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珠作品《一路有你》(纸刊备选)

 作家驿站 2020-12-02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作家驿站》欢迎您

       本平台为:
       《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专号》杂志选稿基地





一路有你


文/珠珠


生活为我打开一扇窗,从窗子里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在他人看来,每天写字是件无趣枯燥的事,甚至觉得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不当吃不当喝。对于爱好运动的人, 不觉得累,流汗很爽;喜欢跳舞的人, 一天不跳就觉得腰肢不够柔软;习惯化妆的人,不化妆断不会出门,哪怕在澡堂沐浴后也要捯饬好再出来见人,素颜是万万不行的。文字对于我也是如此,喜欢而已,爱好不同,没有好坏之分。


        而我可以在文学的道路上行走 ,要感谢两个人,我的父亲和高中的语文老师——任瑾老师。


       小时候,父亲喜欢看书,晚上会给我们姐弟三人读小人书。那时候家里没有黑白电视,太穷,买不起。有限的几本小人书翻来覆去地读,最后父亲一读上一句,我就接下一句。父亲就让我读给两个弟弟听,自己静静地坐在一旁。这是我最早接触到书。暑假在地里干农活的时候,缠着父亲讲故事,也是在那时,知道《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聊斋志异》。最崇拜乔峰,希望自己可以像阿朱一样嫁给一个会天龙十八掌的英雄,但不希望他把我打死。 每个女孩都有英雄情结,就像每个男人都有美女情结一样,要不怎么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呢。


      初中也是在村里的联中——朱口联中读的,条件好的到尤沟或孙疃上初中,因为家里没钱,只能在村里朱口联中上。现在每每提起,母亲还会感叹,觉得让孩子吃苦了。其实,当时也没觉得苦,就是干活太多,太累,少年的我有时想逃离这样的生活。父亲却说,在哪儿上都差别不大,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有颗上进的心,在朱口联中也一样也可以学好。我的父亲生活中总是能随遇而安,淡然一笑。不像现在的人,为了孩子上学,真可谓绞尽脑汁。换房子为孩子,生活为孩子,工作为孩子,孩子=全部。搁到现在,估计父亲要被很多人取笑,讲他没尽到责任。



       上初中家里因不能按时交学费让我觉得难堪,班里同学都交完了,我们拿不出来。后来校长都认识我和两个弟弟了,一是因为拖着交不起学费,二是因为成绩好。每学期颁奖有我和小弟弟,所以对我们也格外照顾。遗憾的是大弟弟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就辍学了,至今在家务农。十几岁就开始帮衬家里挣钱供我和小弟弟读书考大学。


        也是在这时(初中),我开始写文字,经常去村边的小店里寄稿子,当然,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每次买稿纸需要到孙疃,90年代初,农村人出门只能骑自行车,没车的借,借不到就步行。父亲没有说过一次怨言,再忙都抽空去。我想父亲是明白的,日后我不会成为作家,更不会出名(果不其然,我很多年没碰过文字,甚至一度因为生活忘了自己还有这个爱好),没有因为钱的事情,拒绝给我买稿纸。用沉默的爱包容一个孩子对文字的兴趣,用行动支持一个孩子懵懂的追求,用并不高大的身体为我撑起一片纯真的天空。


        有一天我独自在家,好奇柜子、纸箱里藏着些什么,开始翻腾起来,结果发现几本书,《古文观止》《唐诗宋词》《镜花缘》《孽海花》。高兴坏了,坐在板凳上一直看(尽管有些地方看不懂),直到家人回来。结果被母亲责骂一顿,因为我把家里翻个底朝天。


        高一时,学校组织一次征文比赛。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写了一篇——《一个女孩的文学梦》,投了过去。具体内容是啥早就忘了,得了一等奖,我想是评委对我的鼓励成分居多,倒不是文章多好。鼓励一个女孩的自信和热情,鼓励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一种向上的精神。



        后来文理分科,我学文,语文老师也换了。就这样的机缘巧合,我遇到任瑾老师,成为他的学生,而他也是当初学校征文比赛的评委。喜欢欣赏他的黑色幽默,博学多识,课堂上挥洒自如,雅俗共赏。他后来给我讲,没带我课时就认识我了。讲这话时,我们已是同事,我非常惭愧,因为毕业后,我一直没写过文字。


        除了高二在《农村孩子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外,我好像离文字越来越远了。一直到大学毕业,工作都没有写过什么,连书也只是偶尔翻翻。


