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辛格论《孙子兵法》:中国的军事理论与西方完全不同!

 qiangk4kzk8us4 2020-12-03

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专门拿出一个小节,透过围棋与《孙子兵法》阐述中国的军事理论。他讲的未必都是正确的,但如果欧美更多人将中国理解得像他一样透彻,中国可能将毫无秘密可言。书中指出中国的战略思想、外交策略乃至军事理论都与西方完全不同。

西方作战的传统一般讲究决战决胜,而中国的军事理论强调用计及迂回策略,逐渐累积相对优势。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西方的战争一般是真刀真枪地拼杀,甚至事先还要宣战,找好决战地点。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却不太一样,自从晋国元帅先轸用计战胜了楚国,历朝历代的战争都讲究谋略,出奇谋制胜降低战损,《孙子兵法》更是明言“不战而屈人之兵”为获胜的最高境界。

这反映在东西方比较流行的棋类上,国际象棋的目标是全胜,把对方的王或者王后逼入绝境。国际象棋的比赛是大获全胜或者偶尔靠一招小胜,亦或是双方均无法取胜握手言和。但是中国流行最久的围棋讲究战略包围,双方在棋盘上落子占据有利的地形,吃掉对方的棋子。高手对弈通常势均力敌,棋子在棋盘上犬牙交错,最后一方仅凭微弱的优势取胜。

国际象棋通过正面交锋赢得全胜,而围棋则通过持久战积小胜,围棋选手不仅要盯住棋盘上的棋子,还要思考对方的后招。中国的军事理论与西方完全不同,从国际象棋与围棋上就泾渭分明,最能代表中国军事理论的著作便是《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诞生的年代是春秋时代,各诸侯之间交战频繁,但是如果每次战争都是正面大厮杀,结果肯定是双方国力都有很大的损失,这是别的国家最愿意看到的。人口在那个年代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在战损最小的情况下赢得战争,是每个国君、统帅考虑的问题,也就是《孙子兵法》诞生的土壤。

基辛格评价《孙子兵法》主要不是讲战场上的厮杀,而是“势”,气候、外交、地形、情报、后勤、士气等,都在影响“势”的变化。《孙子兵法》讲究避免与敌人硬拼,利用“势”折损敌人的士气,诱使敌人跟着自己走,或者逼入绝境,迫使敌方全军覆没或者投降。“势”指的是双方力量强弱以及总体趋势的不断变化,战场上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善用“势”的军事家用兵如同水顺流而下,可以找到一条最快的路线。《孙子兵法》要求指挥官不是立即交战,而是耐心等待最佳战机,避开敌人的锋芒,研究对方的实力及弱点。当出现打击敌人薄弱环节的最佳战机,指挥官应当立刻调兵遣将,对敌人的弱点进行无情打击、“顺流而下”。

当然用计取胜是最理想的结果,不过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很多的战役都是硬碰硬,惨烈程度并不亚于两次世界大战。用计取胜的战役虽然很多,但也是因为他们太出名,比如城濮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孙子兵法》讲的是战争的最理想状态,并不是每一场现实的战役都适用。

《孙子兵法》是孙武隐居吴国期间写成的书,在第一次觐见吴王阖闾的时候,孙武将《孙子兵法》十三篇当作见面礼献给了吴王。把《孙子兵法》翻译到欧洲的人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约瑟夫·阿米欧,中文名钱德明,他同时期翻译的著作还有《吴子兵法》、《六韬》、《三略》、《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当时的法国评论家就建议将《孙子兵法》列为法国军队的教材。

最后求个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