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头条号上讲莫奈和梵高是一种什么体验?

 蓝媒汇 2020-12-01

她叫张小玉,头条号“art张小玉”。

钟情自媒体的高校老师

分享结束后,小今在后台见到了张小玉。能看的出来,她还没有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中走出来,一直询问自己的表现如何、是否完整的叙述出了想要表达的观点。稍微平复之后,张小玉才想到自己已经一天没吃饭了,笑言回去以后,要来三场牛肉火锅补回来。

确实,对于创作和运营只有一个人的张小玉来说,除了日常的内容更新,还要抽出时间准备创作者大会、同与会嘉宾进行思维碰撞,难免会觉得疲惫。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张小玉对于驾驭舞台其实是游刃有余的。和大家印象中的高校老师不同,她钟情于旅行,带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感性,谈及艺术便眉飞色舞,自称是转型做知识分子的文艺女青年,不吝在各个平台上为艺术发声和布道。

事实上,张小玉也是早先一批接触自媒体并尝试进行创作的作者——2013年,她混迹于豆瓣的各个艺术小组;14年,她活跃在知乎专栏,并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2016年2月,头条号文化频道的两位工作人员找到了她,希望她能够将一些好内容发布在头条号上。一方面有感于他们的职业热情,一方面出于让自己的艺术内容在更大的平台上接受大众检验的考虑,她接受了头条号工作人员的邀请。

让她没想到的是,头条号给她的生活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艺术也可以性感和可爱

从每一篇文章、每一副提及的名画、介绍的每一种艺术风格,都能看的出,张小玉具备着双鱼座女人的特质:浪漫而富于幻想,对生活充满了热望。

也许恰恰是因为这一点,让她坚持完成了在头条号上从零到一的转变。要知道在头条号上讲莫奈和高更,是能让多数自媒体人都大摇其头的主意。

其实从一开始张小玉就知道,在头条号上,艺术领域并不是平台和粉丝的主流。之所以坚持下来,除了对艺术本身的热爱,她还意识到,如果小众的领域没有人发声,那就更会被其他纷繁的声音所淹没。

对于很多垂直类自媒体作者来说,这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垂直领域的粉丝价值高,但过于小众。想要进行大面积的传播,需要多种外部因素的叠加。但张小玉发现,头条号对于小众领域比较友好,有着不错的推送范围,不存在信息孤岛说。所以,解决冲突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的将艺术和一些大家熟悉的领域结合,创造出有干货又让大众有兴趣点开的内容,把更多的受众“培养”成对艺术开始有感觉的人。

很快,她就找到了第一个突破点。

2016年2月,张小玉发布了一篇名为《蒙克:你是青春期少女,可你是孱弱的禁欲系|小玉聊画》的文章,借着当时大火的热词“禁欲系”,这篇文章的阅读数达到了近120万。后来在回顾这篇文章的时候张小玉也意识到,之所以获得高额的阅读数,除了标题,更多的是内容质量——因为蒙克是她非常喜欢的画家,所以材料翔实准备充分,写起来自然带感。

此后,张小玉不断尝试用具象化的文字和例子,来诠释抽象式的主题、风格、构图和色彩。比如阅读量很高的“艺术涨姿势”系列,她试图用最为简单直白的文字,展现一幅幅名画背后蕴含的独特韵味。

虽然尝到了甜头,但或许是文艺情怀在作祟,张小玉并不喜欢特别直白的标题内容。大多数的文章标题,都是将内容提炼后的文学化表达,不会套路和刻意迎合受众以博眼球。


异样的声音

一直坚持写艺术类垂直内容,自然会找到同类,哪怕数额只有4.8万。但张小玉倾向于个人化风格,更偏重受众爱看的“艺术态度”和“艺术观点”,而非传统的“艺术介绍”,相比之下,粉丝粘性更高。

相比于内容,张小玉觉得自己在运营上有所欠缺。最直观的一点是,不断提升的粉丝、推荐量以及阅读数,同样带来了不和谐的声音。

平台和内容匹配度不高所埋下的雷区终究被引爆:相比于东方艺术,大家对西方艺术的内容理解程度更浅、接受度更低一些。最让张小玉不能接受的是,艺术无用论、无聊论和色情论等观点一度甚嚣尘上,这些都让她觉得非常难受,用她的话说就是“想一一怼回去”。

但随着她的坚持,受众对她专业的信任度不断提高,开始慢慢用艺术的思维去理解艺术和艺术家们。评论区开始有一些粉丝留言,让她聊点文章里没有的、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还有些粉丝们偶尔会发表自己的一些艺术见解,这让张小玉觉得,之前的努力确实是值得的。最让张小玉觉得欣慰的是,也同样有忠实的粉丝从开始就一直支持着她,几乎每条都会转评赞三位一体,而且都积极正面爱意满满。

虽然最后发现,这位粉丝其实是她的妈妈。


小众头条号的逆袭

虽然只是兼职做头条号,但张小玉的生活还是发生很大改变。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收入上。

额外的资金支持,使得她可以尽情延绵自己的旅游足迹,到更多更大的博物馆和艺术展去。也让她在做艺术品收藏的时候,可以收到更多更贵的作品。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内容质量的不断提升。

这也让张小玉开始尝试更多的商业变现方式,最为简单的粗暴的,就是接广告。

不过在和广告主的接触中,张小玉却很慎重保守。在她看来,相比于变现速度,名誉更为重要。因此哪怕是接广告,也必须是把内容艺术化之后的广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受众的抵触情绪,不断提高自身影响力,才会有其他平台专门来约艺术类内容。

除此之外,她还一直在各平台推广自己的新书《名画中的彩蛋》,最近正在考虑电商等其他商业逻辑。

在张小玉看来,写艺术的人,需要时刻保持一种和外界沟通的状态,才会激发灵感。也正是如此,她曾花费过不少功夫研究平台上同类型的头条号以及头条号作者,包括机构和个人。她认为机构内容最大的优势在于涉猎广泛、发布速度较快,但是劣势在于不够个性化,而且多不是头条原创首发;个人号有一些很棒的创作者,功底扎实内容也很好,但是坚持力度不够,发布不规律,而且为了阅读量有时急功近利。而越是小众领域,就越需要优质创作者,艺术领域内容要成气候,几个人是不行的,百花齐放才是健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