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ASCO | 肠道菌群、抗生素竟关乎抗癌药的成败!

 肺腾助手_ 2020-12-02

Haalthy导读

在我们体内,住着一个充满微生物的世界,它们的数量是人体细胞的10倍,其中70%都驻扎在肠道,并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然而,自打抗生素问世,体内的肠道细菌惨遭破坏,健康面临着潜在的威胁。

今天,ASCO大会发布了两项研究证实,肠道细菌与免疫治疗获益有关;接受免疫疗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服用抗生素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减少。

早在2013年,美国国立研究所研究人员证实,肠道细菌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提高一些抗癌药的效果。他们发现化疗药—环磷酰胺可破坏肠道的黏液层。使一些肠道细菌进入淋巴结和脾脏,从而激活特定的免疫细胞协助抗癌。

同期,研究人员发现肠道细菌的破坏也会降低奥沙利铂(铂类化疗药)抗肿瘤的疗效。自此,科学家们将癌症治疗的关注点放在了肠道细菌上,并进一步探索肠道细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癌症免疫疗法的影响。

在本届ASCO会议上,其中一项研究纳入38例实体瘤患者(其中14例非小细胞肺癌)显示肠道细菌与癌症免疫疗法获益有关。

1

肠道细菌组成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有关

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度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有关,肠道细菌多样性较高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5天,显著高于多样性较低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7天),同时,肠道细菌丰度较高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2天,显著高于丰度较低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4天。

同时,研究人员还识别了与PD-1疗法获益有关的特定肠道细菌—瘤胃菌科,发现瘤胃菌科丰度较高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9天,高于瘤胃菌科丰度较低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1天)。

那么肠道细菌是如何与免疫抑制剂发生反应的?本研究显示瘤胃菌科丰度较高与PD-1+CD8+T细胞增多有关,肠道细菌可能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增强抗肿瘤反应。

本届ASCO会议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则纳入了303名癌症患者,其中56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了使用抗生素如何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1免疫治疗的效果。

1

抗生素使用显著减少患者生存期

(图示:绿色表示未服用抗生素、橙色为单疗程抗生素、红色指延长或多疗程抗生素)

由上图可知,接受PD-1疗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服用延长或多疗程抗生素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减少。

至于抗生素为什么会影响患者生存期?研究人员表示可能是用抗生素的患者本来就身体状态较差,也有可能是抗生素影响了肠道菌群。后续需要开展前瞻性对照研究探索抗生素影响免疫治疗的原因。


Haalthy语

作为患者要好好保护自己,降低感染的风险,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饮食上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也有利与于提高菌群多样性。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肠道细菌已经从被忽视的群体变成主流生物体了。针对肠道细菌调节方案,目前许多公司已着手启动一系列临床试验,我们共同期待他们的好消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