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指导 | 徐赐成:历史教学应少些“戾气”

 知易行难nev5ph 2020-12-02
“戾气”,原是中医概念,指与正气相反、与邪气相对应的气。引申为暴戾之气,即一种残忍,凡事都要做得狠,偏向走极端的心理或风气。当前的历史教学现象中,确乎存在某些“戾气”。若有怀疑,可到历史教学现场中观察。

首先,对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做脱离学生实际的处理。例如,放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中的“百家争鸣”,与把“百家争鸣”作为单独一课的“百家争鸣”,是不是同一种讲法?放在“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中的“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是不是就是要讲“秦史”?还有,“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课,是不是就是为了追求“一节课讲完两汉史”?凡此种种,无不反映出不懂历史教育、不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教科书的极端危害性——增加学生无谓的负担,脱离课程既定的“立德树人”目标,炫耀教师所谓的“专业功底”——岂不知,这正是不入“历史教育”专业之门的表现——对学生而言,无疑是“谋时害义”。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史专业的教授(系主任或学院院长)就能替中学教师备好一节中国古代史的课”,对此奇谈怪论一点都不必要惊叹,那正是没有历史教育专业性使然。这种课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不是一种“戾气”?

其次,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只能做“考试检测性”强调。历史教科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到底承载什么功能?或者它们主要的作用是什么?一些教师备课往往不能对此有所思考,而一味强调某某知识点在某某考试题中进行过某某方式的考查,今后还可能从某某角度做出某某形式的命题。我以为,这纯粹是“扯虎皮做大旗”,具体的教学还没有展开,应有的教育还没有产生,着急忙慌地谈怎么考试,说轻一点是舍本逐末,说重一点是避重就轻,说严重一点是不负责任误人子弟。在历史教学中,但凡要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首先应考虑的是它的价值和营养。例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三教并立”“三教合流”“三教归儒”等,这仅仅是一个考考点和问题情境吗?这仅仅是“三教”关系问题吗?其中悲壮的思想文化发展过程、深刻的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深远而具体的历史影响——文学艺术科技、政治社会风俗,无不深深地打上了“三教合流”的印记。无此理解,一切皆非。这样的教学是不是“与邪气相对应”的戾气?

第三,教学过程指向学生接受。基于上述的误解和盲动,历史教学过程就只能是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形式的“历史解释”——史料运用、问题探究、学生讨论、师生交流——都早已被先入为主的“历史解释”操控,鲜明而强烈的教学设计“意图”戕害了可遇不可求的教学生成,最后只能是学生的“接受”——在各种形式包装下“接受”。更糟糕的是,还有些课原本就不存在多少值得“接受”的东西。这种课在呈现上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教师往往用的是“不可辨驳”式的语言,这种语言不是正常讲课的语言,而像是作报告或精神传达。这是不是教学“戾气”霸气侧漏的直接表现?

对此,最基本的解决办法有三条:

第一,要确认并坚持历史教育的根本途径是滋养,不是灌输。近二十年来的历史课程改革,取得的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并贯彻了“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本主张,这在“课标”中是一以贯之的,在研究成果中是人所共识的,在历史教育实践中是广大历史教师矢志追求的。但追求不一定能一蹴而就,共识也不一定就能言行一致,出现反复和偏差是正常的,只要我们知道出现了“反复和偏差”,一切都会继续向好。谈到“滋养”,从历史教育实践上讲就是要在教学设计上追求“巧”——内容主旨(李惠军语)立意巧,教学细节处理巧,知识理解建构巧;在教学过程上追求“顺”——整体过程顺畅,具体环节顺应,师生交流顺意;在重难点分析上追求“透”——教学单元通透,基本概念吃透,情感教育渗透。

第二,要不断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当前历史教师的人文素养在整体上无疑是好的,但是否能把自己良好的人文素养运用到历史教学实践中,这里还有一个教学“功夫”和“经验习惯”的问题,也就是我25日写到的“人生与历史教育”。对此,老师们都会有自己的深刻体验,这里只提三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尽量表现出“思想的启示性”——做思维示范和方法示例;“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遣词造句上用心、语音语调语气上用情、专业表达上用力;“教学行为的审美性”——教态优雅、交流自然、情感共鸣。

第三,要在教学中深刻持续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人性”。这也是历史教育和历教师的基本共识和追求,只要在实践中能“关注学生情感”“明了学生愤悱”“引导学生认知”,就能将历史教育作用于学生的“人性”养成和完善。如此,则善莫大焉。

历史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人文性是其根本属性和第一特性。在历史教学中追求和落实“人文性”,是一项艰难而具体的工作,须臾不可动摇。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努力减少历史教学实践中的“戾气”,基本方法是淡化历史教师的功利心——这里不是指功名利禄之心,而是急功近利之情,即少一点“高效课堂”“高大追求”“高深内容”,多一些倾心交流、静心思考和舒心感受。

大家都慢一点,不要太急,好日子全都在后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