         同在一所学校,又住同一栋楼,他鼓励我写点什么,可是我一直没有动笔,也不敢动笔,年少时的轻狂自信被生活磨掉不少。10多年来忙着工作、孩子、家庭,学生时代的梦想已模糊不清。任老师这些年来笔耕不辍,散文、诗歌、小说,信手拈来,样样不凡,作品经常发表各种平台报刊。更让人高兴的是老师的书马上要出版了。现在老师带着两个班的语文课,抽空仍写文字,勤奋得不得了。


        我的第一篇文章——《那个fat boy——我的英语课代表》发表,他第一个打电话祝贺我。可惜我当时没带手机,电话没接到。后来在校园路上遇到我,说:文章写的挺好,发表了。我一愣,问:老师,你怎么知道。他一笑,说:我也关注那个平台,一看作者简介,濉溪县孙疃中学的珠珠,肯定是你,咱学校就你一个姓朱的女老师。老师真厉害,掐指一算,把我算出来了。还说,我有你微信,怎么发信息没发出去。问我可是他微信好友。我讲,是呀。原来他把我拉黑了。他一拍脑门,笑说:“哦,想起来了。你有段时间老发广告,所以……”多么可爱有趣的人,删掉担心有天联系不到,又不想被广告打扰,最好的办法就是拉黑。我做过两年微商,全民微商时代,各种代理,各种消费。逛一圈朋友圈啥都买齐了,朋友圈俨然淘宝店。说实话,不喜欢,我终究不是做生意的料,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回到文字中,静静地在灯光下码字,也不失为一种乐趣,看着一个个独立的文字组合成一行行美妙的诗,一篇篇有趣的文章,淡淡的幸福萦绕心间,在空中升腾氤氲开来。



       写文字以来,我也屏蔽掉一些广告,一般只加文友。每天时间有限,喜好不同,自然无可厚非,抓住点时间做想做点事已是不易,彼此多理解,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就不会抱怨那么多了。


       此后,我慢慢写点散文诗歌。第一首诗——《晒太阳的老人》是任老师帮忙修改的。还主动借诗歌方面的书给我,他说:还是要读书,积累沉淀很重要,没事少刷微信。遵命,老师,学生一定努力,向你看齐。


      回想起来你的话语,倍感温暖,虽然只是平常简单的几句,足以让我有信心在文字的路上尝试着走下去。体验文字的魅力与书写的快乐,记录短暂一生遇到的人,看过的花,听过的歌,做过的梦,把生活中的美好,幸福,快乐及纠结、烦恼、矛盾,释放在文字里。


我写作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快乐,是生活带来的压力下唯一一种释放途径,让精神引领肉体更有质量地活着。


        我很幸运,一路有你们引领相陪。

       


作家档案


   朱文媛, 笔名:珠珠。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学教师 , 淮北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在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歌多篇。

 

投稿说明
        1、本平台欢迎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文字,体裁包括: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
    2、投稿必须以“文章+体裁+作者简介+照片”的方式投稿,投稿邮箱:  1146596930@qq.com
        3、投稿必须关注“作家驿站”微信公众号zjyz5225,并加主编微信ygx5225以付稿酬。
    4、稿费支付方式为:赞赏总金额的50%;赞赏费低于10元(包括10元),阅读量低于100,无稿酬。有播音朗诵的,作者40%,播音者20%,平台40%。配音自愿,需要请投稿时注明。
    5、稿酬支付日为文章登出7日后,请及时与主编联系;超过稿酬支付日,视为主动放 弃。
    6、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7、本平台刊发文字,可往湖北《洪湖文学》杂志、黑龙江《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专号》杂志推荐。


编委名单
         主编: 叶桂秀 (湖北作家,已出版专辑《爱成桃花》1部。)
         副主编  百姓瞭望(贵州作家,已出版专辑《低吟浅唱》一部。)
         编委:邛州冷客 (四川作家,邛崃市作协副主席。)
                     蒲显建   一剑屠龙  李国七(马来西亚) 乔力一   谭小芳(香港)
                     苗青  哲夫  温小侠   逯红心  牛高山(10位驻站作家) 


 金牌主播名单
        雪峰(团长) 岁岁平安   陆小青  李簪
          素兰  一弓   芝兰于室   秋子  叶道山


注:文内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提醒,我们马上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