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惨不忍睹的文物被专家一眼看中,经过16年的修复,展出后惊艳世界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观众们参观各大博物馆时,都会被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文物所震撼,它们或瑰丽神奇,或精美别致,总是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然而,这些文物经过了几百年甚至几年前的岁月洗礼,甚至遭到过人为的破坏,也并不是完美无瑕的。比如国之重器后母戊鼎,就有被砍伤的痕迹,比如四羊方尊也曾经成为一堆碎片。
这些文物之所以能够焕发出青春活力,与文物修复人员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但是,有些文物的修复,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比如今天要说的交龙纹鑑就是如此。
要说这件文物,必须先从上海博物馆的原馆长马承源先生说起。马承源先生学术水平极高,而且对青铜器有着非常独到的认识,被誉为“国内青铜器鉴定第一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文物意识刚刚复苏之时,马先生凭借一双慧眼,抢救了不少珍贵文物。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之所以占据国内青铜器收藏的半壁江山,马先生功莫大焉。
当时的文物工作者,非常热衷到香港去“淘货”。因为香港背靠大陆,又还没有回归,成为文物走私的重灾区。很多重要文物就是途径香港之后,贩卖到国外去的。马先生经常亲自上阵,行走在香港的古玩街头,为祖国抢救一件又一件的国宝。
在1996年即香港回归的前夕,马承源先生在一个古董店里发现了一件文物。这件文物的器型很大,它高为45厘米、口径为79厘米、底径为39厘米,纹饰也非常精美。但店家说不出名字,只知道是古代的容器,而且这件文物损毁严重,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面积都已经破损,碎片多达89件。
但是,马先生就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件青铜鑑,也叫做青铜鉴。这件青铜鑑上的主题图案是错综复杂的龙形,所以被称为交龙纹鑑。当然也有许多文章直接称其为交龙纹盆,如果从实用上来说没有问题,但在学术上却并不是适宜。
马承源先生对这件文物看得非常清楚,因为上海博物馆本身也收藏着两件“吴王夫差鑑”。这件交龙纹鑑比它们还要大得多,纹饰也更精美,而且因为残损不堪,店家开价不高。因此,马先生当即拍板,经过讨价还价后将其购买并派人送回上海博物馆。
经过认真的研究,上博决定由文物修复室研究员张光敏进行修复。这项任务光荣,但却超出一般人想象的艰巨。张光敏仔细观察交龙纹鑑,发现残破程度超过了预期,而且更为困难的是,有人还捷足先登进行了修复。
这本来应该是好事,但修复这件文物的贩子们,主要目的是为了卖个好价钱,便粗制滥造,丝毫不考虑纹路和形制,这给后来重新修复以极大的不便。交龙纹鑑的器壁,只有1.5毫米的平均厚度,有些地方甚至不足1毫米,修复难度可想而知。
于是,张光敏和他的团队进行了漫长而艰苦的历程。他们采取了清洗、拆除、除锈、矫形、焊接、翻模、铸铜、刻纹、配缺、打磨等各种手段,一点点地接近成功。谁也没有想到,整个修复过程竟然持续了16年时间。一方面是因为资金的短缺,另一方面也是有些技术必须等待新的突破。
最大的契机来自上博与一家美资银行的合作,这是国内博物馆首次引进社会资金来进行文物的修复。它大大提高了速度,终于让这件举世瞩目的文物重新出现在公众的眼前。虽然16年时间很漫长,甚至连马承源先生都已经作古,但我们没有白等,它刚刚亮相,就以精美绝伦的造型惊艳了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