。当然,也要无比感谢女儿的爸爸能够在经济上和精神上支持我们,我们母女才能在只是满足了温饱需求的物质条件下,过着精神贵族般的生活。无论如何,一家人的团结和睦都是至关重要。

最后,重温一下我送给女儿的人生寄语,与女儿共勉:自强不息身方健,心怀大志天地宽。

高英写于2020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十二,周四戌时。作者公众号:高英读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