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市杨浦区的发展变化

 飘影23号 2020-12-01

杨浦一区,成立于唐末宋初。太平教寺和龙神古庙均建于北宋。滔滔浦江,循流区境之南,往北折入吴淞口。境北虬江,系古吴湘江出海故道,后为上海、宝山南县县界。区境地近东海,濒临浦江,扼市区东北出入要津,借地理之便,得交通之捷,腹地深远,平畴宽广。景区沿江一带,原为穷乡僻壤,滨江渔村。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上海县,境属高昌乡。明万历年间,始形成市区东北警防要地——引翔镇以及殷行、沈家行等集市。上世纪末,上海开埠,帝国主义将沿江一线,划为租界,筑路建厂,榨取劳动人民膏血,吞噬中国人民财富。劳动人民处于贫困的绝境,杨树浦成为包身工栖身之地。本世纪初,国人聚资,创办工业,促进各业发展。区境成为市区最早、最大的工业区。

帝国主义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产业工人即伴随而产生。哪里有压迫、剥削,哪里即有反抗、斗争。劳资双方,尖锐对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工人运动如星火燎原,遍及全境。区境成为工人运动发祥地之一。周恩来、刘少奇、挥代美、何孟雄、林育南等曾在区境领导工人运动,组织罢工,举行起义,谱写了英勇斗争的篇章。继后,工人阶级团结斗争,为民族大义,抗击日寇侵略;为求生存、争自由,与反动派拼死斗争。在苦难的年代,战乱不止,灾害频仍。物价飞涨,人心浮动。人民斗争,此起彼伏。矛盾纷繁,日趋尖锐。社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解放后,区境面目为之一变,群情振奋,一派生机。杨浦区优秀儿女在各战线弹精竭虑,锐意革新,为社会主义开拓创造,不断奋进。工商业调整发展,市政建设破浪前进,居民生活日臻改善。百业兴旺,各方协调,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但由于受“左”的干扰,仍为曲折前进的历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春风,吹醒这片热土。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经济飞速发展,建设快步向前,呈现旷古未有的新貌。199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为154.5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5%。同年,境内各类住宅为1234.55万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了5.5倍。这些成就,正是格奉政策、洽应民心的结果,凝聚着全区百万人民的建设热情和血汗结晶。

1992年后,杨浦区百万人民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针,为实现“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同心同德,瞩目改革,工商并驾,“三产”勃兴,高屋拔地,道路交织,面貌日新月异。预期目标,大见成效。新的腾飞正展开双翅,飞向未来。

(一)杨浦区位于上海市区东北部。东隔黄浦江与)11沙县相望,西接虹口区,南以浦东大道与黄浦区和川沙县相邻,北与宝山区接壤。1990年面积5962平方公里,普查人口1124354人,均居市10个中心城区之首。

区境濒江近海,成陆于唐末宋初。北宋时已建有太平教寺(今兰州路361号)和龙神庙(今万安路小学),吴浙江的旧水道流经今五角场地区入海。明永乐二年(1404年),黄浦江改由范家浜横贯区境南部再北折人吴淞口,沿江及其支流两岸出现自然村落。明末清初,渐形成引翔港、殷行、沈家滩、沈家行码头集镇,手工业和航运业相应发展。清雍正、乾隆年间,沿黄浦江先后筑衣周塘、淞浦西北岸和东南岸上塘,自然村落增加区境虬江以南原属上海县的僻壤农村。清雍正二年(1724年),虬江以北从嘉定县析置宝山县。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后,同治二年(1863年)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区境沿黄浦江的10 89平方公里先后辟为租界。于是修筑道路,兴建工厂和住宅,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租界范围以外的地区,民国18年(1929年)后在五角场,民国上海市政府建有一批“大上海计划”的建筑,侵华日军曾在此筑有兵营、道路和住宅,但仍以农业为主。民国34年12月,始建杨树浦区,面积7 7平方公里。解放后,经多次扩区,1984年五角场地区划入后成现状。区人民政府设于江浦路549号,下辖16个街道办事处及镇、乡人民政府各一个。

