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马斯克身价,超过了比尔·盖茨,成全球第二大富豪了。仅次于老牌全球首富——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 今年1月份,马斯克最好名次也只是全球首富榜第35。不只是特斯拉,小鹏、理想、比亚迪等国内电动车涨势也都很凶猛。4天前,蔚来市值直接超过宝马、奔驰,成为全球车企市值第4。
 2015年,在造车新势力还没崭露头角时,尹明善的力帆新能源汽车,已经卖了14874台了。 现在新能源品牌要大肆宣扬的“交付1万台”的成就,力帆5年前就达成了。现在,蔚来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老牌车企巨头、小鹏汽车的市值了超过本田、理想汽车的市值超过了福特。不仅在电动汽车场子内赶了个晚集。兜里揣的钱,也丢了——摩托车也保不住了。和力帆有相似经历的,还有宗申、嘉陵、银翔。它们是曾经的大名鼎鼎的“重庆摩帮”。在那段摩托车还是个稀罕玩意,没多少人能买得起的年代,它们从改革的浪潮中杀出,成为备受追捧的企业。在这个精神小伙骑“鬼火”,网红美女玩重机车,摩托文化再度兴起的年代,它们,却正在消亡。 重庆的摩帮,究竟得罪了谁?怎么就被时代突然抛弃了?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重庆的标志,一定是火锅、美女和魔幻8D城市。但对于二十年多前的人们来说,重庆的标志,一定是“棒棒”“黄虫”和摩托。 (重庆黄色的、可以飞的出租车,当地人叫它“黄虫”) 按照常理来说,棒棒军、出租司机、摩托师傅,都属于老司机——重庆的大街小巷,他们都去过。但最老司机的,还是摩托师傅——人走不上去的、车开不过去的,摩托车可以。重庆的“kakaguoguo”(角角落落),他们都去过。在最高峰时,重庆摩托车年产销能达到1000万辆,占据全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仅占据国内市场,重庆摩托也制霸了东南亚市场。最多时候,有13家重庆摩托车企业,在东南亚国家建厂。对于重庆来说,1997年是个特殊的年份——香港回归以及因三峡工程需要,中央批准恢复设立重庆直辖市,6月18日正式挂牌。为了庆祝,一家叫做嘉陵的重庆摩托车企业,组织了1997辆嘉陵摩托车,在重庆环行。 嘉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江南制造总局。嘉陵以军工起家,1978年,四川省将民用摩托车的研制任务,交给了嘉陵机器厂。 第二年,嘉陵的工作人员就去日本,买了几辆本田摩托车。回国后,解体、测绘、研制——这是当时中国工业赖以生存的“三板斧”,买一台拆开,量好零部件尺寸,拼装个成品出来。五个月后,嘉陵50型二冲程轻便摩托车下线,这也是中国第一台民用摩托车。 1982年,总设计师明确提出“以军养民”的方针,嘉陵开始向民用市场转型。凭借着政府的支持和技术积累,很快,嘉陵就在市场站住了脚。 但在当时,摩托车属于不折不扣的“大件儿”,即便有军品补贴,一辆3000多元的摩托车,没有几个家庭能够消费的起。 为了提高销量,嘉陵有意识地培养“嘉陵摩托车经济联合体”,一大批摩托车配套厂诞生。在嘉陵的带动下,重庆的摩托车配套厂从最开始的5家,发展到了100多家,嘉陵的成本,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 嘉陵,就是那个年代的特斯拉——用一己之力,拉动一个产业链的发展。 1995年10月13日,嘉陵上市。93年之前进厂的工人,每人手里都至少有2000多股。 而嘉陵的开盘价,是23.23元/股。四万块,在1995年,绝对是一笔巨款。因为嘉陵,重庆也经历了一场“造富运动”。据说,当时全重庆的皮衣,几乎都被嘉陵员工买光。2020年杭州楼市因一群人的狂欢,25年前的重庆商场,早就体验过了。那一年,国家统计局技术进步评价中心授予嘉陵“中国摩托车之王”的称号。那一年,中国摩托车的生产量较之上年,增加了50%,达到783万辆。那时候,只要你能生产,就一定能卖出去。那一年,嘉陵的销售量,突破百万。那是嘉陵,最风光的年代。 随着嘉陵的不断壮大,嘉陵的配套厂也跟着沾光。摩托车行业这么赚钱,他们也想分一杯羹。不少配套厂,开始进入整车生产。左宗申,就是其中一位。最初,左宗申是个修车师傅。据说他只要一听发动机声音,就知道问题在哪。1992年,他带着自己攒下的20万元,成立了宗申公司,开始研究发动机。说来也巧,左宗申,是正儿八经的左宗棠嫡系后人。江南制造总局和左督办,又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以独特的方式相遇。 