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的“死亡之海”、核试验场,却能养活亿万中国人,它是罗布泊

 昵称QAb6ICvc 2020-12-02

科学家彭加木在那里消失,“双鱼玉佩”是否和它也有关联,一系列超自然诡异现象都来自于这个曾经是核试验场的“死亡之海”吗?生物敬而远之的它如今却能养活亿万中国人,它就是罗布泊!

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离开考察队独自一人踏上寻水的路程,行走在茫茫大沙漠中,队友因为担心,便前去寻找,但是无果。彭加木为何会去茫茫大沙漠“寻死”呢?原因很简单,他的目标就是探索罗布泊。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一个湖泊,从上空看宛如一个逼真的人耳躺在这片荒芜的大地上,所以它还被称为“地球之耳”,同时也是“死亡之海”。

可是如今我们看到的罗布泊是一个十分优美的风景区,过去的它为何被称为“死亡之海”呢?都知道罗布泊的地理位置形状十分怪异,长相犹如人耳,众多慕名前来的探险家都想一探究竟,最终都难逃一死,这就为罗布泊蒙上厚厚一层神秘的面纱。有人曾说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的“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也从此穿过,但是都能听到孤魂野鬼的哀嚎声。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是依旧吸引了不少探险家。

相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彭加木失踪事件,彭加木曾3次前往罗布泊考察,前两次都安然无恙,但是第三次却离奇失踪,没有尸体的痕迹。这不免让人对这片地区产生害怕心理,相同事件层出不穷,但是科学家都未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死亡之海”由此而来,不仅如此,曾经的罗布泊还是核试验场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研制出的第一枚原子弹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试爆;1967年6月17日,中国研制的第一颗氢弹也在罗布泊成功试爆;一直截止到1996年,在罗布泊地区一共试爆45次核试验,不过其中有23次都是大气核试验。

那这样一个“死亡之海”,为何会养活亿万中国人呢?虽然被称为“生命禁区”,但是却为中国粮食安全付出了巨大贡献,罗布泊是全中国最富有的钾盐生产地,钾盐储量高达2.5亿吨以上,在未来罗布泊将会取代格尔木变成中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

那钾盐矿为何会养活亿万中国人呢?钾盐主要的用途就是制造工业用钾化合物以及钾肥,现如今世界上有95%的钾盐产品用它做肥料,另外5%用于工业。钾肥是农业三大肥料之一,对大多数农作物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所以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

罗布泊的贡献化为肥料滋养着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让全中国人乃至世界上都十分依赖它。袁隆平虽然研制出水稻,并细心栽培,但是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粮食产量需要大大提升,但是过量地使用土地种植就会形成“营养不良”的状况,想要补救只能求助于外力——钾肥。而罗布泊钾盐矿的发现才是对粮食做出的巨大贡献,所以说养活亿万中国人并不夸大其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