(二)由于地理条件优越,区境的租界部分成为殖民者在上海最早建立的工业基地。

清同治九年(1870年)杨树浦路筑成后,英商于光绪九年(1883年)在黄浦江边建成杨树浦水厂。官督商办的上海织布局、上海机器造纸局等全国最早的机器轻纺工业相继在此开办。至民国2年(1913年),区境黄浦江沿岸已建有棉纺、缫丝、造船、造纸、发电、自来水等厂20家。民国元年黄浦江经过疏浚,万吨巨轮可直驶市中心,无需在吴淞口外驳运。民国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资本乘虚而入,民族资本应运兴起。战后,英美资本又卷土重来。至民国26年,全区已有工厂358家,其中民族工业301家,外商57家,而水、电、煤气等重要行业均为外商垄断。棉纺行业,日商的上海、大康、格丰、公大、同兴和英商的新老洽和等纱厂占主导地位。除外商企业外,民族资本工业也已有一定的规模。其中有爱国实业家杨俊生创办的大中华造船机器厂、著名棉纺实业家穆藕初创办的德大和厚生纱厂、胡西园创办的亚浦耳灯泡厂、旅澳华侨郭东和郭顺集资3000万元创建的永安第一棉纺织厂、陈元钦创办的生产皇后牌绒线的中国毛绒厂、任士刚等五人创办的生产鹅牌汗衫的五和织造厂、陈万运等创办的生产三角牌毛巾的三友实业社、谢样南创办的生产菊花牌内衣的中华第一针织棉纺厂、刘永康等创办的生产回力牌轮胎的正泰橡胶厂等。至此,区境已成为上海最大的沪东工业区。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由于杨浦地域较广,技术基础强,协作条件好,扩建、新建和迁入的大中型厂众多。1958年后,区属工业依靠大工厂的支持,迅速兴起。到1990年,区境已形成拥有机电、冶金、造船、化工、仪表、轻工、纺织、建材等行业门类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761家工厂中,有职工46万人,为1949年的5倍多;工业总产值154.50亿元,占全市业总产值的14.9%,为1949年的22 73倍;重工业产值1949年仅占工业总产值的9 23%,1990年上升到50%以上。

工业经过100余年的发展,基础雄厚。其主要特征是规模大、技术力量强、大中型企业多,在同行业中地位重要、影响大。全区千人以上工厂有123家。从63家工厂统计,占地面积超过100亩的有38家,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有35家。在761家工厂中,属大中型企业的有143家,占全市大中型企业的15.58%。许多厂在全国同行业中属于骨干工厂,其中有全国最大的中等功率高速柴油机专业制造厂——上海柴油机厂;全国生产精密磨床、精密量仪的最大制造厂——上海机床厂;全国最大的能生产尖端产品和多品种的电焊机设备专业工厂——上海电焊机厂;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的大型综合性企业——上海冶炼厂;能生产2万多个规格、船用电缆获英国劳氏船级社认可的专业生产电线、电缆的综合性大型工厂——上海电缆厂;名列全国九大造船厂的沪东造船厂和中华造船厂;全国最大的电光源生产基地——亚明灯泡厂;年产250万千瓦电站辅机配套能力的全国最大的上海电站辅机厂;年产线材100万吨的全国生产线材、钢丝、钢丝绳的重点企业——上钢二厂;年产自行车1240万辆的“凤凰”、“永久”两个自行车集团公司;全国最大的年产肥皂9万吨的上海制皂厂;全国最大的罐头食品出口厂——上海梅林罐头食品厂;年创汇4879万美元的区属上海富丽时装工业公司;亚洲地区最大的生产绗缝制品的专业工厂——上海正章纺织制品厂等。

解放以来,以老工业基地雄厚的技术力量,为全国的建设服务,先后有60多家工厂包建大小三线工厂35家,输送各种技术人才10894人。杨树浦发电厂现有职工2000多人,而几十年来支援全国新建电厂的员工就达3000多人。1980年以后,各厂和区科协、区技协等开展技术咨询服务,遍及全国各省市,仅科协和技协两家就有2500个项目,促进了内陆建设和乡镇工业的发展。1990年前后,开展横向联营,把上海的技术、产品扩散到全国,共办联营厂、分厂388家。工业上缴利税在全市的财政收入中占有相当比重。1959年到1964年市属工业上交前的六年,区财政收入82.39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399.95亿元的20.6%。

工业对区内的影响遍及各行业。杨浦区的商业素以小型、分散、低档为特点,解放后虽有新建和调整,但并未根本改变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境内工厂运用厂地、富余人员和资金的优势,沿街破墙开店,办起“三产”,其规模、行业、档次在境内商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1990年全区商业网点3838家,从业人员67876人,商品销售额27.89亿元,其中由主要工厂等兴办的社会商业2216家,占57.74%;从业人员34506人,占50.84%;销售额9.48亿元,占3394%。在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大中型工厂的俱乐部、影剧场,从数量上已大大超过区属,成为职工文化生活的主要活动阵地。工厂的保健站、医务室已发展到377所,有医技人员3319人,门诊占全区57.32%,成为疾病预防和医疗工作的重要力量。市属工业系统办有工学校64所,占全市130所的近50%,是区内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区的住宅建设,解放前,大多由工厂直接投资建造,全区共有新式里弄11条,住宅面积119515平方米,其中由工厂建造的有8条,住宅面积94218平方米,占78.83%。解放后,新建住宅中,由工厂直接投资建造的仍占相当比重。1976年至1990年,挖潜改造和新建的有问个单位、21.69万米,其中工厂为54个单位、18.41万平方米,分别占88.52%和84.9%。

