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县古代科举情况【转载资料】

 忆茶阳风物 2020-11-29

梅县古代科举情况

在不计明通进士和钦赐进士的前提下,位列前三名的是,梅县、梅江区有进士113名,其中文进士91人(清代68人);

《梅县志》 第一节 秀才举人进士

梅县教育兴起较早,在封建科举制度时代,县人参加童试、乡试和殿试分别考取秀才、举人、进士的人数众多,因而在乾隆年间被誉为“人文秀区”。

据统计,从宋代至清代,梅县人参加童试考取秀才的有3500余人;经乡试考取举人的有681人(内有文武解元16人);经殿试考取进士的有113人(含翰林19人)。

其中清代文进士和武进士共有90人(文进士68名,武进士22名)。

清代梅县科举进士名录表

姓名       籍贯       考取年份

李象元   梅城中区 康熙三十年

陈鹗荐  梅县程江 康熙三十九年

温安海  梅县城东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熊卓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杨琼    梅城中区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

许士钟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

李端   梅城中区 雍正元年

萧系尹 梅城东区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

李直    梅城中区 雍正五年

李元皋  梅县松口 雍正八年庚戌科

侯如树  梅城中区 雍正八年庚戌科

杨仲兴  梅城东区 雍正八年庚戌科

钟南麟  雍正八年庚戌科

蓝钦奎  梅城中区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

梁为经  梅县松口 乾隆元年丙辰科

邱玖华 梅县松南 乾隆元年

李精基  梅县松口 乾隆元年丙辰科

杨思恭  乾隆二年丁巳恩科

陈天玉   梅县长沙 乾隆二年丁已恩科

何昌瑞  乾隆二年丁巳恩科

陈国宝  乾隆二年丁巳恩科

梁德隆    梅县梅江 乾隆四年己未科

杨勋   梅城东区 乾隆四年己未科

张云翮  梅城东郊 乾隆四年己未科

李栋 乾隆七年壬戌科

叶承立  梅县梅江 乾隆十年乙丑科

梁仁寿  梅县松口 乾隆十年乙丑科

邱大彰   梅县西阳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饶谦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颜鸣皋  梅城西区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张云蒸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

李逢亨  梅城中区 乾隆十六年

李江    梅城中区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

曾凤翔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

温伯魁  梅县松口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

曾殿川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

李逢雍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

杨德仁  梅城中区 乾隆十九年甲戌科

梁作文  梅县梅江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

梁英佐 梅县松口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

谢天衢 乾隆二十六年辛已恩科

熊曜  梅城东区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

颜鸣汉  梅城西区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

黄奎举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

钟绢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

李赛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

陈钦宝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

邱玉光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

杨奎犹  梅城东区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

周健勇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

杨时清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

赖兴发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恩科

熊一龙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

萧廷发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科

叶奎光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

梁容章  嘉庆元年丙辰科

杨冲凤  梅城西区 嘉庆元年丙辰科

宋湘     梅县白渡 嘉庆四年

吴光烈  梅县扶大 嘉庆四年己未科

王利亨   梅县松源镇  嘉庆六年

邓彬    梅县梅江 嘉庆七年壬戌科

李仲昭  梅城东区 嘉庆七年 传胪

林绍龙  梅县西郊 嘉庆七年壬戌科

李黼平  梅县东郊 嘉庆十年

梁杰    梅县东郊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

梁慎桢   梅城西区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

萧斯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

黄仲容   梅城西区 道光三年

张敦道 梅县西郊 道光三年癸未科

林丹云  梅城西区 道光三年癸未科

廖渐逵  道光九年钦赐检讨

谢卿谋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

饶应坤   道光十五年乙未科

黄万全   梅城东区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

李光彦   梅县松区 道光二十一年

刘国祯  梅县松源镇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

李载熙  梅县东郊 道光三十年

侯嗣章  梅县梅江 咸丰三年癸丑科

饶轩    梅县松口 咸丰六年丙辰科

黄基   梅城东区 同治二年癸亥恩科

谢云龙  梅县城东 同治四年乙丑科

熊子喧  梅县梅江 同治十年辛未科

余显荣  同治十年 钦赐检讨

宋练生梅县白渡 光绪十年甲申恩科

温仲和  梅县松口 光绪十五年

吴启贤   光绪十六年钦赐编修

饶轸  梅县松口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

黄品番 光绪二十年钦赐检讨

房殿奎 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

杨沅    梅城东区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

武举情况

武科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兴盛于明代。明中期抗倭名将俞大猷,明末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都是武举出身。武科举制度最完备的时候在清代,制度严密,录取相对公正。清朝的武会试共举行过112科,全国共录取了九千余名武进士。

