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智慧】遵循“学贵有恒”律,保持学习持久力

 方略书院 2020-11-30



编辑:方略书院(flsy2017)

学贵有恒,既是一种学习精神,也是一条学习规律。俗话说:“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知识的增长,是个日积月累、水涨船高的过程,既不能一曝十寒,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有的人觉得,自己要文凭有文凭,要素质有素质,只要把工作干好就行了,学不学关系不大;也有的人认为,整天事务缠身,忙都忙不过来,哪还有时间学习。学习持久力,来源于学习的信念、勇气、意志、心理品质等因素,信念坚定、勇气十足、不畏艰辛、乐观向上,就会“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要保持学习持久力,必须破除思想障碍,确立全新的学习理念。

确立学习是一种生存方式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分析,信息时代人类必须把9—12年制的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学习,否则,就谈不上很好的发展,甚至连生存也会成问题。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知识战争时代。知识是生存、竞争和制胜最重要的武器。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只有比别人学得更快更好,才能获得生存的条件、竞争的资本和制胜的主动权。对于每个人来讲,学习就是为自己的未来投资,为自己的生存积累,为自己的发展“储蓄”。

确立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知识犹如吃饭、穿衣一样,对每个人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在求知、求学上舍得更大的投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已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价值选择。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知识只有10%是在学校学到的,而其余的90%是靠坚持不懈地自学获得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时间。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是学习最重要的资源。一个人能否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取决于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如何利用好时间这个宝贵的资源。当我们像珍惜生命那样珍惜时间,把学习看做比吃饭、穿衣还重要的事情,自然会像饥饿时扑在面包上一样,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确立学习是一种工作方式的理念。在信息时代,工作与学习合二为一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个趋势有四个特点:一是相互交融。学习之中有工作,工作之中有学习。二是相互促进。学习促进工作,工作促进学习。三是相互转化。学习成果可以转化为工作成果,工作成果也可以转化为学习成果。四是方式创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确立学习是一种终身任务的理念。终身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学习思潮,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许多国家已经把终身学习作为21世纪的教育目标,进而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总起来说,就是要终身不停地吸收新信息,获取新知识,增长新本领,迎接新挑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