同样经历的,还有涂建华领导的隆鑫。1993年,隆鑫研发出自己的第一台发动机。1979年,尹明善重获自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之后,他卖过书、卖过字帖、当过编辑。1992年,他不顾家人反对,成立了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 据说在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尹明善就对9名员工表示,自己要“造出全中国、全世界都没有的摩托车发动机”。当时轰达的盈利模式是——重庆两大摩托巨头,嘉陵和建设,都不愿意把发动机卖给小厂。轰达去这这两家的维修部买来零部件,自己组装发动机。成本只需要1400,但能卖2000。 有了钱的轰达,相继投入50万、100万,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100毫升4冲程发动机和第一台100毫升电启动发动机。 那时,全国很多摩托车品牌,都在用轰达的发动机。光1995年,轰达就赚了1500万元。1996年,嘉陵在当年的财报中写道,“摩托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为了给自己找活路,嘉陵下调了10%的销售价格。当年,嘉陵的净利润直接减少了2.7亿元。 销量还在,但摩托车行业躺着赚钱的时代,却一去不复返了。1997年,一个叫做龙富勇的摩托车零部件老板,接手了一家发动机厂,成立了银翔。当时,圈内人都叫龙富勇“小龙”,因为在家排行老二,也有人叫他“龙二”。随着重庆摩帮的不断发展,“龙二”,变成了“龙二爷”。 1999年,全国几十个城市开始推行“禁摩令”。尽管重庆因为地形原因,成为为数不多的“非禁摩”城市,但国内市场的缩小,让重庆摩帮,不得不寻找新的市场。1999年,力帆进入越南。隆鑫、宗申、嘉陵等紧随其后,一时间,中国摩托在越南市场的占比,高达80%。 不光是整车市场,中国品牌还垄断了越南的零部件市场。当时越南组装中国摩托车的企业,都有60多家。 为了打响品牌的名头。1999年,隆鑫冠名的重庆隆鑫足球队参加了越南的“胡志明杯”,击败了当时越南的国家队。尹老爷子,也想让自己的品牌,享受这种“一球成名天下闻”的感觉。2000年,中国足协杯决赛。重庆隆鑫在上半场领先,并最终拿到了重庆足球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2001年,力帆卖了184万台摩托车发动机,世界第一。重庆摩帮之间的竞争,却远没有结束。为了抢占东南亚市场,几家品牌疯狂压价。嘉陵,想夺回自己第一的宝座;宗申用早些年赚来的钱,磕下78项专利,把成本降了降;力帆刚刚一年卖了38亿,不是很缺钱。一台1999年售价为700美元的摩托车,到了2000年,只卖300美元。 2002年,嘉陵亏损1.73亿元——过去三年,他们才赚了不到9000万。 2003年,隆鑫开始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地产和金融。 2003年8月,力帆收购了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准备造车。当时不少人觉得力帆造车太晚了。尹老爷子用一句“革命不分先后,造车不分早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2006年1月,力帆汽车的首款产品——力帆520上市。
 所以,嘉陵推出的国内首款大排量摩托车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也鲜有人知道,市场的反馈还不错:2007年嘉陵营收同比上涨10.7%。 2010年11月,力帆在上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车企。72岁的尹老爷子,成了重庆首富。 龙二爷好赌,曾经去澳门赌了6次,输了2.4亿港币。他也公开表示,“赌项目,是对自己新的人生挑战”。 2010年,龙二爷又赌了把大的——银翔和北汽集团合资,成立了北汽银翔。 2012年,北汽银翔建立了品牌幻速。两年后,幻速S3上市,一年卖了15万辆,在市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幻速S3是7座SUV,这种方便全家出行的车型,当时确实很少。北汽银翔生产些大家不常见的,而力帆,则生产大家经常见的。2009年,力帆推出力帆320,当月取得7000台成交的好成绩。因为这辆车,长得太像宝马mini了。 尝到甜头的力帆,又生产了像宝马3系的620;像汉兰达的X80……这些产品投入低、风险小,而且销量,还真的挺不错。 