杨浦是老工业基地,新兴产业不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从过去高度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中,已有一批大中型工厂,如上海柴油机厂、中国纺织机械厂、上海自行车厂、上海自行车三厂、正泰橡胶厂等通过改革,转换了内部机制,实行股份制、集团化、中外合资,增强了活力。与工业发展相伴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是杨浦区由来已久的一个突出矛盾,多年来,经过大力整治,环境保护有了明显改善,已实现基本无黑烟区,13个街道成了安静小区。

(三)境内水陆交通:黄浦江岸线长达对公里,万吨巨轮可直驶市中心,1960年建成铁路何杨支线和杨浦车站。由于水陆交通便捷,成为码头和仓储集中之地。解放后经过多次改组,已形成民生、新华、共青三大公司为主的装卸区,其中万吨级泊位21个,加上沿江各专用码头,199Q年吞吐量达2330万吨,粮食、煤炭、钢材、化肥、黄沙、石子等物资占有很大比重。复兴岛、军工路、五角场一带由于靠近黄浦江,又近铁路杨浦站,仓储特别集中,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就有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江湾仓库等6家,以钢材、木材、石油等为大宗。境内仓储占地4.3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数的30%。

黄浦江上的轮渡线有上定、东嫩、民丹、西宁、其秦、草临等6条,共有渡轮17艘,客位最大的客1000人,月运旅客601万人次,另有车渡轮8艘,月运机动车14. 5万辆次。境内经过改建、拓宽,已有军工路、四平路、翔殷路、邯郸路、黄兴路等主干道15条,连接市内各区,货运畅通。五角场和庆宁寺,有长途汽车站,设有通向江苏等地的长途线18条。杨浦车站与京沪铁路相衔接,年货运吞吐量350万吨,可通全国各地。复兴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除了造船和仓储业外,已成为全国最大海洋捕捞基地。1993年10月23日,世界第一斜拉索桥杨浦大桥建成通车,在与内环线的高架路联通后,到虹桥飞机场、外高桥保税区均不足半小时。

(四)近代杨浦区的住宅建设,始于本世纪初,大量兴建于20年代,到1949年,住宅建筑面积已有190.46万平米。其中新式里弄和花园住宅15.55万平方米,仅占总数的65%,大部为结构简陋的旧式里弄,还有相当数量的棚户简屋和滚地龙,为劳动人民所栖居,居住环境恶劣,普遍缺水少电,有半数居民饮用江浜井水。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改善工人的居住条件。1951年起,在接江路以北与走马塘之间,规划新建住宅区。至1953年共建成长白、控江、凤城、鞍山等4个新村,共530幢、27万平方米,配有水、电、煤、卫设施。沪东各厂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等1万户先后住进新居。

由于工业发展,居住人口增加,区境不断扩大,以及承担疏解市中心人口的任务,从1985年起,住宅建设规模扩大,年竣工面积都超过70万平方米。至1990年,全区新建住宅共842.72万平方米,为解放初的4.8倍,成为上海市最大的住宅区。1987年建成的长白住宅小区,包括延吉二村至七村,占地45公顷,建筑面积51.45万平方米,街坊布局采取高层与多层相结合,外型有条状、点状、曲尺形、锯齿形,外墙色彩各异,绚丽多姿。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建设庭园式商场,设有公园,还有街坊小花园11处,连同住宅前后绿化园地,共有绿化面积17万平方米,人均1.6平方米,成为安静优美的花园式住宅区。引翔港镇在日军侵华战争中被烧成废墟,战后成为棚户简屋区。1985年起,由中国房屋开发总公司改建,基地占地64公顷,拆迁1391户,改建面积1895万平方米,已建成14万平方米以上。列入市“七五”规划的中原住宅区,包括民星、市光、开鲁、国和、工农5个居住小区,规划用地3451公顷,建筑面积339.4万平方米,可住20余万人,划分16个街坊,公建配套有中、小学14所,幼儿园、托儿所58所,医院8所、1050张床位,公园2座,体育场2座,到1991年6月,已建成住宅151.86万平方米。1990年,全区住宅共有1234.55万平方米,在10个市区中居于首位区境尚有旧式里弄和棚户简屋200多万平方米,改造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与住宅建设相适应,道路已增辟筑到209条,全长205 8公里。新建公园9座,总面积147 32公顷;街道绿化42.81公顷。全区共有开放式街心花园26处,占地9.5公顷,加位绿化350.4公顷等,全区绿地总面积已达664.64公顷,人均绿地6.13平方米。绿化面积1125.4公顷,覆盖率18.88%。1986年曾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区。

