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捧杀毕赣

 蓝媒汇 2020-12-01

或许,《地球最后的夜晚》本不应该在院线上映,更不应该选在跨年那个节点。

官宣说,看完电影要拥吻跨年。但估计很少有观众完成这一期待动作。现实中,有的人睡着了,有的人骂街离场,也有一部分人看懂了。

其实这部本属于小众的艺术片,至少在宣发策略上算是失败了。它应该自始至终保持一种“特别无所谓”的神秘感拿人耳目。

比如在得到各种国际奖项后,以一种“反正你也看不懂”的反骨姿态,在类似“电过载导演分享播放组”的小众圈子里放几轮,让文艺青年先在各种影评中把牛逼吹个够,用“看不懂是因为过电不足”去吸引大众,也许这样会好很多。

况且,很多人的确看不懂。

不过影片的导演毕赣倒是有故事——贵州大山里走出的天才年轻导演,经历了资本与上海滩的花红柳绿、大明星和国外妖娆的红地毯、韩寒贾樟柯叶如芬加持、与王晶在节目上对谈……

这些造就了一部好电影吗?

不好说。但这些确实造就了一场资本秀,和一部看不懂就洗洗睡的烂账本。

1

总的来说,毕赣是个幸运儿。

很多人没看懂他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其实他上一部作品《路边野餐》,也像他的出生地贵州凯里那样,大山深处,云里雾里。

不过这也没关系。2016年7月15日,《路边野餐》公映时创下了650万的艺术片票房成绩。这部戏的成本才20万,盈利回收比率达到了113%。那时候,毕赣刚毕业。而资本,也开始在艺术片市场上崭露头角。

《路边野餐》只在院线放了十天就下架了,就十天。牛逼到你想看这部电影,对不起我们不玩儿了。你要问毕赣为什么只有十天,他会说:“十天,足够在地球上进行一次最远的旅行了。”

简直太酷了。

毕赣这种不好好说话的方式,受到了文艺青年斯德哥尔摩式追捧。虽然后来,十天的放映被证实为宣发方太合娱乐搞的一次“饥饿营销”,不过没人怀疑毕赣这么干是错的。

但这次不一样了。

铺天盖地的宣传先声夺人。从2018年中开始,毕赣开始从一个不好好说话的艺术片导演,脱胎成一个导演。

他大张旗鼓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比如上了《吐槽大会》,槽点是“赣”应该怎么写;接受时尚杂志专访,和记者不停地抽烟才走完流程;与戴锦华对谈,一开口就是学院派导演的代际归属云云……

在一次接受采访中他对记者说:这是我的工作。记者在稿子里写:他(毕赣)已经显示出成熟导演的素养。

紧接着一连串的宣发中,毕赣的个人符号被放大,他甚至成为一名掌控3D拍摄技术的专家——影片中标志的2D转3D长镜头被赋予了种种魔幻色彩,这可能是电影史上的一次进步,至少在宣发中,是这部电影非常值得看的原因之一。

2018年12月初,宣发团队发布了《地球最后的夜晚》发行票价及跨年活动声明。这是2018年最后一部电影,宣发的表达是,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场跨年活动,观众可以与最重要的人一起度过一个具有仪式感的夜晚,看完正好零点,一吻跨年……

结果2019年1月1日零点。很多期待一吻跨年的观众从影院骂着街出来。

《地球最后的夜晚》被指糟透了。

2

导演毕赣只拍了两部作品。上一部作品《路边野餐》,成本20万;《地球最后的夜晚》是第二部,7000万。

即便如此,这部片子也没有亏本。

2019年1月1日,《地球》上映首日就斩获了2.61亿。但是第二天,这个数字跳水成了0.14亿。感觉就像盖起的楼,瞬间坍塌一样扣人心弦。

同样扣人心弦的是资本像潮水般涌来。在2015年,这部戏刚立项时的预算很“大胆”地写了400万,并且因为女主角请不起汤唯来演,干脆就直接写了汤唯。

等请得起汤唯的时候,《地球》的项目在资本市场已经被加码到千万的级别。

宣发方太合娱乐、韩寒的东亭影业、法国的Wild Bunch、CG Cinema纷纷加入。黄觉和汤唯真的成了剧本中的男女一号扮演者,圈子中赫赫有名的国际摄影师也加入进来。在贵州大山里的小镇凯里,未来的明星大导演和大阵仗要拍大戏了。

