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净水技术 | 来自依云的警示: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净水技术 2020-12-01

近日
一则大新闻
进入到小编的视线!

什么?
依云?
有毒?

关注我们公众号有不知道依云的嘛?
依云是什么?

依云(evian)

名字来自凯特尔语(evua)

本意即为“水”

品牌号称源自天然、自然而然,每一滴水都是大自然的天然馈赠。阿尔卑斯山作为其水源地,天然降雨、冰雪融水在雪山腹地历经15年的冰川砂层天然过滤,再由依云现代化工厂于水源点直接进行灌溉,远离任何化学处理剂,同时保证每天逾300次质量检测。对,你没有看错300次!

 


然而……
瑞士《20分钟报》于12日报道“最纯净之水”法国依云矿泉水被科学家检测出含有农药残留的新闻。由瑞士联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EAWAG)的研究人员在对依云矿泉水的检测中发现了每升6纳克浓度百菌清。此新闻经报道后,环球网、新浪网、网易新闻、澎湃新闻、搜狐网等众多媒体账号纷纷转载,一时间受到多方关注。

一时间
广大网友又有了
茶余饭后
欢聚一堂的话题


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
热心网友观点都是一边倒的

但是!
人间有真爱
世间有温暖
小编在众多网友回复中
发现了下面这条

虽然这条不起眼的评论

并不能脱颖而出

但是专业的

净水小编

一眼就发现了!

没错!

撇开浓度谈毒性

就是耍流氓!

那么浓度是多少呢?

6纳克/升

7月14日,依云矿泉水母公司达能的工作人员针对此次新闻发声:“因为依云天然矿泉水被许多实验室视为世界上最纯净的水源之一,在该项研究中被用作参考样本。检测结果显示,依云天然矿泉水的表现优于97%的测试样本。中国《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百菌清残留物的限量值为0.01毫克/升。而依云天然矿泉水中仅被检出0.000006毫克/升(6纳克/升)的百菌清残留物,远低于限量值。

依云还是安全的!安全的!安全的!



Q:

百菌清究竟是什么呢?


A:
百菌清是一种杀菌剂、杀虫剂,广泛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菜叶等多种害虫,对水稻、小麦、棉花等多种病害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它在2017年10月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2B类致癌物清单中。由于可能致癌,瑞士已经禁止使用百菌清。一家饮用水协会负责人维吉特认为:“一般来说,阿尔卑斯山的依云水源很少受到人类影响,在该水源中找到农药残留表明人类对自然的污染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和深远。”



那么是不是
事情就到此结束了呢?

有网友觉得此次事件反映出“哪怕是以纯净度为名的阿尔卑斯山水源地,也无法避免人类对自然的污染。”

没错!

是这样的!

虽然此次检测的浓度远低于法定的限度,对健康是无害的,但是发现这个问题则意义重大。

首先,百菌清哪里来的?
我们都知道农药
顾名思义是用于农业生产的
莫不是月黑风高
有人去阿尔卑斯山种地?

实际情况是,此次受到百菌清污染的不仅仅是矿泉水,瑞士的沃州、弗里堡州和伯尔尼州的自来水在今年年初以来也被检测出百菌清的残留物。

乡亲们啊!乡亲们!
看出来了嘛!
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目前,瑞士洛桑市政府宣布要求市议会提供70万瑞士法郎的贷款,用以进行去污测试。洛桑当局希望通过测试低压反渗透膜过滤、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这几项技术,找出恢复被百菌清污染的水源的方法。

依云矿泉水源自阿尔卑斯山心脏地带,一直以来因为纯净度很高而闻名,科学家甚至还用它来校准测量仪器。

细思极恐!

那。。。。

水里还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嘛?

没错!

还真有!

19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公布了一项涉及全球9个国家的大型研究,研究团队和其他实验者在9个国家的19个地点分别购买了259瓶瓶装水进行检测,包括依云(Evian)、雀巢Pure Life等11个品牌的瓶装水,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尼罗红(Nile Red)荧光染料,让染过色的塑胶微粒在蓝色光线照射下得以显现。

结果显示,93%的瓶装水含有塑料微粒。每升水中,直径大于100微米(约与头发丝粗细相当)的颗粒数有10.4个,而更小的、可能是塑料成分的颗粒每升含有314个。其中常用于制作瓶盖的聚合物聚丙烯占这些较大颗粒的54%,其次是尼龙,用于瓶身制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占6%

这些塑料哪里来的呢?

Science期刊年初曾报道过99%的塑料排入了海洋,报道称海洋学家在海水中发现大量微塑料(甚至有纳米级碎片)悬浮于海水中。近日,英国曼切斯特大学Ian A. Kane博士团队进一步指出:微塑料在海底的累积量也相当惊人。在地中海的科西嘉岛东南部海域,每1平方米海底含约190万个微塑料碎片。


其实,微塑料污染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检测到,其中包括海洋环境(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造成了大部分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废水、地表水、土壤、沉积物、食品和空气微塑料可以吸收有机污染物,且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主,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以被生物体吸收并进入食物网。微塑料还会吸附病原体。纤维状微塑料经空气传播可能会进入我们的呼吸系统,对环境和人类构成危险。(延申阅读:净水技术 | 张显忠:城镇污水处理厂消毒与自然水体微生态关系的思考净水技术 | 张岚团队:饮用水微塑料检测中滤膜的适用性SCI搬运工 | 微小却致命——微塑料对全球水环境的影响
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我们的文明是建立在这个美丽星球之上的。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今天“依云"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但是我们很遗憾,很少有人把这个事件联系到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环境问题上来,更多是针对品牌缺乏理性思考的攻击。

Q:

那白开水是否就是最好的选择呢?


A:

与一般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都有严格的质量检测程序一样,自来水也有多级、完善的科学监管体系。以上海为例,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上海是全国首个制定并实施饮用水水质地方标准的城市,不但在水质指标的限值上要求更为苛刻,更针对上海高品质供水目标,增加了对水质卫生安全、感官性状等重要指标的要求。 

和自来水相比,瓶装水和桶装水为了追求口感,一般不含有余氯作为水质保持的“保鲜剂”,一旦开封与空气接触,具有一定的微生物安全风险。包装饮用水作为一种便利的饮用水来源,如果生产与运输全过程质量受控,不管是瓶装水或桶装水,即开即饮勿久存,饮水机保持足够的清洗消毒频率,依然可以是自来水的有益补充。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南方水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顾玉亮表示,虽然包装饮用水在安全的前提下,依然是自来水的有益补充,但仍然坚持,在有微量余氯作为生物安全保护剂的前提下,将自来水烧开饮用,能起到“双保险”的效果。(延申阅读:疫情跟踪 | 自来水——最公平、最安全的饮用水,疫情时期的安全卫士





来源:本文部分资料、图片整理自百度百科、环球网、依云淘宝官方旗舰店,不代表净水技术观点,版权归原作者与原作者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黎翔,赵媛媛
排版:西贝
校对:黎翔

阅读更多

疫情跟踪 | 紫外线对新冠病毒消毒有效性分析

疫情跟踪|官方建议:建筑水系统也要防病毒!

疫情追踪 | 生态环境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未受疫情影响

疫情跟踪 | 自来水——最公平、最安全的饮用水,疫情时期的安全卫士

疫情跟踪 | 水环境中的新兴和潜在新兴病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