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喘方

 决邦大胜 2020-12-02

治喘方

组成麻黄9克,细辛3克,干姜、甘草、五味子各4.5克,半夏9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本方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冷哮)。先将药物用水浸泡半小时,再在火上煎煮半小时,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之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病例张某,女,37岁。1979年11月30日初诊。哮喘起于幼年,多发于春秋两季,逐年加重,此次发病持续2月,时轻时重,曾用多种西药包括激素未能控制,半夜前后鼻塞,气急,咳嗽痰多,痰色白黏,纳可,两便自调,素易感冒,畏寒肢冷,舌苔薄白,舌质淡胖,脉细弱。素体阳虚,寒痰内伏于肺,肾不纳气,治以温肺化痰,散寒平喘,补肾纳气。予治喘方加苍耳子9克,白芥子9克,苏子9克,熟附片12克(先煎),连服5剂,咳、痰俱减,夜间稍有哼呜,原方去苍耳子、白芥子、苏子,加茯苓、陈皮各9克,继服7剂,哼喘缓解。嘱每日服玉屏风散、桂附八味丸各9克(分2次吞服),以固本善后。

本方系由小青龙汤化裁而成,对冷哮发作期有寒饮者适宜。临床应用要注意随症加减:表证明显或有寒热者,加桂枝、白芍各9克;表证不明显而汗多者,加白芍9克或再加黄芪9克;痰多者,加白芥子、苏子各9克;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苍白者,属阳虚者,加熟附片9~15克(先煎半小时),如用上方仍不能缓解者,可再加局方黑锡丹6~9克(分2次吞或包煎);有咽痛者去干姜,加射干9克,桔梗6克;痰黄,口干,喜饮等寒热夹杂者,去干姜、半夏,加石膏30克(先煎),黄芩9克;舌红苔少,阴液不足者,加生地、北沙参各9克;顽固而久发不愈者,加川椒目9克;鼻塞流涕加苍耳子9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