此外,毕赣和单佐龙为了《地球》的项目成立了公司荡麦影业。这家公司一成立就拿到了华策影视的投资。

像是很多闪耀着资本光环的创业公司开局一样,剧组和资金的管理问题接踵而至。

在开拍后,剧组接而连三地问题使得拍摄进度一拖再拖。制片人单佐龙后来也曾反思过自己因管理经验不足,导致拍摄进度进展缓慢,预算的资金总是捉禁见肘。比如出现在多篇报道中,开拍第一天就发生的布景问题,这让整个拍摄进度自始至终的处于拖延状态。

 

停工就意味着赔钱。本来这种形势下应该实施降维操作,但资本不允许,反而带着钱追了进来。

于是那些一开始没“上车”的资本——中影影视文化投资、道来影业、境界文化成为拍摄开始后的入局者和资金缺口的填补者。

但这并没有让混乱的拍摄计划好转起来。剧组最终在杀青时用完了所有预算,这意味着后期制作没钱了。

最后这一波资本,参杂了互联网公司。优酷(阿里)、猫眼微影(腾讯)、中南影业和蓝色星空。

资金最终抹平了这部电影拍摄期间的尴尬并展现了它的执拗——和导演毕赣一样,到了这个时候,这部涵盖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法国三方制片,三度引入多达16家资本的超级艺术片,已经无法停下脚步。

它只能疯狂的前进。

3

无论你是否能看懂《地球》,它都是去年年末、今年年初电影界最具话题性的一部影片。

这么多家资本追逐一个年轻导演的艺术片,这在几年前是不可能的。但是“不可能”的形势在去年发生了变化。

去年,艺术片《二十二》和《冈仁波齐》都拿到了过亿票房。到今年奥斯卡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在中国采用专线发行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种种迹象表明,在经历了“一片难排”的漫长寒冬后,艺术片似乎迎来了春天。

首先是国内艺术电影的播放端非常完善。国内的艺术电影联盟(艺联)现在在200多个城市拥有1260家影院和1590块加盟银幕。去年3月,在“艺联”通过专线发行《三块广告牌》票房超6000万元,其中88%都产生于艺联的加盟影院。

而资本比任何人都灵敏地观察到艺术片市场微妙的动向。

互联网公司迅速出手布局艺术片市场。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淘票票在未来三年内将投入3亿元制作推广20部艺术电影,联合阿里影业、坏猴子影业、优酷电影、北京文化等共同打造全链路艺术电影推广模式。

此外,华夏、安乐、万诱引力、完美威秀、猫眼五方联合发起“A·R·T文艺片计划”,联合投入1亿流动资金,将在3到5年间,对10到15部文艺佳片进行投资与制作。

一切看来,国内艺术片市场都进入了蜜糖期。但是被资本追逐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就好像要让蜜糖期瞬间进入了魔幻期——资本把这部片子撑大,又用宣传大片的手段宣传一部本来属于小众的电影,结果大众抱着浪漫的心情走进影院,想用“最后的夜晚”温暖而文艺地跨年,却被与宣传背道而驰的情节冻住了心情。

淘票票总裁李捷在谈到未来艺术片的互联网传播走向时曾说:(艺术片)体量小、宣发成本低、受众分布集中——这三点,显然都被《地球》“超越”了。

《地球》的制片人单佐龙,曾在影片上映前夕在个人公众号里这样写道:

“撞上了中国电影最对的时间。平时根本不懂社交的我,找到了杭州工作时留下的唯一一条线索——华策影视,透过朋友递交了一份稚嫩的商业计划书。不到一个月,华策决定战略投资毕赣,我们给这家尚未出生的公司取名‘荡麦影业’。”

后来,因为《地球》在市场上饱受诟病,荡麦影业的投资方华策影视在新年开盘后跌得惨绿,受到了牵连——这几乎是这部艺术片给资本唯一的回击,只是代价太大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