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济水” 征文 | 历史的变迁和文字里的济水 | 作者:胡庆军

 大河文学 2020-12-01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欢迎各位作者登录大河文学网(www.dahewenue.cn)注册驻站作者。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17)。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光阴在左、幸福在右,沿着历史的变迁,我们追寻一条河的前世今生,追寻日子之上的痕迹。
对于济水,也许很多人感到很陌生,但这条河纵贯中原文明发祥地,与历史长河一同流淌,这条拥有厚重的文化和的灿烂辉煌的河流,和长江、黄河一起书写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
济水真的不是一条普通的河,而是中国古代最神圣的四条河流——“四渎”中的一条。所谓“四渎”指的是“江、河、淮、济”这四条由西向东、独流入海的河流。其中“江”对应的长江、“河”对应的黄河、“淮”对应的淮河,当下都还在中国的版图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唯有“济”所对应的济水,不见了踪迹。
山东的省会济南就是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是古四渎中唯一是泉水发源而成的大河,之后济水逐渐枯竭而被大清河所夺,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又夺大清河由山东入海,遂成现状,济水消逝在人们的视野里。
我们可以沿着历史的痕迹和文化去熟悉这条叫济水的河流,自然曾经赋予了济水非同一般磅礴大气的特殊秉性和极富秀美灵性的特质,也给它流过的土地带来了生命、带来了灵动、带来了性情、带来了极致的品位。
中国很多词汇源于济水,比如救济、同舟共济、直挂云帆济沧海、济世救人、济世安邦、济世之才、表里相济、刚柔相济、同舟共济、人才济济等等,想想这些词汇让你瞬间就对这条河有了无限的敬畏和仰望。古代济水从西向东流动,且济水清清,流速平缓,适合在南北方向分别开沟挖渠,引济水来灌溉农田,因此“在南北方向引济水灌溉农田的活动”就是最初“经济”二字的由来。如今济水这个名字仅留存于典籍中,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已经湮灭,却留下许多和济水有关的地名和故事。古代传说济水“三隐三现”,《禹贡》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水经》里说“水出王屋山为沇水,东至温县西北济水”,这是对济水在黄河以北部分的描述。济水发源于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然后交汇成一条清澈的大河,叫济水,后第二次潜流地下,穿越黄河而不浑,在荥阳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济水流经原阳时,南济三次伏行至山东定陶,与北济会合形成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
历史上的济水与泰山擦肩而过之后,继续向东北方向延伸,最终从今山东省东营市境内注入渤海。如今你仍然能够在自济南与济阳之间,看到一条沿相似路径奔腾而过的大河。只不过这条河流并不是济水而是黄河。也就是说今天的贴近山东丘陵的这部分黄河河道,实际是侵夺济水下游河道而形成的。如果站在荥阳台地的边缘山地上,你很容易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错觉:清澈的济水与同样清澈的荥泽是一体的。黄河虽然从它们之间穿越而过,却并没有影响二者之间的联系。
当然说济水一定绕不开济源,作为济水发源地的济源,近年来不断加强济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讲好“济水故事”,做好济水文章,为济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凝聚济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走在济源的大街小巷,你会无时无刻不感悟济水文化的存在,济源立足打造黄河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区,一方面加强对王屋山道文化的挖掘,加强对济水文化的抢救性保护和弘扬,积极将济水之源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河济文明展示园;另一方面,以愚公移山精神为魂,扎实做好愚公移山神话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唱响济源声音。柴庄遗址、延庆寺、原城遗址、万泉寨、永济桥,满目都是济水文化遗存。是呀,济水与黄河同为古四渎之一,济水文化与黄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济源全域都在黄河流域范围之内,济源把济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济源人用一种拼搏的精神和不服输的意志提升济源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济水,一条承载历史、开拓未来的文化河、生态河。我们沿着历史梳理济水文化脉络,挖掘济水文化内涵,在不断进取的脚步里绘就济水流域文化遗存与济水之间的深层联系,让有关济水的文物“活”起来、有关济水的文化“火”起来,留住济水文化的根和魂。
在那些有关济水的记载里,我们感悟济水的力量,穿黄河而过的济水呀,却能保持清澈的想象,这多像一种激浊扬清的精神追求,古人为济水在王屋山上寻找到一个与之没发生地表联系的水潭作为源头,在位于中原腹地的济水(原阳-定陶段)因为干旱而断流时,将之视为再一次的潜行,使得济水不仅拥有潜行于黄河之下的神秘能力,还进一步升级为了一条 “三隐三现”的神秘河流。这些神奇性,亦让济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让人感慨的河流之一。
远去的风景,诉说历史的悠久。
让静静的喜悦,在芬芳的日子弥漫,远处悠悠的古筝曲萦回一次次难忘的追寻,接纳一切友善或不友善的表情,文字里那些有关济水的飘散的记忆,宁静而安详。
闭上眼,喝下济源温馨的故事,日子便瞬间明亮起来,让委婉的唱腔微醺我们的心房,让久远的传说美丽我们的想象,让益身益心的四季,在交汇的目光中凝结,化作千古的浩瀚。
是谁拉住了风的衣衫,让所有的暗香弥漫幸福的滋味。轻轻地触摸那些温暖,如同触摸一座小城的历史。心也会随之飘浮,在记载的文字里,错落成所有与济水有关的章节,就像是玩倦了的孩童在阳光里轻轻地磕上了眼睑,任阳光细细地轻抚,带进梦的空间。
如今,一些故事在过去的光阴里清晰或在未来的日子里模糊,一些人在转身间忘记或在人生的路途中相伴。有关济水的故事如酒,醉了春夏秋冬,美丽了绚烂多彩的唐诗宋词,在济源,我邂逅了千年的缠缠绵绵。
很多人说济源如一樽巨大的榻,头枕王屋,背靠太行,南岭恰是面前的茶几,随手舀了黄河的水,泡一杯茶,任岁月诗意地流连,安稳地醉卧着,这也造就了济源人安居乐业的世代祥和。济源人的洒脱,这片土地温暖,处处散落着安然清净。这些年,像愚公移山的传说一样,济源人靠双手把这里建设的兴旺发达,让人想起生生不息的味道,一幅幅的图画被描绘在这片济水发源地,一种情怀一种美好书写成一座自然宜居的人文城市的现在和未来。

“话说济水”全国征文大赛活动启事

作者简介:胡庆军,男,笔名北友,主任记者。作品散见《诗刊》《诗潮》《绿风》《中国文化报》《天津文学》《时代文学》等报刊。作品被收入100余种文学选本,著有诗集多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