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名言大辞典:衣食

 秋琰 2020-11-29

【人生口腹何足道,往往坐役七尺躯】语出宋代陆游《戏书》诗。人的饮食不值得称道,为了吃往往忙坏了自己的身体。说明人不能仅为“口腹”而奔波。口腹:饮食。坐:因,由于。役:役使,驱使。七尺:人身约当于古尺七尺,故以“七尺”代称身躯。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语出晋代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人生的依附有常理,穿衣吃饭原本是最首要的。二句谓衣食在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归:归依,依附。有道:有常理。道,规律、道理。固:本来。

【才闻鸡唱呼童起,巳有铃声过驿来】语出唐代褚载《晓发》诗。刚听到鸡叫才要把僮仆唤起,便已听到铃铛声朝着驿亭奔来。二句诗写经营生计的人们紧张的生活节奏,形象如画。鸡唱:鸡叫。童:僮仆。驿:驿亭,行旅休息之所。

【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洞房清官,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扁肠之药】语出汉代枚乘《七发》。出入都坐着车子,这叫做瘫痪的前兆;住着幽深的房屋,清凉的宫殿,这叫做寒热病的媒介;迷恋美女,这叫做伤害人性命的利斧;贪食各种美味,这叫做腐烂肠子的毒药。几句谓在生活上过分享受,对身体并没有好处。舆、辇:都是指宫中的车子。蹷痿(jue wei绝委):腿脚麻痹不能行动。洞房清官:幽深的房屋,清凉的宫殿。皓齿娥眉:指美女。性:性命。甘脆肥浓:指各种美味食物。

【衣食者民之本】语出汉代桓宽《盐铁论·力耕》。衣服和食物是人民生活的根本。说明衣食对民生的重要。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语出《论语·述而》。吃粗粮,喝凉水,弯着胳膊当枕头枕着,这里面也有乐趣。这里体现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疏食:粗粝的食物。肱(gong宫):胳膊。

【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语出三国曹植《赠丁仪》诗。身穿狐白裘就足以抵挡寒冷了,怎会想到没有衣穿的人呢?二句诗写身处尊位者不能体谅贫寒之士。狐白:狐自裘。用狐狸腋下的白毛皮制成的皮衣,十分名贵。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语出《论语·乡党》。粮食不嫌舂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二句说明孔子对饮食的讲究。后亦用于讽刺。厌:厌弃。脍(kuai快):切细的肉或鱼。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语出晋代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穿着粗布衣服而欣然自得;盛食物的器具经常空着却感到安然。二句诗说明虽然缺衣少食,生活贫苦,但精神是愉快的。褐:粗毛或粗麻织的短衣,泛指贫苦人穿的粗布衣服。晏如:安然。

【菽麦实所羡,哪敢慕甘肥】语出晋代陶潜《有会而作》诗。吃上粗茶淡饭实是我所羡慕的,哪敢追求美味珍羞呢!二句诗反映作者虽然生活贫穷但决不向权贵乞求妥协的精神。菽麦:指豆麦之类的粗粮。甘肥:美味浓厚的食品。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语出唐代杜甫《客至》诗。离市镇很远,盘子里没有多种多样的菜肴,家中不富裕。杯子里也只是余存的薄酒。二句诗写宴客没能办出好酒菜,但主人的实在与诚恳却是显而易见的。盘飧 (sun孙):盘中菜肴。兼味:多种味道的食品。醅(pei胚);未滤之酒。

【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语出《韩非子·五蠢》。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不会要求美食佳肴;连粗布短衣都穿得不完整的人,不会期待华丽的带刺绣的衣服。二句话说明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务:从事。粱肉:美食佳肴。文绣:绣有彩色花纹的衣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