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苹果高调招编辑买版权,媒体们还有活路吗?

 蓝媒汇 2020-12-01
作者:张江 来源:蓝媒汇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今天,苹果官方发布了一条另全球新闻人兴趣盎然的招聘广告——这家技术驱动的超级公司要招聘编辑了。

几天前,苹果在WWDC2015上,公布了iOS 9。其中的一个小变化是启用了“Apple News”来替代原有的Newsstand(报刊杂志)服务,业界称此举是与facebook新推出的InstantArticles服务竞争。

然后就是今天苹果要招聘编辑的“奇葩”消息。

还别不信,一般人可能无法胜任——苹果要求至少有5年以上的采访经验,并且“充满激情、知识渊博的编辑,帮助确定和推送全球、国内以及本地的最好新闻。这些编辑将帮助Apple News用户寻找主要新闻事件的最好、最及时报道,同时基于他们的专业知识范畴选择并管理新闻。”

此外,苹果还强调要有移动端新闻推送的经验。

不过,这并不是苹果首次针对媒体人展开招聘。早些年,苹果也招收过记者,只不过他们进入这家公司是为了从事app和游戏筛选工作(汗)。

看起来,精于技术研发的苹果,也开始通过媒体人来为读者提供更多定制化内容——苹果特立独行的行事方针显然对编辑素质要求颇高。

除此之外,苹果编辑团队还与各大主流媒体联系,签署了内容授权。外界猜测,Apple News最终会像Flipboard(飞丽博)一样,成为一款杂志式的内容订阅整合、发布平台。

除了招聘编辑,苹果也开始和诸多大牌媒体接洽并得到内容授权:老牌的有《金融时报》、《卫报》、《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和《连线》,“新款”的也有像BuzzFeed这样专注新闻订阅的平台。

这些和苹果签订内容授权的媒体,当然也是经过筛选的。名单上的媒体(当然肯定有选中但尚未披露的媒体),或多或少都与苹果的大佬有过采访上的交集。此外,从上述“版权名单”中也能看出,“处女座”的苹果在选择媒体上,基本都是耳熟能详的国家级刊物,以及拥有众多拥趸的知名博主及技术型媒体。

比如《金融时报》就曾在2014年将年度人物授予苹果CEO库克;《连线》杂志曾多次专访过乔布斯,并在其逝世后公布了长达上百页的采访历史记录(当然《连线》也是老牌技术派杂志,其地位甚至等同于摇滚届的《滚石》杂志);《纽约时报》也曾多次报道苹果及其核心成员,最近的一次是在20146月专访库克。

当然,并不是所有采访或报道过苹果的杂志都能与其签订授权。比如著名的《花花公子》曾在1985年采访过29岁的乔布斯,并评价其有“惊人的预见能力”——嗯,然并卵。

在已知的这些授权媒体中,仅有英国的《卫报》没有对库克及乔布斯进行过专访(但其专访过谷歌CEO施密特)。不过,《卫报》曾在2010“卫报媒体100强”中评选乔布斯为“媒体中最有影响力的人”——这是是《卫报》对传媒业、广告业和公共关系等方面最有影响力人物的排行榜。

当然,《卫报》的影响力本身苹果也是知道的。曾经《卫报》发表过一篇关于乔纳森即将离职的新闻报道,题为“苹果公司最糟糕的噩梦”——这确实也恶心到苹果了,因为乔纳森至今并未离职。

虽然各种报道引得苹果是非不断,但这家公司与媒体的关系还是非常紧密的。从苹果开发“报刊杂志”平台来看,国内外大部分知名媒体都很快入驻其中进行内容订阅、展示。而今,苹果高调招聘媒体人员,正是以其世界范围内庞大的粉丝集团,来推进内容的生产及传播——这样说来,苹果所拥有的用户,甚至能让其迅速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超级新媒体”。

而从苹果的中国市场战略来观察,虽然此次编辑招聘并未涉及中国地区(但今天苹果仍旧在其中国官网上放出一大波职位),但“Apple News”肯定不会放弃庞大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国更为疯狂的新闻移动端变革,任何一个有着光鲜背景的新媒体都可能杀入这个市场,并成为翘楚,特别是——这个背景是苹果。

从国内来看,目前仅有两家媒体专访过苹果核心高层——央视2套曾在20155月专访过库克;在更早的20131月,腾讯网也对其进行过专访。而中国的庞大的媒体数量和不断崛起的版权意识,正经历一场内容换资本的浩大过程,未来苹果也许会通过“Apple News”在国内市场再次掀起移动端的内容订阅平台之争。

到那时,第一个“吃苹果”的国内媒体会是哪家呢?

蓝媒汇——传媒圈第一新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