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昵称63703230 2020-11-30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侘寂,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本期通过大西克礼的《日本侘寂》一书,来聊一聊“侘寂”在日本美学以及设计上的体现。

DEPAPEPE - いい日だったね。.mp33:26
来自Carothu

在我刚接触到“侘寂”这个词时,很难从字面上理解词的本意,只能从中感受到一丝禅的味道,甚至不愿再深入了解它。有幸读到大西克礼的《日本侘寂》一书,才意识到侘寂对日本美学的影响之重。

本书分为“大西克礼对侘寂的解读”、“以松尾芭蕉为代表的古典俳句大师创作论”两部分内容。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侘寂”是日本古典文艺美学,主要体现于俳句(日本古典短诗)与茶道之中。

-“侘”是优美之心

“侘”与“寂”相近似,它主要作为茶道的一个特殊概念来使用。

“侘”是优美之心,静享时间之美。生火、烧水、喝茶,别无他事。

“梅花之侘,樱花之兴,应时而开,也令人有新意之感。”这段话出自松尾芭蕉的《寻访千利休》,其实不难看出,“侘”是种感应美的心境,即使世间万物皆按自然规律循环往复,但每次观赏,都会发现别样的韵味。

作为设计师,这种优美之心显得更加难为可贵,在拥挤的浪潮推着你向前的时候,你是否会鼓足勇气停下来,感应出现在你面前的美,告诉自己不该随波逐流。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安住于“寂”中,悠游“虚实”间

在大西克礼的理解中,“寂”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它们紧密相连而又富有独特性。

-“寂”的第一层理解为:“寂寥”,我们可以理解为“寂声”。

比如松尾芭蕉的著名俳句“寂静啊,蝉声渗入岩石中”、“布谷鸟啊,你的啼叫,令我倍加寂寥”,表现的就是第一层理解的“寂”,即寂静、空寂这类客观对象加以感受和体验的词意,同时也会带来“朴素”、“淡泊”这类感性化的词意。

从设计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一层所表达的是一种审美观念——“少即是多”。用极少表现极多,创造一种“寂寥”的感官,赋予广阔的想象空间。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寂”的第二层理解为:“宿”、“老”、“古”,我们可以理解为“寂色”。

流动之时间,恒常之美。这是时间沉淀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是一种视觉上的陈旧之色。日本古典俳句常常喜欢描写枯树、落叶、顽石、阴雨等带有“寂色”的事物,其不仅在日本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在现代文化,尤其是设计中同样彰显。比如山本耀司的黑,原研哉的白。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寂”的第三层理解为:“带给人有某种感觉”,我们可以理解为“寂心”。

这里的“寂”是主观感受,是“侘寂”的最核心、最内在、最深的层次。日本俳句中所追求的“侘寂”精神与审美,主要建立在寂然独立、淡泊宁静、自由洒脱的人生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面对老者时,总会带给你处事不惊的感觉。

从这一层次来看,作为设计师,如果想要得到更高的成就,必须敢于将思维脱离大众,坚持追求自己的设计之道,为自己发声。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侘寂”之心可以弱化外界对感官的影响,使之更好地传达意境。

就好像质朴的茶具,使感官重心放在茶汤的味道上,生火,烧水,喝茶,别无他事。

在充斥着碎片化信息的今天,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什么,而不是看到了什么。

“侘寂”之心在设计上的运用是需要我们不断探讨与学习的。日本是一个“节俭”的国家,在设计上似乎也在做“减法”,就像衍生出来的“赤贫之美”,减少会影响设计表达的因素,留下来的,是令人感到美观且舒适的设计产物。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在寂静中听出大音

在束缚中找到自由

在逼仄中寻求宽阔

在单调中衍生丰富

在古旧中寻找鲜活

在简朴中见出绚烂

在平淡中品出滋味

在不美中找到美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无印良品 | MUJI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无印良品可以说是我们接触最广泛的“侘寂风”设计品牌,受众人群广且门槛低。在使用他们的产品时会感受到“藏巧露拙”的感觉,看似很普通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发现产品的微妙之处,这种优势随时间的沉淀会越来越大。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山本耀司 | Yohji Yamamoto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山本耀司是黑色,黑色就是山本耀司,他把黑色美学诠释到极致。在NHK纪录片中他也谈到,他希望做出“不起眼、毫无装饰”的设计,这也是“侘寂”在设计表达上的一种境界。

在山本耀司眼中,黑色可以很好地勾勒出人体美,尤其是布料的黑色与皮肤的白色对比出来的美。这也是为什么“侘寂”追求的是一种“赤贫之美”的原因之一,摒弃影响感官的所有因素,使之体验最极致、最纯粹的美学。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日本美学系列 | 侘寂

大西克礼的这本《日本侘寂》引用大量俳句来论证“侘寂”的概念与更深层次的表达,如果你非常喜欢日本设计,不妨从这本书开始,从了解日本美学的根基开始。

这本书更多地是站在哲学的角度讲述“侘寂”,每个人对俳句所表现的意境的感受是差异的、多维度的。

书评只能阐述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更深层的体会,还希望你能够在字里行间中细细地品味,不放过书中的每一处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