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模考作文欣赏‖2017年3月苏中苏北六市二模联考优秀作文评点指导欣赏

 朱老师作文评点 2020-12-03

距离2017高考仅剩37天

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

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祝劳动节快乐

模考作文欣赏‖2017年3月苏中苏北六市二模联考优秀作文评点指导欣赏
【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总分70分)

 有人说,我们要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有人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还有人说,我们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优秀作文一
于迭世处坚守真我

(作文题目观点明确。其次本次作文必须紧扣“世界与我们”的关系来写,这在作文评分细则给予明确规定,本题目就包含“迭世”和“我”,所以从标题上就已经先声夺人。)

木心在书中曾说:“这世上最可悲的,莫过于经历过世界的更迭,回首望来,你已失去了你的本真。”不错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能坚守真我这一方心灵的净土,是极其可贵的。(名言引用后做一简单过渡,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三句话亮出观点的做法值得肯定。)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载。”的确,有很多人胸怀壮志,企图通过自身的改变来改变世界;也有人退而求其次,自知自己无法改变世界,便极力改变自己,使自己为世界所容。无论是哪种,他们都改变了真我,其实,坚守真我,使其不为迭世所动,不妨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巧用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实质,明确自己态度,很好。一方面能够照应材料,另一方面体现了没有比较思维就写不好议论文尤其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作文思想)

坚守真我,是源自内心灵魂深处的一种信仰,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沈从文先生,在文革期间饱受打击,重压之下他放弃了文学创作。但他却不为这迭世所变,坚持本心,转战古文化战场。诺奖得主鲍勃.迪伦,曾火遍一时,却被更迭的时代所逐渐遗忘。但他因心中对音乐那一份不变的信仰,如美酒一般经久年藏,终于绽放出绚烂的光芒。

倘若不是于迭世处对真我的那一份坚守,谁能保证他们又能得到如此莫大的荣誉呢?或许,沈先生会就此沉沦下去,终于方仲永一般成为常人;鲍勃也会如一根熄灭的蜡烛,褪去了生命的激情。(以上两节中心句放段首和扣住标题关键词“迭世”和“坚守真我”进行分析的方法值得学习,但是理性分析的深度不够,可以进行深挖)

谈到这儿有人会问:“于迭世处坚守真我,是对于世界的变化采取无视态度,而不为所动吗?”(过渡自然,通过问句巧妙的过渡到怎么做的角度)

不,当然不是!那样只会成为一座逐渐停摆的老座钟,死板而呆滞。鄙人于此谈的,是坚守真我,及自己的本心。岂是完整的人?!(这句话表意不明)我们不应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圣贤书生,也不应附庸风雅而为人们所诟笑,而应接受这个世界,作出调整,当然是在坚守真我的前提下。穷途之哭,刘伶嗜酒,魏晋风度依旧活跃在书本之中,他们不愿困厄于尘世,也不愿放弃自己的本心,便做出调整,在追寻自己信仰的同时契合这个世界。懂得坚守自我,你已进入贤人之境,而将其转化为懂得巧妙改变迎接迭世的挑战,同时不忘坚守自我,相信你已进入一种禅境。(例证典型,结尾句具有思辨意识)

曾有幸听过星云大师弟子教诲:“人生在世,便如一粒芥子,任何的扰动都会使你迷失了方向。你能做的,只有坚持真我,立根于此,你才有机会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听后似懂非懂,若我自思。今日看来,只有一真我为奠基石,方能指引我们向成功之门铺一条通衢大道。(文章的引用确实做到了为自己观点服务,比以前在名言运用上大有进步。)

于迭世处坚守真我,于明朝处演绎辉煌!(纵观全篇文章,结尾的后半句内容文章中并没有提及,加在这里显得有点不严谨)

作文点评:

作文审题立意应该说比较精准。文章的标题就是自己观点的浓缩,深谙考场作文拟题技巧。开头能够直入观点,不拖泥带水。第二节的写法应该是亮点,运用比较思维辨明材料句子内涵,进而表明自己态度。主体从为什么到怎么做结构自然,素材的概括性强。

整篇文章的名言引用能够为观点服务,没有其他同学引用内容和观点脱节的毛病。但是文章的理性分析深度不够,因而使得文章的深刻度不够。得分二类上。

审题指导

1.材料理解

“有人说,我们要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世界”,意思是在你改变自己的情况下,改变世界。本句强调的是既改变自己,也改变世界。以个体影响整体、全局、世界。

“有人说,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意思是在你不能改变世界的情况下,改变自己。本句强调的是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自己与世界相谐和。

“还有人说,我们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意思是你无法改变世界,但不要让世界改变自己。本句强调在世界改变或不改变的复杂环境中,要保持自我。

此题是公说公理,婆说婆理,我说我理,说得都要是理,即可。

第一种:说我们改变世界的“有为”之理,以“小我”为杠杆撬动“世界”种种有为之举;

第二种:说我们因势而变的“有位”之理,懂得山不转水转的道理,在新的格局中重新拥有自己的位置;

第三种:说我们固守底线本色的“有味”之理,看似无奈实为大智慧之举,活出自己的味。

2.主要概念

“自己”既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生命,也可以是自己眼中的“他人”,也可以是集体,可以指人也可指拟化的物以及各种文化、文明等。

“世界”一般是指相对于某个个体生命存在的外部世界。由物质世界和概念世界组成,物质世界通常指人类所生活居住的地球;概念世界包含所有生命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以及为记录认知而存在的事物的总和,有自然和精神、广义和狭义之分;

“改变”一般是指事物产生显著的差别,有优劣之分,雅俗之别,需要辩证地认识。

改变自己,就是生命个体因观照自身,或受外部影响,自身产生了显著的差异。改变世界就是生命个体对外部世界观察考量后,施加影响,从而使外部世界某一领域在性质或方向上发生显著的差异。世界改变我们,就是外部世界对个体生命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心理情感等多个层面有重大的影响。

二、选材

本次作文的立意范围相对开放。“自己”既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还可以写拟化的物(各种文化、文明等);“世界”可以是自然生态,也可以使人类历史进程演变、自然科学发明创新、社会文化发展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一是“改变”在文中一定要体现出“显著的变化”;

二是对“变化”要有辩证的认识。作文时要紧扣“世界与我们”的关系而写,可以写“我们如何改变世界”,也可写“世界如何改变我们”,还可以写“我们对世界改变”的各种态度。由于本次作文立意广泛,写作空间较大,考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讲清“世界与我们”的关系,即符合题旨。切忌将“我们”狭隘的理解为只能写人,造成误判。

优秀作文二

作文点评:

当众多考生简单的谈论改变的时候,小作者能够选择小的切入口,给改变加上一个细化观点的定语:有意义。 “小切入”的意识就成了区分作品高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小切入写作的过程中,也能做到切入点独特,观点新颖别致,论述过程专一且不偏移,就具备了获得高分的条件,这也使得文章在分析的时候抓手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加强。得分一类卷中。


全文已经发表在2017年《作文合唱团》 第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