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智慧】推动“全民阅读”人人有责

 方略书院 2020-11-30



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一场新技术革命,也带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同时,由于知识和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要求学习不断“升级”,不仅要求终身学习,而且要求全民学习。读书学习,无论对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企业、一个团体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今天不学习,明天就可能会落伍。

全民阅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提出的,也是根据“世界读书日”演变来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正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辞世的日子。设立“世界读书日”的目的,就是希望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少,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今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阅读日。4月21日,省举办了“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启动仪式。确定4月21日到5月21日,为湖北省全民读书月。

 阅读是一个民族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阅读是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读书虽然不能直接带来财富,但知识却是财富的源泉。有位哲学家说,当我有钱的时候,先买书,再买食物。有位作家说,当我有时间的时候,先读书,再做其他的事情。读书,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知识是无形的资产,勤于阅读,储备知识就像存入银行的资本,总有花不完的利息。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些比喻说明书籍是人类的最好朋友,读书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习风尚,是社会风尚的“晴雨表”;读书风气,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如果说“书香门第、耕读人家”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标志,那么“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应该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据统计,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以色列,每年人均读64本书。而中国人,扣除教科书,年均每人读书不足8本。不少人基本不读书。中国人不读书,业余时间做什么呢?有人作过研究,中国人的娱乐生活主要是看电视、上网和搓麻将。

中国有着“耕读传家”的传统,耕作,才有五谷丰登;读书,才能知书达理。“耕读”二字,既有物质食粮,又有精神食粮;既是生存之道,又是做人之道。归根到底,人生就是生活和学习这两件大事,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两件事更为重要。一个人最应该有的生活本领,是一种学习的习惯和学习的能力。人的一生,应该是追求的一生、感悟的一生,学习的一生。

建设书香社会,连续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建设书香社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动全民阅读,人人受益,人人有责;离不开人人参与、人人行动,既要靠政府推动、社会带动,更要靠个人主动。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飘逸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学而时习之,内修于心,外修于形

 

《学会提问》

《麦肯锡工作法》

《如何高效学习》

方略书院有售,欢迎选购

微信:H20130415

服务热线:1517127093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