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艺国际】杨续平 | 甘当绿叶衬红花(随笔)

 春天的触角 2020-11-30
▼ 甘当绿叶衬红花(随笔)
作者/杨续平
作家/诗人风采】
作家/诗人简介】
  杨续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1983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共计470余篇。字数约280余万。曾有多部(篇)作品在省市地区及全国获奖。现在湖北电视任栏目编导。系武汉作协、中国化工作协及评论家协会会员。
【作家/诗人作品】 
甘当绿叶衬红花(随笔)
杨续平
我在媒体工作了25年,从县报到市报然后再到省级报刊。到了40岁左右,我七跳八蹦地又蹦到了电视台,先当记者后当编导,然后又走上了领导岗位。虽然只是个处级,鲶鱼大点的一个小官,但我已很知足,再无其它奢望。
客观地说,我这一生基本上都是在与文字影像和各种人打交道,而且这其中有不少人还是通过我的宣传报道和推崇举荐而后才在他们的那个行业一步一步地成长和发展起来继而在社会上大红大紫的。在这些人当中,既有高层的领导,也有企业的主管,还有一些是歌唱和表演人员。但更多的则是那些舞文弄墨的作家和诗人。他们这些人有的是从无名气到有名气,有的则是从小名气到大名气。他们的身份有的很高贵有的很卑贱,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但后来都发展得不错,宛如雨后的春笋一下子就窜过了头顶。身家过亿的人据说也有不少。当然尽管他们的成功有他们内在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是我在中间给他们烧了一把火或者说给他们助了一把力。因为媒体就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催生出很多的草根成为明星,催生出很多的庸人成为红人甚至超人。媒体还可以把一个穷光蛋吹捧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青年歌手高枫,他原先名气很小,日子过得也很寒酸,活动场所基本上都是在一些低档次的饭店舞厅或者待在地下通道里当那种三流歌手,跟当年到武汉来打拼的李玉刚也差不了多少,穿的也是旧衣烂衫和露着脚趾儿的破球鞋儿。但高枫基础不错,嗓音浑厚宏亮很有一些歌唱天赋。所以他演唱的那首《大中国》经我在电视上反复推广和包装后,他就飙起来了继而红遍了大江南北。据悉,这首歌仅唱片的发行量就达到了三千五百万张。三千五百万张啊!乖乖,这可不是小数啊!按当时每张唱片三五元钱定价,你算算,他唱的这首歌该是挣了多少的钞票?还有汤灿,我也曾采访和报道过她,这姑娘不仅人美,歌声也特别甜润,给人的印象是非常的聪明和清纯。加上她说话口如蜜糖很会黏人,总缠着我们这些制片人和编导不放,所以我们就动了恻隐之心,并以各种方式将她推广了出去。所以她的名声在神州大地也是如雷贯耳人尽皆知。
在作家界,大名鼎鼎的芳芳、池莉、刘心武、邓一光和董宏亮、董宏猷兄弟俩也曾接受过我的采访和推广,他们说媒体的宣传作用对他们的促动确实是太大了,大得不比一颗原子弹的威力小到哪里。比如刘心武,名气小的时候出版了不少的专著,但很多都积压在家里,可是通过我在电视上给他推广和报道了几次之后,不到一个月所有的书籍就全部卖了个溜溜光了!大家不仅争先购买,刘心武的名气也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本身就是个作家。90年代中期他在位于武昌的徐东某小区办了一个文化工作室,并在那里办了份报纸叫《小小说经典》。我在这个报纸上不仅发表了20多篇小说和诗歌,而且还时不时地利用我工作上的优势和便利为他以及他办的这张报纸呜锣开道摇旗呐喊,使何祚欢的声誉在武汉乃至省内省外迅速传扬。报纸的发行量也在不断地递增以致后来发展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文学类的优秀期刊。
武汉市说唱团的张明智的一曲《亲生的儿子闹洞房》的走红与我也有一定的关联。当初他带着这个鼓书段子到电视台来录节目时我就非常看好,一再建议他先在电台和电视台播放几次,把名声打响之后再去剧场或在群众之间进行表演,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一些。因为大家如果见到了真人,那场面就会更加的热烈,更加的激动人心。果然,张明智后来在我的提议和包装下到各地巡迥演出时,就受到了当地很多观众的追捧和夸赞。
大名鼎鼎的芳芳80年代末期我就曾对她做过专访,那时的她在武钢工作,写作是她的业余爱好。但她压根就没想到自己后来会成为专业作家和湖北省的省文联主席。芳芳在省电视台也干过一段时间,仍然是笔耕不辍至死不丢,爬格子常常爬得不知疲倦不思饮食。有时睡到半夜也会翻身起床继而伏案疾书。但她那时的名气确实不及现在。她写的处女作《大蓬车上》是在1984年出版的。但读者当时并不买账。我在电视上展示了她又在报纸上把她吹捧了几次之后,芳芳的名声犹如三月的春雷真是又大又响了。
现如今在中国诗坛正在走红的余秀华大家应该说都不陌生吧?其实她写的那些诗作当时投了好几个地方都没被入重视,有的报刊还给她退回了原稿,还有的人说她写的诗根本就不是什么诗,全是一段又一段的大白话只不过中间多了一些标点符号。可是湖北日报”东湖”副刊的几位编辑却偏偏看中了她,他们在报纸上把她抬举了一番后,又向我推荐并让我在电视上给她作了几次连续报道。我记得我对她进行采访一共有那么三次,但在电视上播出的次数不少于十次。后来我又联系中央台的几个朋友对她进行了采访和推广,于是声名鹊起的她一天比一天走红,红得近乎发紫。全国的各大媒体也纷纷向她约稿,源源不断且开价不菲的稿酬着实让她猛赚了一把。让这个患了脑瘫且饱受过生活磨难和挫折的女人终于成了当代中国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成为中国数千万女诗人当中的一面旗帜。
而被我"捧红"的这些名家大腕,由于时间的久远和岁月的消磨,可能有很多人已经连我姓什么叫什么在哪里工作都记不清楚了,但我并不在乎和计较这些个人得失,更不想去图那个虚名。我觉得给别人作嫁衣当伴娘也是一件挺光彩和挺幸福的事情。所以我如果还能在工作岗位上再干上几年的话,我仍然还会一如既往地去当好我的那个”一枝绿叶衬红花”的角色,我想鲜艳的花朵只有在绿叶的衬托之下才会显得更加的妩媚和靓丽。看到别人能够成功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和追崇,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给句子化点妆,让文字活起来
给我一堆碎片,还你一篇美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