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瑾本姓谈,是陕西兴平人。早年投入太监刘顺门下改姓刘,阉割后进宫。在宫中,他听到很多关于太监王振的故事,非常羡慕,同时,也学会了很多阳奉阴违、挑拨离间的本事。 到东宫侍侯太子朱厚照后,他更是处处小心,百般讨好太子。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四月,年仅十五岁的太子朱厚照即皇帝位,是为明武宗。 面对年幼的皇帝,刘瑾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时称“八虎”的八位太监,投其所好,常常向明武宗进献飞鹰、猎犬,甚至不顾宫中禁律,偷偷带皇帝微服出宫,出入勾栏酒肆,寻欢作乐。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六月,大学士刘健、谢迁、户部尚书韩文等朝臣,坚决要求武宗诛杀“八虎”。司礼太监王岳、范亨、徐智等人也乘机劝说武宗除奸。这令武宗十分震惊,可他又实在舍不得那几个玩伴,就只好决定将刘瑾等人送到南京去。大臣们得到消息,坚决不允,就商量在次日早朝一起强谏武宗,立即逮捕“八虎”入狱。 没料想,吏部尚书焦芳却将朝臣的议论都告诉了刘瑾。刘瑾听后大惊,忙带着马永成等七人来到后宫,见了明武宗就叩头痛哭,向武宗哭诉说:“陛下救我,臣等明日就死无葬身之地了。”随后,又将罪过都推到王岳身上,并进谗说:“陛下富有四海,玩乐也是理所应当的,可王岳却说三道四,授意朝臣弹幼臣等,我们实在是冤枉。” 明武宗听后,又惊又怒,马上下旨,升刘瑾掌管司礼监,丘聚提督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从此,刘瑾更是权倾朝野,不可一世。当夜,刘瑾就将王岳、范亨、徐智捉了起来,一顿拷打后送往南京。路上,又派人劫杀了王岳等人。次日早朝,众朝臣还没等强谏,武宗的圣旨就传了下来,刘健等人见大势已去,只有告老还乡。此后,刘瑾越发肆无忌惮。 经过这次事变,刘瑾也感到了朝臣对他的威胁,便开始了排斥异己的行动。户部尚书韩文,曾经弹劾刘瑾,刘瑾便四处网罗韩文的罪状,以户部交纳给内府的银子成分不足为由,撤了韩文的职务,将韩文遣往老家。刘瑾派人在途中行刺,亏了韩文机敏,单人便装,骑了头瘦骡,绕小路,算是躲过了刺客的追杀,安全回到家中。 在刘健、谢迁等人告老辞官时,南京给事中戴铣等二十余人曾上疏苦谏,请求挽留,得罪了刘瑾。刘瑾将戴铣贬职,还廷杖下狱。兵部主事王守仁(王阳明)看不惯刘瑾胡作非为,上疏为戴铣辩冤。刘瑾得知,又将王守仁责打了五十大板,将他远放到贵州龙场驿做驿丞。 上任途中,王守仁发现有刺客跟踪。来到钱塘江边,忽然灵机一动,将靴帽投入江中,还在靴中留诗一首,后两句是“百年臣子彼何报,夜夜江涛泣子肯”,自己抄小路走了。刺客们见了这些遗物,就认定王守仁自杀投江,不再追踪,王守仁才得以活命逃入武夷山。 刘瑾为了讨好武宗,选了十二个色目女子供武宗玩乐,并且,常常在武宗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抱着一大叠奏章请他批示。此时,武宗总会厌烦地说:“行了行了,要你做什么?别来烦我,你去处理吧。”就这样,刘瑾遇事便擅自决断,代皇帝批阅奏章,总揽朝政,窃取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在上朝时,刘瑾总立在皇帝右侧,群臣拜完君王,还得向东北一揖,所以,人们都私下称武宗为“坐皇帝”,刘瑾为“立皇帝”。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政事的真正决策者是刘瑾,每有奏章,都先用红贴送到刘瑾处,给刘瑾及其亲信礼部司务孙聪、心腹张文冕、大学士焦芳批阅后,再用白贴送往布政司。 碍于刘瑾专权,大臣们奏章上每提到此人,都必须写成“刘太监”。有一次,都察院左都御史屠庸在奏疏中写了“刘瑾传奉”几字,刘瑾便令十三道御史跪在自己的膝下挨骂,直至允许,方可离去。