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普及】济宁的由来,我做为济宁人得好好读读。

 深信不疑 2013-12-16
     众所周知,济宁是以济水得名的,但是若考察一下济水故道,现在的济宁城与济水相距甚远,那么为什么说济宁是以济水得名的呢?这得从济宁的历史地理演变说起。


济水9 t- L- D6 @4 U) f2 ^6 w% x4 J
    在19世纪的中叶,我国的中原地区流淌着一条大河———济水,是我国史书中记载的四大河流之一,所谓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济即是指的济水,它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王屋山,流经山东入渤海。济水这条碧水清波独流入海的大河,历史上也有过大红大紫的辉煌,同五岳独尊的泰山一样,曾受到过古代帝王隆重的禅封,河南省济源县现存的祭祀济水的济渎庙,仍占地一百多亩,保留着七十多间宋元明清庞大的建筑,由此可以想见,它往日的兴盛与繁荣以及人们对它的尊敬和崇拜。
                      济水出王屋,# ~1 W( d* G/ k# K  A
                          其源来不穷。0 \2 n( h* ^+ n3 S; N# Z" h" K: R$ z
                          濮泉数眼沸,
                          平地轻流通。, M. |, l8 j* O2 I( A
      这是唐代诗人李颀于月夜泛舟济水时所发出的歌吟。我国唐代的文人,都有着畅游中国名山大川的豪放之情和秉性,大诗人白居易也曾在济水河畔游历过,望着济水那川流不息,奔腾向前的滔滔清流,他悟到人生对理想追求也应该像济水一样不到大海不停留:) L/ i' A# f7 H7 h
                          朝宗未到海,2 V0 o: L( t6 u, A, x
                          千里不能休,; V% n, f  U: {! n
                          惟独是清济,- u% K+ I, v9 d& |& H5 g/ i
                          万古同悠悠。 5 J8 Y0 U: L; q0 I* v( `& P
  沧海桑田,岁月变换,济水———这条曾孕育众多城镇、哺育万千中华儿女的大河,现在已看不到她那川流不息的碧水清波,现在只能在河南的济源县尚可看到它的源头踪迹,济水哪里去了,桀骜不驯的黄河鹊巢鸠占、无情地淹没了当今山东境内的黄河基本上就是济水的故道黄河就是这么个脾气,它善徙善淤,咆哮时如同脱缰的野马。
                         我的脾气最暴躁,
                         一不高兴就咆哮,
                         无风要起三尺浪,, |1 u7 N* m* \
                         有风浪头百丈高,  e- J0 W% g) b7 w$ _" q
                         都说龙王能治水,
                         它要治我治不了,4 U* R  `; o* P" x+ i) [# X4 [+ D
                         有时惹得性子起,
                         大水冲倒龙王庙。/ w4 ?+ K4 B5 P, F7 l1 u
    这是黄河的自我张扬和狂傲,民谚谓: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一碗黄水半碗泥!
      正是黄河性情的真实写照,它把大运河拦腰截断,它夺淮夺泗夺济,把一条条河流吞进腹中,以致今天我们看不到济水,甚至人们已不知道济水这条河流了。但是往昔济水河畔的城市依旧深情忆念着这条消失的河流,我们大名鼎鼎的山东省府泉城,至今不是仍然叫济南吗?5 T4 I% l* L+ \+ X7 _$ j# T* `6 n+ W
      从前,济水从泉城北面缓缓流过直奔大海时,水珠中飞溅着一串串王屋山老愚公和道家求仙的故事,并把济源县万泉寨的祝福与问候,带到大明湖和趵突泉。还有济源(即济水的发源地),济阳(即济水的北面),济阴、济南(即济水的南面,我国古代地名命名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律:即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这些地名都是以济水而得名的,济南、济宁、济源、济阳、济阴,这些地名,别看仅仅两个字,却凝聚着济水的历史沧桑,是济水的活化石,是对济水最好的纪念。
      从上述这些已消失(济阴已消失)和存在的城市的名称,大体可了解这些城市与济水的关系和方位。 我们的先民选择居住地总喜欢临河高地而居,因为河边高地便于防水,临河便于取水,同时水能行舟,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促使河边的居民地兴旺发达,因此可以说河流孕育了城市。位于济水下游的济州就是在济水的哺育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 d6 C! t1 Q) I+ _
  
济州9 ], D8 U& s/ {) B9 G3 n& f
      因其地临汶、泗、沂、洸、济五水而得名初设于今茌平西南,后置于巨野,自公元423年始建,至元代终废(1348年,其900年间,济州时置时废,竟达8次之多。说到济州,不能不说到巨野,因为设在巨野的济州的发展变化,除因改朝换代,或受社会发展的因素制约外,与济水、大野泽有密切的关系,大野泽(后名巨野泽、梁山泺,泺是泊的古体)是一个烟波浩淼的巨大湖泊,距巨野五里之遥,为黄河冲积济水所汇而成的湖泊,巨野就是因大野泽而得名的。由于济水与大野泽相通,地处大野泽的巨野成了水运交通和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的地区,五代以后,由于黄河屡次溃决,河道南移,大野泽的水域面积不断增大,到了宋元时代,正如施耐庵《水浒传》上所说的已汇成八百里的梁山泊,现存的东平湖是其中的一部分。7 B  @/ D# W) c$ O2 G2 k4 R
      北宋以后,济水畅通,漕运大兴,设在巨野的济州,就成了京东西路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施耐庵《水浒传》中所说的济州,就是今天的巨野县城,港汊纵横、莲苇绵蔓、天一色、地势险要的大野泽历来是农民起义聚众起事的地方,五代后周的统治者,为了镇压大野泽的农民起义军,始将济州设在巨野,北宋王朝屡次征剿梁山农民起义军都是经济州,然后水陆并进直奔梁山的。 + y, B  ~) L- L* R" E
  金?天德二年,也就是1150年,汹涌的黄河溃破决口,滔滔黄水如饿虎扑向人间,无情地淹没了巨野,巨野之民啼饥号寒、托儿带女,背井离乡,四处逃难,迁散于嘉祥、金乡、郓城,自然济水也未幸免于难,黄河将济水水道淤浅,航运停止,从此便将济州迁往任城,但是,似乎济州对巨野有些留恋,元朝建都北京后,济水虽成枯河,但大野泽之水,仍可通舟行船,战略地位尚在,于是又恢复巨野,复将济州置巨野,然而好景不长,元末明初,由于黄河多次大决口,济水、大野泽渐为黄水所淤,水上运输宣告停止,自此盛极一时的济州,不得不迁往巨野以东的城市———任城,即现在的济宁了。( p+ M% |6 y' J( V' W
      尽管这中间在巨野、任城之间几次进行济州、济宁府、济宁路的设废回迁,但是,由于黄河泛滥的影响,济州在巨野最终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济宁成了济州、任城县两级衙门会同一隅的城市了。 ! w  u  Z+ X0 V
; O' Y' [0 J) C1 E  g4 o
0 x. i2 u- R; P# Y4 [" V, ]8 Q
济宁
      可以说,我市西部地区历史上由于黄河水患的影响地理地貌变迁波动较大致使人民生活不安、政区设置变化频繁、行政区划紊乱向往安宁,企盼稳定,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于是济宁这个吉祥名称的出现也就是必然的了。
                     大水漂济州,
                         济州移任城,' k8 H2 k" b9 S4 r( h
                         人往高处走,
                         济州变济宁。7 E. y! n) ?6 r$ i4 F
1 f) w) x; L% l% 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