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孙子的皇位,孝庄放弃了一个重要原则,为清朝稳定了大局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小珏说历史——《清妃传》系列十九 请勿转载

女真人自从在东北崛起之中,就视大明为假想敌,他们将“抚绥蒙古,进攻明朝”作为国策。这项国策反映在女真贵族的生活中,就是与蒙古进行联姻,因此建立牢不可破的关系。皇太极、顺治两位清朝皇帝,更是以身作则,娶了大量的蒙古女子作为嫔妃,而且他们的皇后,都是来自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女子。

可是,到了康熙大婚的时候,情况又悄然发生了变化。此时,清军已经进入中原有一段时日,大规模的反清势力已经平定,明朝再也不是清朝的威胁。相反,清廷的内部斗争,却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顺治继位时,也是个小皇帝,他的辅臣是两位宗室王,一个是睿亲王多尔衮,一个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后来多尔衮飞扬跋扈,闹得不可收拾,直到他意外去世,这才让清廷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冲突。

有鉴于此,在康熙六岁继位时,顺治也做了相应的安排。清廷在此时放弃宗室王辅政,避免他们因为野心膨胀而造成不测。顺治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忠心耿耿的大臣辅佐康熙,他们都是有经验的老臣,又不是宗室,料想应该更稳当一些。

然而,形势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权力是令人着迷的药剂。四位辅臣很快就产生嫌隙,其中又以排名最末的鳌拜最为嚣张。他不断打击异己,擅权自重,日益骄横。本应该主持大局的索尼,因为年老不愿意多事,往往忍气吞声,这让鳌拜的势力更为膨胀。

这样一来,如果等到康熙长大成年,还不知道鳌拜将拥有多大的权势。因此,康熙的祖母孝庄太后决定,让孙子尽早成婚,以便提前亲政,尽快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就绕回了本文开篇的话题,康熙要成婚,跟谁结婚?要知道,第一个妻子,无论在汉人还是满人看来,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康熙的原配妻子,是未来的皇后。对于当时的满人来说,皇后是不是漂亮不重要,有没有资格母仪天下其实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要能成为皇室甚至是清廷的助力。

按照以往的做法,康熙是一定要娶一个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女子。从孝庄的私心来说,她也同样希望如此,这样可以确保母家部落与清廷世世代代的关系。孝庄早早就从科尔沁部落带回自己的一个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养在深宫之中。

但是,当时的形势,让孝庄毅然决然放弃了这个想法,重新布局皇帝的婚事。她采取选秀女的方式,从宗室之女、清廷大臣和蒙古贵族中选择合适的女子,作为康熙的皇后。

其实,当时秀女很多,真正引人注目,而又有机会的就三个。这三个恰好就是三位辅臣的家人: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鳌拜的女儿。

谁能当上皇后,谁就在宫中更得势。孝庄就是要制约鳌拜,所以是绝对不能让鳌拜的女儿当上皇后的。因此,这位姑娘首先被淘汰,被孝庄指婚给一个宗室。

鳌拜也知道这场游戏的规则和太后的企图,他没法阻拦人家不选自己的女儿。因为遏必隆是个骑墙派,经常主动向他献媚,鳌拜便转而支持遏必隆的女儿。

索尼是首席辅政大臣,地位尊贵,但赫舍里氏的父亲赫舍里·噶布喇只是一名普通的侍卫,地位怎么能和辅政大臣的遏必隆相比?因此,鳌拜毫不客气的讽刺说“满洲下人之女”怎么可以当皇后?

这样简直就是打索尼的老脸,索尼脾气再好,也对鳌拜忿忿不平。这正是孝庄想要看到的。她最终决定让康熙迎娶赫舍里氏为皇后,而让遏必隆的女儿为妃。这样既不过分得罪遏必隆,又将索尼家族的命运牢牢和皇家联系在一起。

索尼本想置身事外,事到如今也不得不为爱新觉罗家族玩命,拼死抵制鳌拜的专权。虽然他在两年之后就病逝,但他在临死之前,提出要归政给皇帝,让康熙亲政。他是首辅大臣,他这么一说,鳌拜也没有办法拒绝。因此,在索尼死后不久,康熙得以亲政,虽然实权仍然在鳌拜手中,但毕竟拉开了反击的序幕。

喜欢请点击关注,天天为您带来有趣的历史。

参考资料:《清史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