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三大士图

 时间旅行者24 2020-12-01
普贤菩萨图(图一至九)普贤菩萨头戴五佛宝冠,右手持莲花,莲花上置一宝卷。普贤菩萨右下部为六牙白象,卷曲蹲坐。细看白象眼睛是泪汪汪的,具有情感,强化了它的性善柔顺,“佛眼泪眼”,突出了普贤的“大慈”形象。感染力很强,没有高超的绘画技巧,是不会引起观众共鸣的。普贤菩萨的左下部绘一信士,称最胜老人。老人身着绿袍,两脚分开,双手胸前相合,目视前方,长髯自然下垂,在沉思,在默祷,像在祝愿十方世界救出众生、脱离苦海。壁画上这一信士和文殊右下部那一信士,东西对称,他们同是老人,信仰一致,愿望相同,而一仰望一沉思,一扶杖抬手一双合十,一动一静,神态各异,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壁画构思的巧秒。
文殊菩萨图(图十至十八)法海寺壁画对佛像的塑造,既继承佛典的模式要求,又有新的突破,突出了写实手法,使文殊菩萨的形象与水月观音形象大体相似。文殊菩萨的左下侧,绘坐骑青狮与驯狮人。驯狮人身披甲胄,威武森严,拱手而立,佩带鱼形宝刀,刀鞘沥粉贴金,鳞甲闪闪,凹凸画面,豪化富丽,格外醒目。文殊的右下侧绘有一信士,一说是古印度的月盖长者,他常入维摩方长,听不二法门。长者身着黄袍,右手持杖,左手遮荫,嘴略张开,似笑非笑。满面苍须,随风飘动,虔诚地仰望着天空,好像在祈请西方三尊拯救国内恶疫。颜面肌肤,眼角鱼尾,手指关节,其神态风韵,每一个细部,都精确地表现出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充分体现了壁画现实性的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