另一边,取得开门红的龙二爷,已经把眼光投向了另一片领域——房地产。 至于汽车研发经费?为什么要研发?要想多卖车,大不了降价就好,摩托车不就是这么过来的么。中国摩托车品牌的大肆“侵入”,也让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政府感到恐慌,他们纷纷出台各种限制政策,遏制中国品牌的发展。 2016年,重庆商检局对重庆摩帮最大的出口市场缅甸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生产的摩托车,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中国摩托车行驶1000-2000公里时就开始出故障,远不如日本摩托车,甚至不如印度摩托车。出现质量问题的,除了“两个轮子',还有“四个轮子”。就连重庆当地,都不再卖重庆自己的品牌。“力帆力帆,越卖越烦”,成了当地摩托经销商的口头禅。力帆在对自己零部件供应商评价时,不是靠质量和数据,而是靠相关人员的经验。感性,胜过理性。 2018年,力帆汽车只卖了9.2万辆,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差成绩。 尹明善曾经说过,“谁砸力帆品牌,我砸谁饭碗”。但这一次,公司上下,都在砸力帆品牌,这位80多岁的老人,也没太多精力,去砸谁的饭碗了。 2016年,力帆被查出骗补1.14亿元,被取消了补贴资格。当年,力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腰斩,下滑62.7%。而龙二爷的幻速,也因为质量问题,销量迅速下滑。同时,因为缺乏研发经费,2018年,幻速仅推出一款新车。 号称“自己的生意很少亏损过”的龙二爷,也开始尝试亏损的滋味。 当时,为了提高利润,力帆和银翔开始涉及摩托车以外的其他领域。但兜兜转转一圈儿下来,别的事没做成,摩托车,反而又成了毛利最高的产品。 至于嘉陵,从2012起,就开始变卖资产保壳。最先卖掉的,是那座位于重庆观音桥的地标建筑——嘉陵大厦。 2016年,嘉陵完成资产重组。重组后,不再从事摩托生产行业,转向了特种锂离子电源生产。2019年9月,隆鑫逾期债务超28亿,并且本身的亏损仍在继续。2020年8月27日,力帆公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力帆亏损26亿元。尹老爷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以前我是被生活的潮水裹挟向前的话,现在,我该做自己真正的事业了,像骑士堂·吉诃德那样,手持长矛,向命运的风车挑战”。

2011年,一家哈雷的净利润,约等于中国所有上市摩托车企业总利润总和的66%。 由于技术上的差距,中国企业和哈雷的毛利率,始终有20%的差距。没人想过去弥补这二十个百分点,所有人想的都是,如何提高销量表上的几个百分点。自从2002年开始,重庆都会举办摩博会,至今已经举办了18届。 两个月前,第18届摩博会刚刚结束。疫情之下,参会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摩托车,越来越作为一种文化,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自然而然的,他们对于价位的心理预期,也会越来越高。这是摩托车最好的时代,但却是重庆摩帮,最差的时代。 2003年,左宗申将手中的一部分股权交给了自己的女儿左颖。由此,这位年仅21岁的女孩儿,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那篇叫做《左颖:中国最年轻的亿万富豪》的报道中,这样写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我很喜欢交朋友,和很多同学变成朋友以后才发现其实学校里的很多学生都来历不凡。有阿根廷首富的女儿,有委内瑞拉总统的侄儿。我很喜欢在美国人人平等这一点,家庭的优势只能带来有限的光辉,只有自己本身有才华,才是值得骄傲的发光点。”
“我从小就看着我爸妈做生意,多多少少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是:信誉。做生意一定要讲信誉,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在言语上,后浪终究是后浪,胜过前浪不少。
但愿,在行动上,后浪,别再变为前浪。别让重庆摩托车绝了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