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语 | 管理就像找对象,选择的就是最好的

 华夏基石 2020-12-01

有一个古老的小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哲学家养了一头毛驴,他把毛驴拴在树上,每天向附近的一个农民买草料来喂。
有一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捆放在树的另一边。这下子可把这头毛驴为难坏了,吃哪堆草好呢?它在两堆草之间跑来跑去,这边闻闻,那边看看,难以决择,可是它来来回回的这么绕,绳子緾到了树上越来越短了。这下子,哪边的草也吃不到,毛驴饿得奄奄一息。

这个名为“布里丹毛驴困境”的故事是想说明,想作出最佳选择的结果不是会错过了最佳时机,就是落得个没有选择。很多人年轻时挑挑拣拣,总想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对象,但往往到最后只能娶或嫁一个凑和着过的。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管理其实也是一个做选择的艺术。

现任中粮董事长的宁高宁说,他曾经在一次会议上见到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宁高宁心想,这么大牌的学者一定是看企业入木三分、手到病除。
谁知道老头虽然和蔼可亲,但不管你怎么问他,他就是不给你支招、不给你一个黒白分明的答案。问他怎么领导企业,他说领导可以有三种形式,艺术家式、科学家式、手艺人式的,领导方法也有三种,可以是高高在上的,可是管理网络式的,也可以企业文化中心式的。那到底哪一种好,他说他没有观点也没有答案,要自己去找出办法。

宁高宁后来明白了,明茨伯格其实是高明的,因为管理本来就是个多项选择题,怎么选择更好,需要靠自己的悟性和智慧,靠企业自己去思考和摸索。宁高宁就在自己的管理实践中提出一个 “组合论”, 他说,
管理的真谛在于
许多因素的不同组合和协调,
而这许多因素每个都是变量,
它们的组合也是变量,
这样就组成了几乎是无数个组合,
企业管理就在于如何调整这些组合,
而不是试图找到一种一成不变、
永远适用的最佳组合。

同样,我们在生活中的选择也没有经得住各种考验的所谓最佳选择。在当前条件所限下,以当前的“有限理性”能求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就是最佳的选择。





企业管理就在于
如何调整这些组合,
而不是试图找到一种一成不变、
永远适用的最佳组合。


(本栏目策划、撰写及语音:尚艳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