(五)解放前,区境中部和北部属近郊农村,地域较广,复旦、同济、沪江等9所大专院校先后在此选址设计。南部原租界部分,由于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贫困,缺衣少食,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解放前夕,仅有小学106所、学生20251人;中学12所、学生3205人。绝大多数中小学校规模小,校舍设备简陋。

解放以来,区境新建、扩建、迁建学校之多,均居全市各区之首。境内现有全日制高等学校15所,其中新建的有上海机械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11所;扩建的有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2所;迁建的有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水产大学2所。全区新建(迁建)中学39所,小学70所,幼儿园81所。占地面积共91.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72万平方米。中小学和幼的教职员工,从解放初的1132人,增加到1990年的17785人,增加14.71倍;中小学、园在校学生、幼儿人数从解放初的23694人,增加到1990年的153441人,增加5.48倍。与工业大区和人口大区相适应,成人教育和技工学校都有很大发展。

境内的科研机构,包括高校、中央部属、市属和大厂属四个方面,共有151所,研究人员1万余人。复旦大学的干扰素研究和生产、新型电光源、心脏起搏器和第二军医大学的肝脏外科等成果迭出。与工业发展紧密配合的科研力量也很强,其中有上海机床厂的磨床研究所、上海电缆研究所、沪东造船厂的造船研究所和造机研究所、上海柴油机厂的柴油机研究所等。由于境内大中型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成果的试制、中间生产都有优良的协作条件。

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解放后新建的电影院、文化宫(馆)、图书馆13家,加上街道文化中心和大工厂的俱乐部,形成了群众文化活动的网络,基本适应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改变了解放前文化事业数量少、设施简陋,工人很少能享受文化的局面。解放初,医疗卫生单位仅有13所,床位907张,职工981人。医技力量弱,劳动条件恶劣,职业病严重,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高。解放后,新建医院、防治所共29所,另建工厂卫生机构377个,床位增加到5676张,职工10474人。由于防治结合,医技力量大大加强,环境卫生大大改变,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期望寿命已达到男73.4岁、女76 56岁。解放后新建大型体育设施8项,占地13.48万平方米,包括大型足球场3片,以及可进行国际比赛的体育馆和射击场。境内的工厂学校亦拥有体育场659片,成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物质基础。在历届市运动会和专项竞赛中,杨浦区在足球、游泳、田径以及输送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六)早在20世纪20年代,杨树浦一带工厂、码头集中,有产业工人10万,占全市产业工人总数的1/3。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工人受到的剥削奇重。英商正广和汽水厂民国21年(1932年)柠檬汽水成本每打0.25元,出厂售价为0.80元,民国14~25年获净利润白银196.8万两,剩余价值率高达505.32%。钢铁工人是“上班身上围块布,脚上拖木铲,吃饭蹲地上,红药水治工伤,生病听玉皇”。在福宁路有一埭日商上海纱厂一厂的工房,当时像鸽棚那样满2000个包身工,个个面黄肌瘦、脚部水肿,普遍患肺炎、哮喘、脚气病和腿疮。在旧社会,工人没有人身自由,往往被厂方任意打骂处罚或开除出厂。日商公大纱厂一工人因学唱“大众歌声”被抓处死,日商同兴纱厂一女工发现,厂生咬定为传染病,被浇上汽油,活活烧死。