梅县(武进士22人,武举人193人,武解元5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除武举

梅县(今梅江区和梅县区)部分清代武进士:

温安海,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进士,銮仪卫;

熊卓,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进士;

许世钟,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戊戌科进士;

陈国宝,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恩科进士,湖北竹溪营守备;

颜鸣皋,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进士,福建金门、台、澎、漳、汀总兵;

丘大彰,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进士,御前侍卫兼銮仪卫;

熊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进士,御前侍卫;

颜鸣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进士,福建陆路提督兼水师提督;

黄奎举,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进士;

陈钦宝,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进士,广西左江镇右营守备;

丘玉光,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进士,广东提督。

杨奎猷,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科进士,甘肃凉州总兵;

周健勇,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科进士;

杨时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甲辰科进士;

熊一龙,乾隆五十四年年(1789年)乙酉科进士,营守备;

叶奎光,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科进士,湖北鄱阳游击;

杨冲凤,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科进士,广西思恩营游击;

吴光烈,嘉庆四年(1799年)己未科进士,梁万都司;

黄万全,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科进士,云南普洱营游击;

刘国桢,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进士,广东电白县守备;

熊子煊,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广东电白县守备;

房殿魁,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御前侍卫。

武解元5人:他们是黄伯龙、熊曜、李象斌、曾辉元、房殿魁。

武解元

解元是乡试(省试)全省第一名的举人,所以武解元即武科举乡试的高中全省第一名的武举人。

銮仪卫

总部位于紫禁城东南角楼处,为清代为宫廷服务的机构,掌管帝、后车驾仪仗。顺治元年(1644年)设,初沿明制称“锦衣卫”,二年改称“銮仪卫”。十一年(1654年)厘定品级、员额,遂成定制。

科举发达县

清代全国有114个科举发达县,其中广东占5个

据统计,清代出50名以上文进士的科举发达州县全国有117个,为便利比较,把其中在清代才设置,又在民初撤销的县并入原来的县,则本文实际统计县数为114个,具体排名在学术界还首次披露,详见下表:

清代全国114个科举发达县分布

清代有50名文进士以上的县为科举发达县:

广东有5个科举发达县:南海、番禺、顺德、梅县、东莞

广西有1个科举发达县:广西桂林府临桂县

福建有5个科举发达县:闽县、侯官、晋江、长乐、莆田

一个地方文化发达与否,学风兴盛与否,都可以从其地士子功名之多少看出来。梅州文教自宋以来,是较为发达的,它的开发,后于广、惠、潮三州,而发展速度却为全省之冠。

以梅县(含梅江区)为例,早在宋代就出了不少进士,有些还是一家子的。如古成之与古宗悦为父子,古宗悦与古革为公孙,古革与古堇、古巩为弟兄,是同科进士,可谓四代五进士。蔡若霖与蔡定夫为父子,与蔡蒙吉为公孙。蒙吉为定夫之子,是为公孙三进士。由此可知当时梅州文风之一斑。明代张文宝、张纲父子进士;清代李象元与子李端、孙李逢亨,不仅公孙三进士,且为公孙三翰院。

自宋至清末,仅梅县就有举人681人(仅清代就有623人)举人中名列第一的解元就有李士淳、叶著、陈鹗荐、杨时行、梁念祖、宋湘、叶钧、李汝谦、李载熙等17人。考取的进士有112人(仅清代就有90人),其中翰林有李士淳、李象元、陈鹗荐、邱玖华、宋湘、王利亨、李仲昭、李黼平、黄仲容、李载熙、温仲和等19人。清乾隆,嘉庆年间,可说是梅州文风最盛之时,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会试,广东全省中进士者仅11名,而梅县却占了5名;嘉庆三年(1798年)戌午科广东乡试,全省中举者88名,梅县占17名,其中李汝谦且为名列榜首的解元。清朝状元吴鸿督学广东,盛赞梅州“人文为岭南冠”。其中梅县是清代全国114个科举发达县之一,广东五个科举发达县之一。

更为突出的是乾嘉年间,连续五科乡试的解元,他们分别是梅县梁念祖(1789)、梅县宋湘(1792)、梅县叶钧(1794)、大埔丘作霖(1795)、梅县李汝谦(1798)。文风之盛,令省人刮目相看。

