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条】连乡镇市场都不放过 立邦难道要独步中国?

 涂饰商情 2020-12-02


尽管中国涂料市场有着庞大的市场份额,但在这个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从来都不是中国的涂料企业,而是由始终处于巨头竞争状态的两大外资品牌立邦多乐士近乎垄断地把持着,本土品牌根本难以望其项背。就这两个品牌来说,虽然立邦进入中国的时间相对比较早,但由于早期立邦和多乐士市场开发的策略基本一致,加上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两者在家装漆领域的竞争一直都是势均力敌。

然而近年来,立邦和多乐士这种旗鼓相当的局面正在被逐渐打破。一方面,因为屡屡被抢占先机,多乐士在市场布局上总是比立邦晚一步,甚至好几步,导致其市场影响力和所占份额都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涂料行业的逐渐成熟,一些本土企业开始奋起直追,并在水性漆,艺术涂料等领域有所建树,有了一定的底气敢于向外资巨头叫板。


不过,本土涂料企业的反击毕竟是微弱的,且自身发展还时常遭遇瓶颈,因此涂料市场的品牌之争,大体上还是立邦多乐士之争,只是由于品牌战略的原因,市场发展的天平越来越向立邦倾斜。曾经,双巨头齐头并进的形势,如今已演变成多乐士完全处于防御状态,只能追在立邦身后发展,勉强维持“哪里有立邦,哪里就有多乐士”的表面工程。

在资本运作,规模扩张方面,立邦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 收购了国内陆坪漆厂家秀珀化工和家具漆企业长润发,在保持自己家装漆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完成了向地坪漆和家具漆等短板产品领域的延伸。而反观多乐士,却在本土品牌收购方面没有什么动静,也没有关于新渠道的开拓和扩张,以致有多乐士经销商表示:“立邦现在的大肆收购是为了完善产品品类和渠道,这对我们多乐士经销商来说是非常不好的消息。”


行业内有猜测认为,这两家外资品牌之所以在中国的规模扩张方面有这么大的差别,可能和品牌所属区域的特性有很大关系。据比较接近多乐士的行业人士表示,多乐士属于欧洲企业,带有欧洲商圈特有的求稳特性,一般不会激进的进行收购扩张。然而与这个原因相比,“多乐士的产品面向的是全球市场,立邦的东家无论是日本企业还是新加坡企业,都属于亚洲经济圈,更看重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因此在布局方面也更加主动。”却显得更有说服力。于是,对待中国市场的不同态度,决定了布局战略,也影响着竞争格局。

更可况,在如今已成为涂料企业必争之地的广大乡镇市场上,立邦已经成为一枝独秀的品牌。因为当立邦在乡镇市场上的渠道铺排已基本上完成全面覆盖时,多乐士才和很多二三线品牌一样开始进行乡镇市场的渠道下沉,错失良机的结果是多乐士根本无法在乡镇市场上与立邦比肩。


据本报市场走访人员反映,在乡镇市场上,到处都是立邦漆的店面,就算是其他品牌的店面,一般店里也都会放立邦的产品。而且因为宣传广告打得响,消费者对其认可度非常高,甚至有国内知名涂料品牌经销商反映,用自己代理的品牌给业主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被业主直接退回来,人家表示只认立邦的产品。

而多乐士经过后期的运作和铺排,在乡镇市场上也有了很大的覆盖率,并且是其他涂料品牌没法比的。但在知名度方面,与立邦相比却已经有了很大差距,再难现双头并立的局面。只能沦为和众多的二三品牌居于一个阵营,共同和极具单品价格优势的立邦,艰难地抢占乡镇市场份额。

在占中国市场份额80%左右的外资两大巨头“此消彼长”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立邦漆在中国涂料市场上越来越庞大的体量,以及被进一步压缩的本土品牌发展空间。毕竟规模更大,竞争力更强的立邦,在各级市场都逐渐饱和的情况下,想要拥有更多地市场份额,只能是从其他品牌那里竞争过来,这时候不管是多乐士还是各大本土品牌,对它来说是没有分别的,都仅仅是竞争对手而已。而这些竞争对手无力招架的话,只会使涂料行业内的优势渠道和资源不断地流向立邦,如此不断循环,最后中国涂料市场的走向会如何,似乎并不难猜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