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不断激起杨树浦工人的反抗。民国8年北京学生爆发五四反帝爱国运动,6月5日,杨树浦口商上海纱厂5000多工人关车出厂,走上街头示威,声援北京学生,成为中国工人走上近代政治舞台的开始。民国1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先后派人来区境开展工人运动。民国14年建立的工人进德会成员达3000人,随后在各厂建立分会。杨树浦的产业工人,为了维护切身利益,同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长期英勇的斗争。民国16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周恩来亲临指导,境内以工人为主体,举行4万人参加的动员大会。以王根英为代表的产业工人参加了起义斗争,并被选为上海市市民代表会议执行委员会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工人运动进入低潮,在刘少奇、挥代英等领导下的中共沪东区委,坚持斗争。民国25年11月初,杨树浦的日商纱厂工人为反对迫害和改善生活,进行大罢工,坚持了20多天,得到了沪西日商纱厂工人的同盟罢工和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支援,粉碎了厂方的武装镇压与分裂阴谋。日商被迫接受了工人的大部分要求,罢工取得胜利。抗日战争中,杨树浦的工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在技术、设备和人力上,积极支持新四军的军工生产,并采取多种形式,破坏日军的军需任务。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日商纱厂停工,工人要求发放生活维持费,国民党接收人员置工人要求于不顾。以大康纱厂为首的工会采取挟日本大班为人质的机智行动,取得广大纺织工人的积极支持,迫使国民党当局发放3个月工资的生活维持费。为了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维护工人的切身利益,以中纺十二厂为代表的广大工人,组织了民主工会,开展了争取以生活指数发放工资,和反对内战、反对迫害的斗争。1949年解放前夕,沪东各厂建立了工人协会和人民保安队,进行护厂和迎接解放的斗争。5月25日起,在解放军的强大威力下,英联船厂、中纺十六厂、申新五厂、申新六厂等厂的人民保安队,在中共地下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政策宣传,迫使驻厂的国民党部队8000多人投降。5月27日下午,驻杨树浦发电厂的国民党官兵600多人,在厂人民保安队的策应下,也宣布投降。杨树浦的劳动人民在欢庆的气氛中,迎来了上海的解放。在长期的斗争中,涌现和培养了一批如王根英、张浩、张维桢、王孝和、余敬成等知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为上海的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解放后,工人在政治上翻了身,从奴隶变成了国家和工厂的主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工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同时激发了空前的政治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积极带头参加巩固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斗争,有1026人参加军事干校和抗美援朝,有4428人参加工会建立的协税小组,协助税务部门完成税收任务。在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派出合营工作组192个,1020人,完成了1057户工业企业和1528户商店合营任务。50年代的党政机关国家干部,大多是来自工厂的优秀工人。在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斗争中,涌现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有在1950年“H·六”轰炸中连续工作三日三夜,抢修杨树浦发电厂,保证市区供电的张世宝;有创造发明硬质合金阶台式车刀,全国知名的高速切削能手盛利;有刻苦钻研技术,试制成可配成100多种颜色的塑料着色配方,被称为“土专家”的上海化工厂樊阿利;有用38种加工方法,经过227次试验,创造成功直径0.08毫米钻头、填补了我国微型刀具空白的上海工具厂工人朱富林;有先后创造了12种高速切削钻头,2种机械攻丝轧头,3种先进铰刀,提高工效几倍至几十倍,推广到全国各省市的上海锅炉厂工人李福祥;有利用旧设备,创制成功我国第一根无缝紫铜管,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沈昌铜管厂工人潘阿耀;有在改革开放后,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吸引外资,开发新产品,使中国纺织机械厂重新走上振兴之路的厂长黄关从;有治厂有方,引起国际瞩目,被列入6种国际名人录的上海柴油机厂厂长邵竞武等。工厂的民兵组织和工人纠察队,以及里弄中的退休工人队伍,在抢险救灾、生产建设、国防建设、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搞好崇明围垦等突击活动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支持力量和稳定因素。1990年,全区工厂职工46万人,加上退休工人和职工家属,在区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主力军。

(七)1990年以来,浦东的开放和开发,市府的进一步放权和新的城市规划,为杨浦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1993年10月杨浦大桥的建成,对改善杨浦区的投资环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根据扬长避短的原则和市府的总体规划,区正在拟订2010年以前的中长期规划,要求把杨浦逐步建成开放型、多功能、工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居住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中的出色一块。1991年以来,开展土地批租,引进外资,旧区改造加快了步伐。1991~1993年共拆除旧房12400户,其中1993年为7400户,25.8万平方米,3年拆除数为前10年总数的83.3%。危房、棚户、简屋集中的小桥、集福里、东养白园等12块基地已经启动。商业贸易经济发展项目的杨浦商城、集贸大楼、远东贸易大厦等7块基地正在兴建。文化娱乐、园林旅游项目已规划8块基地,其中杨浦电影院、控江文化馆的改造已经动工。一批土地批租项目:和平花苑、纵横大厦、阳明新城等基地已纳入“八五”规划。1990年以来,已建成三峰精品商厦、沪东购物中心、鞍山商厦、小世界商城、凤凰大酒店等一批大商店。控江路区级商业中心已经崛起,全市许多名特优商店来这里开设分店,已形成相当规模,与五角场、沪东工人文化宫和杨浦大桥两侧3个商业重点,组成了最新商业格局。“小商业”已经改观,“下只角”已变为历史陈迹。杨浦区正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