如此辉煌的科举成就可从梅州的历史渊源找出缘由。梅州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徙到这里定居后,垦殖最为贫瘠的土地,谋生极为不易。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方渐知梅州,尝谓:梅人无植产,特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方渐是福建莆田县人,进士出身,于宋高宗绍兴间来梅任州官。可见早在宋代,梅州人就喜欢读书,且因“无植产”,靠读书而谋生,这种风气一直流传下来。《乾隆嘉应州志》亦有记载:“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俗称不识字为“瞎眼”,故激励人们都想读书。梅州科举最末一科进士杨沅著的《梅谚汇笺》里有一首极为流行的儿歌:“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人们认为不读书是没有出息的。连贫家寡妇,也千辛万苦,积资供儿女读书。

宋代梅州虽苦于盐寇之乱,北宋梅州知州滕元发创立州学,开培育人才风气之先。后刘安世谪居梅州,创书院教育人才,即后世所称的元城书院。由于学宫、书院与小学的次第创立,为文教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宋元鼎革殆至元末战火,百年之间,梅州两经政治上之重大动荡,星野萧条,人口锐减,梅州学风陷入不振,故科举人才一度凋零。

明永乐元年(1402),福建晋江籍举人郑懋中担任程乡知县,他为振兴教育而创设学校,并亲为学生授课,于是梅州文教始有所恢复。十年后县人罗惟政登进士第。

成化十七年(1481),知县刘彬看到宋代刘安世所设元城书院及州官刘焕所设小学因年久乱多而倾废,便重建东西南北四社学,并在城东周溪设立“周溪书院”。明嘉靖元年(1522)广东督学魏校命程乡训导张贤拆毁城乡各处淫祠改设社学,并扩充田产以裕学资,自始文教复渐兴盛。明天启元年(1621),知县林欲昂(福建晋江举人)在梅城下市新码头创办“锦江书院”。崇祯年间,松口乡绅李椅捐资创办“松江书院”,不久毁于寇。十数年后翰林李二何重建改名“立诚书院”。清顺治十年(1653)李士淳又在城东攀桂坊(今梅城下市)设立“先贤书院”。清康熙年间,县令曹延懿(大仓州人,进士)及本地翰林李象元、陈鹗荐等热心地方教育,增设书院和“义学”,于是文风又渐振兴。

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县升格为直隶嘉应州。首任州官王元枢(山东济宁人,贡生),在城里设立“程江书院”。乾隆十五年(1750),知州王之正(北京通州举人)将程江书院重修扩建后改名为“培风书院”(其旧址在今周增路),是为梅城最有名气的三间书院之一。其余二间为乾隆十一年(1746)政绩卓著的州官王者辅(安徽天长县人,廪生)所建的“东山书院”(今东山中学前身)和本地举人黄鸾藻(黄遵宪之叔父)、张麟宝等人呈请州衙拨款及州属各县捐款所建立“崇实书院”(今梅州中学前身)。以上这些书院都为本地培养了大批人才。清代状元吴鸿督学广东,盛赞梅州“人文为岭南冠”。

梅城最早的教育当追溯到900年前。梅州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年间。据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北宋梅州知州滕元发创立州学,开培育人才风气之先。《宋史》记载:刘安世谪居梅州,在州城中创建了第一所书院(元城书院),招徒讲学,开建了梅州书院之先河。自清顺治至光绪五年(1879)止,梅城境内共有书院9间,分别为先贤书院、立诚书院、周溪书院、培风书院、义学书院、东山书院、培南书院、梅东书院、崇实书院,其中以东山书院最为称著。光绪年间,梅城第一所新式小学于道前街创办;黄遵宪等人设立嘉应新学会议所,大力倡办新学;梁春在附城“耕耘小筑”创办女校;女诗人叶璧华创办懿德女校。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地方教育组织。由最初的民办学馆,逐步变为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半民半官性质。宋代以来,广东梅城书院林立、文风鼎盛,元城书院、濂溪书院、培风书院、锦江书院、先贤书院、崇实书院、东山书院、等均见证着梅县“文化之乡”的历史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梅江区内曾有私塾和书院有300多间,有资料记载的私塾269间,其中:已录入书本的有118间;有书院8间、学宫1间、社学4间和义学10间。新学兴起后,从私塾转为国民学校的现有102间 。

民国初在梅州传经20余年的法国天主教神父赖理查斯在《客法词典》中惊叹:“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也就有六七百个学校,这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按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1935年,广东省教育厅考查全省国民教育,梅县列居第一。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全国普及教育情况,江苏武进名列第一,梅县位居第二,梅县学校总数、学生人数名列全国两千多个县中的第二位。

文字来源:梅江夜话

声明: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内容,仅作分享之用,如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