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小手空空 2020-12-01

  侯江

  11月29日,山东枣庄气温已至零下4℃,当地一街道因洒水车洒水致路面结冰,致使多名市民摔倒。同一天,同样因为洒水车作业导致路面结冰,河南濮阳市一路段发生10余起交通事故。天寒地冻之时,洒水车仍然无视路面结冰的可能、按时按点出车洒水,说轻点是不知变通,说重些,就涉及懒政误民了。

  洒水车上路,目的很清楚:清洁路面、除尘治污。但冬季低温上路洒水,必然导致路面结冰。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已不是新闻。据报道,因洒水导致路面结冰,2016年,安徽阜阳城区两个半小时内出现42起交通事故;2017年12月2日,西安市发生涉及38辆车的多起相撞事故;2019年1月,安徽省泗县104国道发生连环交通事故,事发时洒水车还在洒水。

  洒水车为何成为“路面杀手”?原因很简单,调度管理犯了教条主义。就像下雨时洒水车照常洒水一样,即便气温降到零下,还是不管不顾地要完成当天的洒水任务,实在是僵化死板的工作安排。市民出门都知道用手机先查一下天气,多年来环卫管理部门反倒后知后觉,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如今,信息技术助力城市管理已成规定动作,洒水车作业,更该结合实际,按需出行。媒体曝光后,山东枣庄市中区环卫局称,以后2℃以下就要停止洒水。不仅2℃以下,还有哪些气象条件下,洒水车要停止作业,也应该提前有预案。

  智能化、人性化是当下城市管理的方向,具体到洒水车,就是要破除“教条”之冰,看“天”行事,这既可以节约运行成本,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更是为市民的安全着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