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翻译中容易错误的重点实词(三)

 石老师讲语文 2020-12-01

31、盖始者实繁,终者盖寡。误:战胜,正:能够。(成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韩愈《祭十二郎文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译文:好好开始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实在很少。

 32、时虽老,暇日犹诸儿以学。误:讲课,正:督促。

译文:当时虽然年事已高,但闲暇的时候还督促孩子们学习。

33、上令朝臣改旧法,为一代通典。误:逐步,正:订正,改正。(有“厘正”一词)

译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旧的法令,作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34、然百姓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误:离开,正:通,遭遇。(屈原《离骚》,曹雪芹《红楼梦》中“离恨天”即为“遭逢恨事之天”)

译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国的残暴统治后,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无为而治。

35、公,相人也,世有德,为时名卿。误:命令,正:美好。(我们常用的尊称“令尊”“令堂”都是美好的意思。成语“巧言令色”;《孔雀东南飞》“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译文:(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官。

36、未及劳问,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误:违背,正:迎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译文:没有问候(袁闳),迎着便说:你们地方有位颜子,你认识吗?

37属与贼,义不可欺。误:期限,正:约定。(成语“不期而遇”;《世说新语》中有“陈太丘与友期”一篇)

译文:我刚才已经跟贼人约定好了,根据道义不能欺骗他们。

38、以予之于世,贞甫独相信。误:贫穷,正:困厄,不得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注意古汉语中“贫”和“穷”的区别)

译文:因为我当时处境困厄,只有贞甫相信我。

39勉顺时政,督农桑。误:劝说,正:勉励。(荀子《劝学》)

译文:劝勉顺应时代变化,勉励督促从事农桑。

40、议者皆固奏。误:这样,正:认为……对。(成语“不以为然”,还要注意与“不以为意”的区别)

译文:议事的人都认为窦固的上奏是对的。

41、至朝时,惠帝参曰。误:谦让,正:责备。(《苏武传》如惠语以让单于。”)

译文: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便责备曹参说。

42上曰:君勿言,吾之。误:私自,正: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文帝说:你不要说了,我偏爱他。

43、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厌,其怨于民多矣。误:迅速,正:招致。(成语“不速之客”;苏洵《六国论》“始速祸焉”)

译文:(子常)对这些都不去救济,却聚敛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44、绛侯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尔廷毁我!误:期望,正:埋怨、责怪。

译文:绛侯埋怨袁盎说:我与你兄长友好,如今你却在朝廷上毁谤我!

45、众皆夷踞相对,容独坐愈恭。误:危险,正:端正。(成语“正襟危坐”,“危言危行”)

译文:那些人都很随便地蹲坐互相面对,茅容独自端正地坐着更加恭谨。

语言的学习(包括文言文),需要借助熟悉的例子把握规律,而不只是单独的记忆一些字的意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