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岁考中进士的天才,41岁当上总督,比曾国藩名气更大却惨淡收场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八十六 请勿转载

曾国藩创建湘军,对抗太平军,虽然屡有战功,而且一度还收复了武昌,但是对于他来说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就是他虽然是二品,却只是个虚衔,并没有督抚实职在身,筹钱筹粮都有很大的困难。直到在太平军肆虐江南时,两江总督何桂清弃城逃跑,成为千夫所指,才授予曾国藩两江总督的官衔。

当时曾国藩在大学士穆彰阿的提携下,十年九迁,实现了飞跃,成为湖南人在京为官的最高位者,为世人所艳羡。但是,这和何桂清相比,就不值一提了。何桂清无论是读书的成绩,还是官场的成就,都是曾国藩仰视的对象。

何桂清是云南昆明人,在当时是教育的薄弱地区。然而,他15岁就在乡试中考上举人,19岁就在道光十五年乙未科殿试中一举获得第二甲第四十九名进士的好成绩。19岁就能考中进士,在历史上是什么档次?是和杨亿、晏殊、姜盖、寇准、苏辙、杨廷、解缙这种风华人物一样的档次。

如果还不够直观,可以一组数据来展现。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走上正规,也因为能直接当官而竞争激烈。所以,考中举人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考中进士的平均年龄为37岁。云南人在当时考中进士的平均年龄应该更高,但何桂清完全是个异类。曾国藩二十七岁考上进士,还只取得第一百二十七名,在京城时会恭恭敬敬叫一声前辈。

至于说当官,何桂清更是少年得志。他离开翰林院后,做过知县、江苏学政,当过户部、礼部、兵部、吏部四个部门的侍郎。38岁的时候担任了浙江巡抚,41岁擢升为两江总督。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还是捡了何桂清逃跑而丢掉的官职。

再说打仗,曾国藩建立湘军后,屡立战功,特别是在收复武昌重镇一战中,让世人刮目相看,让朝野震惊。何桂清做得也不赖,他一直处江浙一带,哪怕是他担任的两江总督时,治所南京都已经成为太平天国的都城,所以他是战斗在最前线。

当时,清军在江南一带设置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但是军纪混乱,群龙无首,弥漫着厌战的情绪。然而,何桂清担任浙江巡抚后,极力协调各方关系,征收赋税维持军饷。一年后,江南大营的清军便攻下了徽州、休宁、石城等地,第二年又拿下了太平、祁门、宁国。就是因为军功,他这才在担任巡抚两年后,直接提升为总督。

此时,正好是曾国藩在九江遭遇大败的时候,他退守南昌,石达开又攻克了武昌,并将江西境内打得七零八落。这时候是湘军出征以来最困难的时期,朝廷当时甚至已经打算放弃这支部队,让曾国藩回家丁忧守制,几乎将全部希望都放在何桂清协办、绿营组成的江南大营身上。

何桂清如日中天,自己也不免得意的说:“东南半壁,似非鄙人不能支持!”他在给军机大臣彭蕴章的书信中,更是毫不客气的说:

若将江、浙兵勇归弟一人调度、两省大吏能筹饷接济,定能迅奏肤功!

然而,盛极而衰,人生的命运是难以琢磨的。就在何桂清最为鼎盛时期,却遭遇了最大的变故。1860年,李秀成领导的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这是太平天国军事史上最为杰出,最为浓墨重彩的一场胜利。随后,他率军直取常州。常州就是两江总督何桂清的临时治所所在。

当时,常州守军军力空虚,以何桂清当时的兵力,是万万守不住的。在下属的建议下,何桂清决定弃城而逃。当地乡绅们跪在他的府衙前请求死战,而何桂清让属下打死了十余人之后逃走。

何桂清原打算逃到江苏巡抚徐有壬所在的苏州,两者合兵一处,可以先保住苏州。然而,徐有壬听说何桂清来了,“闭城不纳”。没有办法,何桂清以请洋人来打太平军为借口,逃到上海租界,再也不肯露头。

咸丰皇帝本来打算将他拿到北京问罪,恰好遇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进攻北京,何桂清的案子就耽误下来,直到换了皇帝,直到太平天国被平灭。

1862年,恭亲王奕訢与租界交涉,将何桂清逮捕。何桂清该如何处理,有两个不同的声音。包括恭亲王在内不少人认为一品大员的用刑应该慎重,应该网开一面。然而很多人认为何桂清弃城而逃就该死。最后慈禧询问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意见,曾国藩本来就和何桂清因为军饷等事情不和,又因为江南在战乱后士气低迷,便说了一句要命的话:

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当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罪状,不必以公禀有无为权衡。

于是,何桂清这个前半生顺风顺水的天才,最终在当年被斩首弃市。

喜欢请点击关注,天天为您带来有趣的历史。

参考资料:《清史稿》、《何桂清等书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