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出花园”,一起围观潮汕少年的成人礼

 风吟楼 2020-12-03

潮人在线传媒集团是国际潮团总会的服务机构,国际潮团总会和潮商大会官方网站,国际潮团总会信息委员会的运营管理单位。

潮人在线官方微信定期推送潮人资讯潮汕文化潮人专访美食旅游等诸多优质内容,我们致力于打造服务全球潮人的交流平台,营造温暖的潮人之家!

每年的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也是情人节。但对于潮汕地区的15虚岁少年来说,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在这一天,他们要举行“出花园”的仪式,借此宣告自己告别童年,长大成人。

出花园是指清代以来,流行于粤东地区,为十五虚岁的男女孩子举办的成人礼俗,表明孩子已长大成人。“出花园”的日子一般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或者七月初七举行。 “出花园”作为潮汕地区的民间旧俗,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于2018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仪式程序

▲行沐浴更衣礼

▲着红屐

▲行头彩食礼

▲行敬茶礼

▲行“跳脚掠”仪式(张琪 摄)

小知识

相传,出花园“穿红木屐”和“咬鸡头”的习俗,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小时候的故事。据说,林大钦自小聪明伶俐天资过人,但家境贫寒买不起鞋子,便穿着红木屐去上学。放学回家路上,遇到一位老者抱着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贴着对联的上联:“雄鸡头上髻”,留下红纸求下联。很多人对不上,林大钦站了一会儿,就随口说出“牝羊颔下须”。老者大喜,将公鸡送给林大钦。林大钦抱着公鸡回家,父亲很高兴,暗自称赞孩子有出息,便将公鸡宰了,煮熟后把鸡头奖励给林大钦,并勉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后来,林大钦果然中得状元名扬天下。自此,潮汕人就形成了出花园的孩子穿红木屐、吃鸡头是好兆头的习俗。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