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大澳老渔村

 木香草堂 2020-12-02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1、岁月在静静地流淌,清晨的阳光尚未照到小船

 

大澳位于香港大屿山西北面,有「香港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渔村,仍然保留了香港开埠初期那古朴的渔村面貌,还有南中国蛋族居民生活的习俗与居住棚屋的生活特色,至今仍能在那里找到。

 

大澳保留了中国传统的棚屋,蛋族居民以早期以捕渔为生,所以习惯了海上生活,故他们在不用出海的时候便喜欢住在用木柱支撑,在盖以铁皮的棚屋里。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2、平实的土地无法给蛋家带来安全感,遂使他们在潮汐涨退的海床上以木材搭屋,水上棚屋由此而来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3、他们世代在水上棚屋聚居,延续至今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4、小船,就是他们的交通工具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5、简易的吊桥,方便了两岸居民的生活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6、木屋边悬挂的小红球吸引了我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7、每一户人家的楼梯都通往水中的小船,而不是陆地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8、现在也有在水泥柱上建铁皮屋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9、尽管建筑材料领先,他们仍旧是走下楼梯登上小船通往外地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10、当小船没有停靠在楼梯边,还需涉水走向自己的小船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11、从前,村民们以绳缆运作的“横水渡”(又称“绳桥”)渡河。这条拥有超过86年历史的横水渡,现已被横跨在小河道上的新吊桥取代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12、疾驰而过的观光小艇,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游客知道它,走近它,坐上小艇近距离看水上棚屋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13、桥头一景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14、街边一景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15、花胶,广东人煲汤的最爱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16、这个名字,猫忘记了

 

《舌尖上的中国》曾经对大澳有过专门的讲述。大澳,偏居中国南海一隅,早年因盛产海盐而闻名。这里的虾膏虾酱,主料和辅料,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银虾和盐,制作方法,无非就是把虾和盐搅碎后放在竹筛上晒太阳。

 

这看似简单的描述,其实并非那么简单。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17、技术工人必须在烈日下不停在翻动虾酱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18、然后从大桶转换到稍小的盒子里继续晒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19、前店后场,每一户的味道都不尽相同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20、虾膏,这是另一户人家的出品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21、准备换往另一个桶里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22、既然是渔村,咸鱼是少不了滴,看那明亮的鱼眼,就能知道这鱼有多么新鲜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23、咸鱼上有苍蝇在跳动,至少说明腌制咸鱼的过程中没用农药浸泡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24、处处见福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25、退潮时的海滩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26、门前的小花,靓丽、温馨

七月香港行——大澳渔村  27、炎夏时节的大澳渔村,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荫凉的小路把我带到海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