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断章:喝岩茶翻江倒海、满口烟味再也不想喝岩茶!

 小陈茶事 2020-11-29

《1》

清静的周末,有朋友来喝茶。

坐着闲聊。

说起去成都出差,早晨起来跑步,呀,黑乎乎一片,一看时间,七点,吓死。

福州的七点,已经是人山人海,车堵满路,电动车满街乱窜。

这里的七点,还是清风明月,一派冬日的清静。冷寂寥然中,偶尔有几片金黄的银杏树叶,随风飘落。

街灯昏黄,树影孤傲。

跑着跑着,有本地人出来跑了。

基本上都是老头,中年人偶尔一两个,并不多。年轻人几乎没有。

想起在上海外滩晨跑,遇上的都是年轻人和老外,老年人反而少见。

可见,少不入川,老不出关,是人生至理。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

翻看后台的留言,比较有意思。

有茶友说,我喝岩茶会茶醉,一喝就翻江倒海。

瞬间就浮想起苏轼的词: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喝茶喝到饥肠漉漉,那股难受劲,真真是古今皆同。不独大诗人苏轼有,我们现代的茶友也有。

其实,喝岩茶容易感觉到饥饿,是很正常的。

它杀青,又发酵,还焙火,刮油的效果自然好。

那么,如何喝岩茶,才不会让自己感觉到饥饿难受呢?如何才能一方面体会好岩茶的滋味,一方面又不那么难受呢?

毕竟,武夷岩茶一枝独秀于青茶之林,如果因为易醉就放弃它,那就太遗憾了。

村姑陈有三个小方法,分享给列位看官:

1.喝茶之前,先吃几块苏打饼干。苏打饼干能中和胃酸,能缓解岩茶对胃的消化促进。

2.泡岩茶的时候不要坐杯闷泡,前五冲,每冲都快进快出,水注入盖碗,马上就合盖倒出来。这样可以避免过量的茶多酚浸入茶汤,刺激胃部。

3.喝完第四冲,吃七八粒福州特产白晒花生,补充一些油脂、一些蛋白质。让胃里面有食物消化,从而抵消掉岩茶当中的刮油物质对胃粘膜的刺激。

另外,白晒花生是花生的原味,不会影响到味蕾对岩茶的感知度。

若是外省茶友,没有白晒花生,那选择盐味淡的腰果,杏仁,核桃,瓜子。

如此这般之后,列位看官就可以愉快地跟岩茶唇舌交融了。

《3》

另外一个茶友,老在朋友圈跟我留言。

今天又是跟往常说过很多遍的一句话:岩茶我老是喝不习惯,我只喜欢你的白茶。

这也不独是这位茶友一个人的困惑。

很多从来没有喝过武夷岩茶的茶友,也会产生这种想法:白茶香清甘活,容易接受。岩茶苦涩厚重,难以下咽。

一来二去,就给岩茶贴上了“难喝”的标签。

从此再不碰它。

而其实,白茶自有白茶的魅力,岩茶也自有岩茶的风骨。万紫千红,这么好的一朵花,就在手边,不欣赏它,岂不暴殄天哉?

那么,新茶友该如何摘下武夷岩茶这朵花,还不被小刺所伤呢?

村姑陈也来给茶友支几个小妙招:

1.从正岩茶开始喝。

外山茶,见过它们的种植方式的人都知道,那是成片成片的,满山遍野的种植的。

这种环境,让外山的岩茶,比正岩的茶,接受了更多的阳光照射,在光照强度和时长上,都远高于正岩茶。

于是就让外山茶拥有了比正岩茶更多的多酚类和咖啡碱类物质。

这些物质如果在加工工艺上没有被处理掉的话,就有可能大量残留在茶叶中,在冲泡时,释放到茶汤里,让人喝下去。

如此一来,新茶友就会觉得岩茶苦、涩,不好喝,就此打消了喝岩茶的念头。

因此,为了让新茶友对岩茶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大家还是喝先天苦涩味淡的正岩茶吧。

岩骨花香,虽然新茶友可能喝不懂,但至少,不会留下苦涩难耐的印象。

好的开始,才拥有了成功的可能。

2.从火功轻的岩茶开始喝。

火功,决定了一款岩茶的适喝程度。

轻火茶,花香清鲜,汤水清纯,入口甘香。

中火茶,香气淳和,花香成熟,汤水绵柔,回味悠长。

高火茶,香气内敛,花香落水,浑厚凝重,绵柔清长。

轻火的、中轻火的,新人一般都能接受。而中足火的、足火的、高火的,则需要耐受力更强一些的味蕾,以及喝正岩岩茶经验超过三五年的老茶客,才能有福消受。

当然有一些人天赋异禀,只喝了半年就拥有老茶客一般的味觉。但这只是少多,大多数人,还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喝吧。

如果一开始就喝中火、高火的岩茶,对于这些簇新的味蕾来说,不但丝毫不会感觉到武夷岩茶岩骨花香之美,还会带来反作用——无数个新茶友来投诉,岩茶一股烟味,满口火味,喝完嗓子在冒烟——这就是新人冒进尝试中火和高火岩茶所带来的后果。

从轻火或者中轻火的正岩岩茶开始喝起,先感受岩茶的花香,再喝中足火和高火的正岩岩茶,去感受岩茶的岩骨。

是最适合新手茶客的岩茶进阶之路。

3.泡岩茶时切忌坐杯闷泡。

岩茶的味道,在六大茶类里,跟清鲜的绿茶,跟花香袅袅的白茶,跟花果香的红茶相比,无疑是重的。

既是如此,新茶友在冲泡岩茶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坐杯闷泡。

把茶放在盖碗里,沸水冲入之后,盒上盖子,让茶叶在盖碗中呆上三十秒,一分钟,再倒出来,便是坐杯闷泡。

这种方式,让茶叶过度地与沸水接触,让茶叶当中的大量呈苦涩味的物质浸出到茶汤中,给新手喝下肚子去。

那感觉,跟喝中药,也没差多少了。

这种感觉当然不好,于是,新手茶客自然就不爱喝岩茶了,愁眉苦脸地发来表情包——刮舌头,不好喝!

嗯,前段还有人说,这种感觉很好,像是把舌头放岩石上摩擦,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我也同意,刮舌头的岩茶,不好喝。

尤其是新手,坐杯闷泡后,岩茶呈现出来的,根本不是它本来的样子,但这种苦涩味重的茶汤,却极容易让茶友以为,这就是岩茶的口感,这就是标准的、正常的岩茶的口感。

于是,只喝过一款岩茶,只因为坐杯闷泡把它给坐苦了闷涩了,新茶友就会一竿子打翻一船茶,认定所有岩茶都是苦涩的。

从此放弃岩茶。

故而,我们泡岩茶,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不应该坐杯闷泡——除非味觉实在是需要重口味才能刺激——当然这种人不多。

快出水,才是最适合新人的泡茶之道。

《4》

任何事物,都应该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都有其独到的规律,掌握它,才会无往面不利。

学做茶如是,学喝茶亦如是。

新人就得尝试着来,才能获得进阶级的兴趣和良好的体验。

有了好的开始,新人才会学会喜欢岩茶,爱上岩茶。

掌握了喝岩茶的小技巧,才会在喝茶的路上,走得更加顺畅、愉悦。

不知不觉,就从新茶友晋升成了味觉超凡的老茶客。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