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为清廷出战500多次,负伤108处,晚年咒骂光绪卖国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在湘军之中,高级将领的文化水平很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几个领袖自不待提,而诸如曾国荃、彭玉麟、杨载福等等都能舞文弄墨,然而有一个猛将却是大字不识一个,却屡战屡胜,成为曾国藩手中的一张王牌。

他就是名将鲍超,为加入湘军的时候,只是广西提督向荣建立的“川勇营”中一名伙夫。虽然向荣的这支部队没有什么战绩,但鲍超却被曾国藩一眼看中,先是让他加入湘军水师,后来又转为陆师。在胡林翼的保奏和支持下,他终于自行招募了一支部队。

这就是大名鼎鼎“霆营”,名字就来源于鲍超本人“春霆”的字号。这支部队,以鲍超得名,也以鲍超知名,深深地打上了鲍超的记号。鲍超没读过什么书,别人都认为他有勇无谋,对他的指挥能力很担心。曾国藩也不放心地提醒他要多多努力。

谁曾想,鲍超虽然没有文化,却天生就是带兵打仗的料。《清史稿》称他“超治军信赏必罚,不事苛细,得士卒死力”,所以霆营的战斗力一直非常强悍。他们曾经多次阻击陈玉成部队进攻湖北,又在曾国藩的祁门大营遭到危险的时候冒死相救,还配合曾国荃拿下安庆。在天京攻破后,大批太平军涌入江西,又是他纵兵驰骋,迫降了6万多人。

最令他出尽风头的是在江西瑞金时,搜捕到了洪秀全的继任者幼天王洪天贵福,这让清廷封他为一等子爵。连曾国藩后来也不得不改变了看法,由衷赞叹道:汝真善战者

在鲍超的战争生涯中,并非一帆风顺,最危险的时候当属被陈玉成围困在小池驿时。陈玉成非常看不起清军,曾经轻蔑地称清廷的良将,无非就是鲍超、李续宾、李孟群三人而已。(官军名将堪为敌者,一鲍二李而已

然而在三河之战,李续宾战死;官亭之战,李孟群被俘,旋即也被害。也就是说三大将只剩下鲍超没有被陈玉成降伏,不过在咸丰九年十二月也被围困在小池驿。鲍超只有三千人,而陈玉成则有五万之众,将他围得结结实实。

陈玉成也采用了湘军得战法,围而不歼,想逐步困死鲍超。太平军不让湘军任何人有机会逃出,鲍超连求援信都没法送出来,派去砍柴的士兵都被俘。

鲍超沉思良久,命人搭台唱戏,并将最后的粮食、酒肉统统拿出来。台上唱的是满门忠烈的故事,台下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在酒足饭饱之后,鲍超传令如有愿意害怕的士兵,可以就地退伍,不甘做俘虏的,一同杀出去。当时霆营士气大振,无一人留下,全部跟随主帅突围。

鲍超选择突围的地点也很绝妙,按照通常惯例都是向敌人最为薄弱的地方突围。但是鲍超偏偏有自己的选择,他就是要向太平军营寨最为密集的地方。原来,如果是薄弱地区突围,很快就被敌军援兵再次合围,只有攻打最强点,才能出其不意。

事实证明,霆营突破之处,太平军淬不及防,也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大的胆气。他们无法再次集结合围,只好眼睁睁看着霆营扬长而去,日后成为心腹大患。

不过鲍超打仗虽然勇猛,玩心眼却不如其他人。平定太平军后,他与曾国荃交恶;攻打捻军时,明明立下功劳,却被李鸿章下套,以至于他愤然离开部队,长达十多年。

光绪十一年,中法之战中,忧国忧民的鲍超带兵前去支援,这是老将打算捐躯报国之战。然而行至半路,却听说清廷与法国达成协议,清廷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鲍超听说后气愤难耐,大呼:圣上昏聩,有负天朝。

其实当时掌权的是慈禧,不过鲍超从此心灰意冷,身体状况也每况日下,最后在光绪十三年去世。他死之后,人们发现他身上有大大小小108处伤疤,这是他为清廷出战500多次所换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