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ED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怎么使用?在哪里有? 急诊医师教你正确使操作流程

 万宝全书 2020-12-01

许多车站、百货公司、学校机关等公共场所,都可看见AED的身影,每次只要有人突然心跳停止倒下,AED就会立刻出动、成为救命的重要工具,但什么是AED

AED简称自动体外电击去颤器 2种情况需给予电击

台北荣总急诊部主治医师、同时是台湾急诊医学会副秘书长及台北市消防局紧急医疗指导医师的廖婉如表示,「AED」是「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缩写,又称「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去颤器」或简称「自动体外电击去颤器」,其主要是针对到院前无脉搏者所进行的医疗急救,透过电击方式希望恢复患者的正常心跳及脉搏,一般只有在「心室纤维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及「心室频脉(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这两种情况发生时,AED才会真正给予电击。

自动判读心脏要不要电击 助人死里逃生

廖婉如说,无论是VF的心脏不规则乱抖或是VT心跳过速,两者都是心脏仍有在动,只是无法正常收缩打出血而已,这时若能立刻使用AED电击,透过电流刺激心脏跳动,心脏就有机会恢复正常的心跳脉搏,并让心脏血液顺利打至全身,否则大脑缺乏血液供应、缺氧太久会受损,即便后来顺利抢救回来,也可能变成植物人。

值得注意的是,AED虽然被称为「傻瓜电击器」,实际上却很聪明,它只会针对心室纤维颤动及心室频脉的人做出电击。一旦患者的心跳已完全停止、心电图呈现水平一直线「心搏停止」(Asystole),或患者本身因为其他因素,例如血液太酸、钾离子过高或过低、心包膜填塞、气胸、一些药物中毒如毛地黄等而失去脉搏(PEA),可是在心律监视器上仍然呈现有电气活动或有心脏收缩的状态,这时AED在自动侦测后,都不会给予任何电击急救建议。

因为机器会自动分辨,所以不必害怕「万一他还活着,我电他会不会把他电晕?」如果AED判读心脏根本还在正常跳动,是不会建议电击的,所以,使用AED不必担心会对正常人造成伤害。

CPR持大脑的血流供应与正常运作4种情况必做CPR急救

此外,CPR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主要是大脑只要没有血流通过、缺氧超过5分钟以上,即使后续采取一连串的医疗急救措施把命给抢救回来,但患者的脑细胞已经坏死,很可能一辈子丧失记忆、语言、控制肢体活动等功能,因此,紧急时刻以CPR维持大脑的血流供应与正常运作非常重要。 

廖婉如补充,基本上,到院前心跳停止的病患(俗称OHCA-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当他们被送进急诊室急救时,在心律监视器上有4种情况都会摸不到脉搏,包括「心搏停止」(Asystole)、部分原因压抑心脏产生的「无脉搏电气活动」(PEA)、「心脏不规则乱跳的心室纤维颤动」(VF)、「心跳过速的心室频脉」(VT)等,这4种情况都必须立刻做「心肺复甦术」(CPR)急救,透过人工方式按摩心脏,把血流从心脏压出来至全身组织器官,让脑部获得暂时性血流,直到患者恢复心跳或恢复自发性血液循环为止。

 简易「叫叫压电」急救措施 AED这样使用操作

若看到有人倒下且意识不清,应立即拨打119,呼叫「救护技术员或紧急医疗技术员(EMT)」立刻出动前来急救。不过,在救护人员到场前,廖婉如提及,民众应采取「叫-叫-压-电」急救措施。

「叫」,是指叫喊倒下者,确认意识和反应。

「叫」,若对方无反应,赶紧打电话给119叫救护员,并请旁人去取AED

「压」,立刻对倒下者进行CPR压胸急救,用力快速下压深度45公分,并维持每分钟压胸100下,至少持续5分钟以上,直到AED被拿来为止。

「电」,取得AED后,就算没接受过专业急救训练的人,只要依照仪器上的图示及语音指令,就能直接操作心脏电击器救人。

AED的使用操作方式:打开AED盒包后,先打开电源开关,插入插头,并将贴片贴在患者右上方胸骨及左下方的心尖位置,这是心脏电气的传导方向;接着AED会分析倒下者的心律,此时听从语音指示停止CPR,切记勿接触伤病患者,直到分析结果告知是否建议施予电击。

针对AED判断不能电击的人,必须继续做CPR,直到救护人员到场接手为止;另一方面,若AED分析倒下者可以电击,此时旁人必须离开倒下者的身体四周,电击完之后,再配合CPR节拍继续压胸急救。

廖婉如提及,CPR其实是人工帮助体外按摩心脏,透过人工压胸的方式把血流从心脏压出来,让脑部能获得暂时性血流氧气供应。虽然人工CPR无法像正常自主心跳提供丰富的血流到大脑及全身组织器官,但至少有机会维持约3040%的正常心脏血流供应,争取这一点时间对避免脑部缺氧受损极为重要,所以,持续不间断的CPR,才是到院前心跳停止患者救命的关键。

电击贴片的黏贴必须完全接触皮肤 3情况不适用AED

虽然AED使用简便,初学者都能快速上手救人,但仍有部分情况不适合用AED,或使用时必须留意一些小细节,以免影响到机器的判读与运作。廖婉如解释,象是倒下者的身体太湿,此时可能必须先将对方身体擦干,以免接上AED后,自己反而被电到。

此外,患者身上若有装置心律调节器,这时虽然仍可使用AED,只是电击前贴片不要直接贴在心律调节器的皮肤正上方;若太浓密的胸毛也可能影响导电,电击前最好先剃除胸毛,以免影响导电效果。最重要的是,电击贴片的黏贴必须完全接触皮肤,不能碰触或贴到衣服上,避免造成AED无法正确判读。

急救不用怕好心没好报 紧急医疗救护法有相关规定

也有不少人会担心好心没好报,看到突然倒下且意识不清的人进行CPRAED急救,一旦对方最后未被救回,或者救回后仍出现无法避免的器官损害或脑部损伤,此时是否会涉及刑责争议?

对此,廖婉如强调,根据「紧急医疗救护法」第14条之2条规定,「救护人员以外之人,为免除他人生命之急迫危险,使用紧急救护设备或施予急救措施者,适用民法、刑法紧急避难免责规定;至于救护人员于非值勤期间进行急救,也适用免责规定」。因此,不需担心热心救人,却反让自己陷入刑责处分危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