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肇庆府之名臣题字

 北胜坛主 2020-12-02

       粤西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名为“肇庆府”的行政区,自北宋始设至民国废除,前后历经将近八百年历史,对粤西大地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那么,古肇庆府大地上前前后后都有哪些值得一提的历史?本辑“漫话肇庆府”系列文章为各位读者详实介绍,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指正。

第九十三章:名臣题字

       据《郁南县志》记载,在建城镇罗旁水闸处有一块奇石,名曰照镜石,又名黄鳝石,石上刻“明嘉靖甲申十月十六日,布政使林富、按察副使徐文溥过此”等字样,是郁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古代石刻,而题字者林富、徐文溥,正是明朝中叶两位著名的官员。

       林富,字守仁,号省吾,明代福建省莆田县人,生于明成化十一年。明弘治十五年,林富中进士,初授大理寺评事,后因忤宦官刘瑾,被廷杖三十,下狱。在狱中,林富与王守仁结识,并与之研讨《易经》,二人从此成为莫逆之交;后罚米一百石,勒令罢官。明正德五年,刘瑾伏诛,朝廷复起林富为袁州府同知,擢拔为宁波府知府。明嘉靖元年,林富擢升广西参政,次年迁广东右布政使。明嘉靖七年,林富在任勋阳巡抚,时两广总督王守仁平定西粤叛乱后病重,于是上疏朝廷乞求告老还乡,并举荐林富代替自己的职务,未等朝廷批复,王守仁就已经起行,至该年十一月病逝;王守仁去世后,朝廷按照他的遗愿,任林富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替两广总督之职,平息了广州、会宁等地叛乱,功勋卓著。之后,林富还上六事疏,为会宁善后出谋献策,得到采纳。林富任官期间,十分珍惜边疆安定,万民休养生息,反对轻举妄动。“富谓多杀非安边之策,奏请非甚棘,毋轻用兵”,与御史异议,只好多次上疏乞休。林富回莆后,建小亭于山东,家居二十年,终于明嘉靖十九年,年六十六岁。

       徐文溥,字可大,号梦渔,明代浙江省开化县人,生于明成化十六年。明正德六年,徐文溥中进士,初授南京礼科给事中,明正德九年揭发宦官刘瑾与宁王朱宸濠勾结的奸谋,但不为明武宗重视;后来,徐文溥又屡屡上疏明武宗劝其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但是明武宗宠信奸佞,对徐文溥的劝诫置若罔闻,徐文溥于是愤而托病回乡,隐居梧山读书著述。明嘉靖元年,明世宗即位,群臣举荐徐文溥,起任为河南参议,上《新政四要》、《地方四事》二疏,求革旧鼎新;未几,徐文溥改官福建,不久又任广东按察副使,广东湖田争讼甚多,徐文溥《后湖七弊》请订立律令,以利遵循。徐文溥一生言事因多涉权贵,恐贻母忧,于明嘉靖四年引疾归,行至玉山病逝,终年四十六岁。徐文溥犯而不欺,直而不过,最难者则敢发宁王之奸、宦党之谋,为官二十年,清廉节操,死后囊无宿储,著有《燕程集》、《留都拾遗》、《南巡稿》、《东巡稿》、《梧山集》、《奏议)等书,留传于世。

       林富与徐文溥,都是明朝著名的良臣,他们都有相同的节操:勤政爱民,广施德政,廉洁奉公,不避权贵,不图富贵,功成身退,敢于为弱势群体发声。明嘉靖三年十月十六日,时任广东右布政使的林富和时任广东按察副使的徐文溥二人巡视西江航道,在途经江南罗旁水口时泊岸,并在照镜石上留下了珍贵的墨宝,这也是两位良臣同时遗留给后人的重要遗迹。

作者:周业锋

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