还有一次,无锡邵二泉在赴京向刘瑾汇报公事时,因说错一句话,惹得刘瑾手拍桌案,邵二泉吓得尿了裤子。 刘瑾还四处网罗党羽,在朝廷的各个机要部门,安插上自己的亲信。他安排焦芳、刘宇、曹元入阁,控制了内阁。又委派心腹张彩为吏部尚书、刘巩任户部尚书、王敞任兵部尚书、刘壕任刑部尚书、毕享任工部尚书、杨纶任都察院副御史、张纶掌管大理寺,将中央机构的各个部门都控制在手中。此外,他还挑选心腹太监去地方镇守。在他的安排下,举国上下尽是刘家的爪牙。 除此之外,他还疯狂地聚敛钱财,一时间,行贿之风遍及朝野上下。刘宇本来仅是个御史,只因一次向他馈贿黄金万两,马上便被升任兵部尚书。相反,南京右都御史张泰为官清廉,没有钱财,只得送上家乡土产,谁知就因此而丢了乌纱。 兵部给事中周钥奉诏巡视淮安,刘瑾让他的心腹向周钥索贿,两袖清风的周钥,只得向知府赵俊借金万两。赵俊本来答应,等周钥走后,他又想到:送钱到刘瑾手中,不就等于扔进了无底洞?马上改变了主意。周钥后来得知黄金落空,深知无法向刘瑾交待,便写下:“赵知府误我”几字,在桃园(今江苏泅县)拔剑自刎。刘瑾得知后,非但不同情,倒把个赵俊逮捕治了罪。 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六月,一日刚刚散朝,明武宗在石阶上见到了一封历数刘瑾劣迹的书信,他并没在意,可刘瑾得知后,却十分恼怒,将百官都罚跪在奉天门外的烈日下,直至正午时分。宦官李荣见百官们实在辛苦,就趁刘瑾不在,分了些冰镇西瓜给朝臣们吃。刘瑾一回来,群臣又得跪好。到了傍晚,刘瑾又将五品以下官员全都投入了狱中。次日放出来时,顺天推官周臣,进士陆申等三人已被活活晒死。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看到朝里的混乱局面,安化王朱真播乘机造反,以诛刘瑾为名,发动叛乱。还公布檄文,历数刘瑾十大罪状,可起事仅十八天,就被当地官军镇压,安化王本人也被赐死。可朝廷此时还不知叛乱已平,起用杨一清为总督,太监张永为监军,西征宁夏。杨一清是个帅才,却曾因得罪刘瑾而被投入狱。 张永虽是“八虎”之一,也因与刘瑾争权,而深恨刘瑾。回军途中,杨一清一次在席间与张永谈到国患时,就用筷子蘸了酒,在桌上写了个“瑾”字。张永却说:“刘瑾现在朝中如此势大,拿他有什么办法呢?”杨一清听出话中有意除之,忙拿出了安化王的檄文对张永说:“张公公您在皇上面前也是红人,况且此番平叛又立了大功,回朝之后,您只要将此文交给皇上过目,再痛诉刘瑾罪行,陛下一定会相信您。到时候,刘瑾一死,在皇上面前,您可就是说一不二了。” 张永回京后,在庆功宴上拿出了檄文,武宗用醉眼看罢问道:“刘瑾想要怎样?”张永忙说:“要夺天下。”谁知武宗竟不在意地说:“给他又何妨?”张永急了,拉着武宗的袍袖哭道:“那时陛下又将怎样呢?”一句话点醒了武宗。明武宗马上传令,逮捕了刘瑾,从刘瑾家中搜出了黄金二十四万锭外加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五百万锭外加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宝石二斗、金勾三千、玉带四千一百六十二条,其他珍宝不计其数。 此外,还有私制御玺一方、衰袍八件、盔甲三千副、弓弩五百件及扇中利刃两把。见了这些违禁之物,武宗这才恍然大悟,怒道:“刘瑾真要造反。”下令将刘瑾交与三法司和锦衣卫会审。 见到堂上的会审官员,刘瑾还在趾高气扬:“满朝公卿都是我所起用的,谁敢审我。”几位官员果然面面相觑,无人发言。驸马都尉蔡震见状,拍案而起,怒道:“我是国戚,我来审你。”上前便是一顿耳光,最后,这个恶贯满盈的专权宦官终于画了押。 八月二十九日,刘瑾被押到刑场,凌迟处死。在三日行刑的时间里,北京城的老百姓争相来看这个恶棍的下场,有的甚至用钱买下他的一片肉生食以泄愤。三天后,只剩下一副骨架的刘瑾被砍了头。他的那些亲信,或掉头,或丢官,也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