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道德经》中的廉洁思想

 方略书院 2020-11-30

《道德经》中的廉洁思想

作者:俞佳航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在这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的时代,连怀胎的母马也被送上战场,以致产驹于野外。

连年的兼并和扩张战争令社会人心动荡,上至统治者穷兵黩武,下至百姓为物欲所噬。这一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应运而生,他们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心的不知足、不知止,并对此提出了无为而为、清心寡欲的观点。 

01

财货观

《道德经》十二章中曾提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说的是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态的根本缘由,在于没有把握好欲望的尺度,故老子教人“少私寡欲”(《道德经》十九章),唯此才能找到清心静心、圆融无碍的方向。

在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为官者不谋私利,泽被后人的故事。

1035年,时任苏州知州的范仲淹从阴阳先生处得知有一块风水宝地,风水师提议将私宅建造于此,可保后世子孙兴旺发达、公卿满堂。如若换作他人,定将听从风水先生建议,然而范仲淹却表示,他一家子孙富贵,怎比得上整个苏州学子的显荣呢?因此,文正公将此地捐出开办了州学,从此开起宋代兴办地方学校的先河,此后苏州果真文脉昌运,成为“状元之府”。

古之为官者不谋“封妻荫子”、不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途,克己自守,恩泽百姓,具有朴素的廉洁奉公理念,其所作为堪称造福子孙的德政,闻之令人敬仰。

02

修身观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若放纵私欲,每日竞逐于纷华之场,则利令智昏,身为物役。故道家修身,强调一个“静”字,所谓“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十六章),唯有心平气和,神志清醒,始能不欺暗室,无愧己心。

东汉名臣杨震,在其赴任地方就职时,于半途夜宿昌邑,此前经其举荐的王密恰好时任县长。王密当晚前去拜访,欲送上黄金十斤以表心意。杨震却之,王密言此乃深夜无人知晓。身为廉吏的杨震讥刺道:“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 

再读杨震暮夜却金时所说的这段话,不禁感慨古时廉吏清虚自守的功夫,这“四知”铿锵有力,令后世逾矩办事,越轨作案者脸庞发红、手心冒汗。

03

和谐观

在道家眼里,个体通过修养心性达到内在的和谐,不因物欲侵扰而令心志不宁,做到清净恬淡、少私寡欲。从个体的“点”,扩展到社会的“面”,由此涵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八十章)的社会环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注重激发社会活力 ,协调社会利益 ,整合社会资源 ,维护社会安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道德经》所描绘的图景正与今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就政治领域而言,如何遏制权力腐败,实现政治廉洁,既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又是普通民众十分关切的社会热点。可以说一个腐败盛行、政治权力失控的社会,根本就谈不上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虽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但这些治世所取得的成果,却是与政治系统的清正廉洁密不可分的。

【作者简介】俞佳航(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2017届硕士毕业生,现从事出版行业文字编辑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